灌阳县新街镇江口村雪梨种植产业化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2017-06-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灌阳县新街镇江口村,依山傍水,人杰地灵.江口村人唐景崧.唐景崇.唐景崶三兄弟,在清咸丰年间先后中了进士,点了翰林,创造了同胞三翰林的奇迹,为

灌阳县新街镇江口村,依山傍水,人杰地灵。江口村人唐景崧、唐景崇、唐景崶三兄弟,在清咸丰年间先后中了进士,点了翰林,创造了同胞三翰林的奇迹,为科举史上佳话。

而在上世纪90年代,这个有着传奇故事的村子,却还戴着贫困的帽子。

如今的江口村,每家每户都盖起了新楼房。2013年12月底,该村因为标准化产业化的雪梨种植,经国家农业部审核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成为当年广西获该称号的11个村镇中的一个。

而实际上,上百年来,这枚小小的雪梨,与江口村的命运一直息息相关。

距离灌阳县城13公里,灌江河畔,便是江口村所在的位置。村中大部分土地,是低矮的黄土山坡,从专业角度来看,正是种植水果的绝佳地质环境。

实际上,也正是如此。江口村的水果种植不但历史悠久,也曾辉煌一时。

灌阳雪梨在江口村已有几百年的种植历史,由于其品质优良,灌阳雪梨在民国初期就畅销香港、澳门及东南亚一带。《广西壮族自治区果树品种志》(1959年版)将其列为全区同类果树之首,上世纪80年代,经有关专家鉴定为全国最优质的砂梨之一,堪称梨中之王。

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就是这样一个金字招牌,却在江口村当地慢慢遗忘。

主要原因是经济收入。村里的老支书回忆:当时改革开放大潮涌来,村里兴起外出打工的热潮。去广东打工,赚的钱多,比在家里种地划算。就这样,村里的壮劳力几乎全部流失外地,村中仅剩的,都是年纪较大的老人。

现年73岁的村民老谢是当年留守村中的一员。他和老伴袁阿姨一直经营着自留地里的几十棵雪梨树。家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每年过年才回来一次。两个老人收了果子,在当地也卖不出个好价钱,维持生活都成问题。本地没有什么人买,挑出去外面卖又太远了,就随便卖点,靠这个(指卖雪梨)生活完全不够的。老谢说道。

村中遗留下来的人们,情况与老谢一家差不多。除了种点果树,村里的人多会外出做点泥水工,补贴家用。让老支书看着痛心的是,更多的时候,没有活干的村民们,开始习惯于打牌小赌。赌赢得了钱,不想干活了。赌输了的,想翻本,更不愿意走开。久而久之,这股风气,渐渐让村里仅有一些果园也荒芜了下来。

1996年时,江口村经济收入在全县范围里属于落后水平,并被当地政府列入重点扶持的贫困村。

一条烂泥路,两排破瓦房。现任村主任唐维祥回忆起当年的江口村,有些自嘲地这样形容。时任村干部的他,时常远眺村口的一片片黄土地。由于疏于打理,果树林看起来凌乱不堪。眼看就到收成时节,村民们却在家门口打着牌,实在缺钱了,才会去摘一些果子换零花钱。那时候我很痛心,我们这是捧着金饭碗在要饭。

唐维祥自家也经营着4亩雪梨果园,而实际上,亩产2000多斤的收成,几毛钱一斤的单价,刨去成本,也赚不了多少。和他一样,当时的村干部们,都处于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在劝说村里的年轻人们回来建设家乡,另一方面自己却也不得不在外面打点工以补贴家用。

2002年,江口村的转机来了。

作为当地政府重点扶持的贫困村,加上江口村土质特点,县农业局开始有针对性地对江口村进行农业技术扶持。扶持的内容,就是雪梨的种植改良。

灌阳县农业局经营管理站站长唐康元,在这十几年里,见证了江口村雪梨产业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变化过程中的阵痛,他也亲历其中。

2002年,我们决定指导他们改品,同时采取其他的手段增收,这就需要普及生产和销售两个方面的知识,唐康元回忆道,那时,我们经常下乡去进行技术指导,特别是2004年,在科教站开展阳光工程后,我也常常跟着技术员进行技术宣传工作,负责销售方面的知识宣传。不过,技术指导在最初时并不受欢迎。说起第一次在江口村开办的技术指导,唐康元用了门可罗雀来形容。

那是2002年初,县农业局组织在江口村进行雪梨种植的技术指导。之前我们做了不少准备工作,还满怀热情地预设了提问互动等环节。不过,真到了现场,却给这些满怀热情的技术指导人员泼了一头冷水。能够安排坐下200人的会场,只稀稀拉拉来了不到20个人,其中基本上还都是村干部来撑场面的。普通的种植户,几乎一个人都没有来。

要让农户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他们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这一次尴尬,并没有让农业局的工作人员们泄气,反而让他们在如何调动农户积极性上动起了脑子。很快,由县里提供的一批批树苗,运到了江口村,给农户们免费种植。每一块果树园,都配备了专门的技术人员,一对一地进行指导和扶持。针对本地果树亩产量低,技术人员们给农户传授嫁接技术,并定期到果园帮助农户查看果树的长势。

这些努力,很快就见到了成效。来年的收获季节,改良后的雪梨产量翻番,品质也有了很大的改观。果子又多又好,有些种得多的农户,一下收了上万斤,收入很可观。

看着实实在在的效益,农户们的积极性高了起来。那段时间,我们经常会接到电话,唐专家,你能不能抽空来看看我们家的果园,我们想学下嫁接,唐站长,有空派专家来我们家果园看看呗唐康元告诉记者,现在要是技术人到村里讲课,两百人的会场,挤得满当当的,根本坐不下!

有技术支持,有大户带头,村里的农户们都又开始捧起雪梨这个金字招牌。2002年开始,不到4年的时间,村里的荒山,都开辟成了整齐划一的雪梨果园。专攻雪梨这个产品,让江口村的雪梨产业做大埋下了伏笔,而江口村雪梨,也开始渐渐打响了名头。

雪梨种植能够在江口村全面铺开,当地政府的扶持功不可没。而打消农户们的顾虑,甩开步子走上种植雪梨的致富路子的,还是榜样的力量。

江口村村主任唐维祥,就是这样一个榜样。

就在农户对雪梨种植心存疑虑,技术扶持推进不下去的时候。唐维祥坚持把自家的4亩地作为首批示范试点果园。2003年,他家的果园收成比原来多出了将近3倍。

2003年,我们的雪梨产量已经翻番。那时候我就想,最重要的就是怎么卖出去,怎么卖个好价钱。唐维祥告诉记者,刚开始,大家在销售上都是一摸黑。不知道往哪里卖。有的村民自己挑着担子,走到县城里去卖,一天来回,也就卖掉百把斤。看着果子丰收,销路却打不开,村干部们也着急。

什么办法都用了。唐维祥回想起当年为了打开销路用过的各种方法,至今还会会心一笑。为了找到销售雪梨的路子,唐维祥和村干部们在路边拉过卖雪梨的横幅,在电线杆上贴过小广告,挑着担子在县城里吆喝过。甚至,还用上了当时对于村里来说很新鲜的网络。

有了这些努力付出,收获就不是偶然。终于,在本地铺天盖地的宣传下,恰好路过的广东水果收购商留意到了他们。一次要了8000斤,价格不高,几毛钱一斤。唐维祥记得很清楚,那是这么多年来,江口村的雪梨再一次走出灌阳,走出桂林。

而就是这一次,让江口村的雪梨口碑传了出去。第二年,还没到丰收的季节,唐维祥就接到了来自广东云浮、罗定等地的电话,表达收购雪梨的意向。打开手机的通讯录,唐维祥向记者展示着一页又一页的电话号码。现在很多外地的水果商都认着我们江口村的雪梨收购。邻村的一些种植户,也慕名来我们这里,和我们的雪梨捆绑销售,打开销路。

而在与水果商们的交流中,唐维祥惊喜地得知,江口村的雪梨,其实已经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东南亚市场。

这让唐维祥开始考虑江口村雪梨的品牌效应,也开始认真考虑销售的集约化管理。

2007年,在唐维祥等村干部的牵头之下,45户种植户自愿入股合作,成立了灌阳县江口优质梨产销专业合作社,并在县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制定了合作社章程和有关规章制度。经过几年发展,合作社的服务功能和带动能力不断增强,规模日益壮大,至2012年,社员达到210户,销售灌阳雪梨等水果1200多吨,实现销售收入212万元,会员户均增收6123元,带动本村及周边村农户5600多户,户均增收3980元。

在当地政府帮助下,合作社申请注册千家峒等商标,制作了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灌阳雪梨产品外包装盒,统一包装,在广东佛山市、广州市及广西凭祥市创建了3个千家峒品牌水果专卖店。为了更好地让雪梨走出国门,2012年,江口村还成功申报了雪梨的出境水果果园注册登记工作。

不到10年间,江口村的雪梨,再一次以品牌的形象,闪亮登场。

1月3日,记者来到江口村,唐维祥带记者参观他们的新村。现在我们村1400多人,家家都在从事与雪梨有关的行业。有种植的,有养护的,有跑销售的。基本上也算是一条产业链了。

江口村之所以有新老村之分,也与雪梨密切相关。这几年,雪梨好卖,农户也有钱了,基本上都在这一片起了新房子,老村那一片的旧房子,基本上没有人住了。走在江口村,身为村主任的唐维祥无不自豪地向记者介绍,沿着这条路过去,就是我们村的果园,上千亩。将来,我们还准备继续开发,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

在果园中间,有一个宽大的广场,风雨楼风格的建筑在其中很是抢眼。这是我们的水果批发市场。每年到了收获的季节,批发商都直接把大货车开到这里来,果园的雪梨直接从树上采下来装车运走。要是以前,哪有这个条件,都是我们一担一担往外挑的。

要想富,先修路。5米宽的水泥路,一直通往果园的深处。政府帮助我们修好了路,水果运出来方便多了,销售起来也方便。现在我们有钱了,做的建设也都是围绕着雪梨种植服务。唐维祥告诉记者,2013年底,投资近200万元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办公综合大楼、球场、舞台已基本竣工。

这在10年前,我们想都不敢想今天的变化。最让唐维祥欣慰的是,以前跑到外地打工的人,也有很多回到村里,种植雪梨。今年一开始,我们准备再修一条路。唐维祥指着远处,山头那边的果园已经开发起来了,要有路,才能更好地为果园服务。现在材料人工都到位了,修路的工程已经开工。说这话的时候,唐维祥底气很足。

言语中,他无时不刻透露出这样的一个信息,江口村的雪梨,还要走得更远。现在提倡中国梦,江口村的中国梦,就是灌阳雪梨。让雪梨改变我们的生活,提高我们的生活。

就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市场需求,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使一个村(或镇)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从而大幅度提升农村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从2011年开始,2013年已是第三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认定了。在2013公布的328个示范村镇名单中,广西获得11个,灌阳县新街镇江口村(灌阳雪梨)也在其中。至此,广西共有30个村获此认定,桂林还有荔浦县东昌镇民强村(荔浦芋)、永福县龙江乡龙山村(罗汉果)和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势江村(恭城月柿)获得认定。

上一篇:1月6日至8日桂林偏南气流的加强有降水出现气温下滑 下一篇:桂林作为旅游城市,冬季空气质量为什么比南宁市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