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泡泡和红果果的非常故事
在2月25日播出的2012年度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颁奖典礼上,有个镜头特别引人注目: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主持人、年轻的80后夫妻——耿晨晨、陈苏双双获得电视主持作品金话筒奖,羡煞同行。
“金话筒”是中国播音主持界的最高奖项,全国万名主持人参与角逐,得奖者屈指可数。
主持人本已是人中翘楚,那小夫妻有何本事,能成为翘楚中的翘楚?您问问家里的小朋友就知道了:哎呀,他们是《智慧树》里的绿泡泡和红果果啊!
小朋友能告诉你的只有这么多了。《智慧树》是啥?谁是绿泡泡和红果果?更多的秘密,让我们为您去探寻吧。这两日,记者通过耿晨晨的父母,联系到了他本人,打探出一些鲜为人知的消息。
要问我怎么认识耿晨晨的父母?简单,耿晨晨是咱洛阳人,他爸妈目前就住在涧西区。
耿晨晨是家中独子,他的父亲名叫耿全弟,母亲名叫张颖。耿全弟和张颖与洛阳普通民众无异,如天下父母一样望子成龙,眼见儿子自幼爱唱歌,有心让他上音乐学院,将来当个体面的声乐教授,便请了家教着重培养。
耿晨晨不负厚望,连考两年,考入天津音乐学院。“大一时,天津电视台青少部的主持人托我的师哥在我们学校物色一名少儿栏目主持人,要求面相稚嫩,还要有亲和力,师哥就推荐了我。”那时,耿晨晨才二十出头,一张笑嘻嘻的娃娃脸,聪慧机灵,看起来像个长不大的孩子。
天津电视台的领导们对他很满意,便招他入台。可耿晨晨没有播音主持的经验,初次走上舞台时紧张不已,不时地瞄摄像机和监视器,并且语调夸张,宛如演话剧,气得导演直翻白眼:“你平常就是这样说话的吗?”
这一幕,耿晨晨能记一辈子:“回头看看镜头中的自己,简直无地自容啊,词儿都说不明白,更别提跟孩子们沟通了。”
知耻而后勇。为了提高水平,耿晨晨向台里的资深播音员拜师学艺。大二暑假时,他还特意报了一个播音主持培训班,苦练技能。
这番苦练的效果是显著的:他很快适应了少儿主持的工作,成了孩子们喜欢的“晨晨哥”。
2003年,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在全国海选主持人,耿晨晨脱颖而出,光荣跳槽,取艺名为“绿泡泡”,进入全国观众的视野。
陈苏是浙江省杭州市人,1983年生,比耿晨晨小两岁,有着江南女子的秀丽和水灵。
她是中央戏剧学院表演专业毕业的,原本是想当演员的,哪知老师把她推荐给了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制片人,说她笑容灿烂、开朗活泼,最适合干这行。
***时,考官出了一道奇怪的题目:让她在10秒钟之内把现场两个哭着的孩子哄笑。陈苏本来还担心是啥刁钻的考题,听了这个反而松了一口气——哄孩子她最擅长,她灵机一动,随手拿起挂在脖子上的泡泡笔,吹起了泡泡,两个小朋友见了马上“阴转晴”,连坐在考官席上的***姐姐都莞尔点头。
于是,她顺利入选,成了耿晨晨的搭档,取艺名为“红果果”。
央视人才济济、高手如云,两个非科班出身的菜鸟能扑棱出什么景致来?
这是悲观者的想法,乐观者如耿晨晨是这么想的:“正因为我们不是学播音主持的,所以没有顾虑,能放下压力。主持得比别人好是意外,要是没别人好也正常,反正我们非科班嘛。”
当少儿节目主持人最大的问题是应对多变的孩子。“小朋友可不管是不是正对着镜头。做节目前本来都沟通好了,可一到镜头前,他们就失控了,有的答非所问,有的哭鼻子,还有的竟然在现场睡着了……”好在这些都在耿晨晨的意料之内。他和搭档陈苏配合默契,不管多么失控的场面,都能被他俩“拽”回常态。
“孩子们的单纯和真性情很有感染力,我们喜欢跟孩子们在一起。”耿晨晨说,少儿频道的主持人都很“抱团儿”:***、***这些老前辈友善无私,常跟新人分享主持经验;“金龟子”刘纯燕则像个小孩儿,拥有一颗不变的童心,很能带动气氛。
前辈们告诉耿晨晨和陈苏,跟小朋友们打交道,只靠耐心和真诚是不够的,还得跟孩子们有共同语言。于是,耿、陈二人一有闲暇就猛看动画片,恶补孩子们感兴趣的东西。
如今,绿泡泡和红果果已经拥有了成千上万的小粉丝,走到哪里,总会有眼尖的孩子围上来。
耿晨晨在中央电视台里的人缘很好。他是央视主持人足球队的队员,常跟***、***等“名嘴”一起踢球。而***、陈苏等女主持人则是忠实的啦啦队队员。
“别看***在电视上表情严肃,私底下很爱开玩笑,非常可爱。”在耿晨晨看来,央视乃卧虎藏龙之地,主持人各具才华,皆不可小觑。
“我欣赏我的同事们,不过,我的偶像是阿根廷球星梅西,我的最爱是我老婆。”至于绿泡泡和红果果怎么就谈起了恋爱,其间细节不为外人所知,用“日久生情”4个字便可涵盖。
“我媳妇儿很有爱心,干脆豪爽、不拘小节,跟她在一起很快活。”耿晨晨说,他和陈苏是2010年结婚的,两口子都是低调的人,只在洛阳宴请亲友,办了一个简单的婚礼。但还是有眼尖的人认出了他们,惊呼“绿泡泡和红果果竟然结婚了”,将帖子发到了网上。
名人躲到哪儿都会受人关注,可名人的私生活没我们想象得那么轻松。
“几分钟的节目,有时候要录上一整天,还经常去外地出差,特别忙。我俩都干这个,在家里也顾不上做饭,通常都叫外卖,饮食不调,胃都不好。”耿晨晨说,他很少有机会回洛阳看望双亲,有时机票都订好了,台里一个电话,又得回去加班,身不由己,只能时不时地给爸妈打打电话,报个平安,叫媳妇儿买些礼物给老人寄回去,表表孝心。
耿晨晨说,他常常想念洛阳的老朋友,想念洛阳水席,想念洛阳的“三皮一线”——米皮、凉皮、擀面皮、米线,想念那种在首都街头难以寻觅到的家乡味道。若有时间回洛阳,他一定要呼朋唤友,大吃一顿,以慰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