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成金融作战室 何志成现代金融作战室

2017-07-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1年11月,通胀率回落到4.2%,12月更低,很多人预测中国高通胀周期拐点形成,2012年通胀率有望回落到3%以下.我在多家媒体表态,

2011年11月,通胀率回落到4.2%,12月更低,很多人预测中国高通胀周期拐点形成,2012年通胀率有望回落到3%以下。我在多家媒体表态,不同意这种乐观预测。分析一年的通胀趋势需要预想到很多的变量,分析中国的通胀趋势,更要考虑“看不见的手”之作用。因此很复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年均通胀率回落到3%以下并非福音,因为违背经济规律,违背经济周期,相反,它可能是经济衰退的重要信号。

当抗通胀成为宏观调控的第一位任务后,政府的手就比市场的手要强大许多倍,但政府想让物价大幅度回落,同时又不严重的损及经济增长,损及居民财富,则很不容易,尤其是在劳动力价值必须“还欠账”的强周期中。严格地说,中国的抗通胀斗争是从2010年4月开始的,抗了20个月,通胀率仅仅回落到4%附近,政府使用的手段,包括房产限购限贷,将存准率连续提高到世界有记录以来的第二水位,同时要求贷款总量负增长,还要加上猪肉的大量紧急进口。

政府“行政之手”如此强大,仅仅将CPI压回2.5个百分点,而经济下滑多少,企业盈利减少多少,包括两级政府税收缩水多少?恐怕不只是2.5个百分点,各项数据可以证明:最少是CPI降幅的一倍以上——这种调控,成绩很大,代价很大,副作用也很大。

为什么事倍功半?根本原因是违反经济规律。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很大程度是以居民收入的低增长为代价的,因此客观上需要“补课”或曰补偿;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连续多年超高速增长,是因为中国劳动者的劳动力价值获得了极大的提升,而代表劳动力价值国际比较的“汇率”却是僵化的,压制着中国劳动者的劳动力价格,这也需要“补课”;中国为了保持经济的超高速,货币投放量长期保持世界第一,M2总规模已经超过美元。

主要是这三条,前两条属于补课,后一条还在消化,总之,在经济高增长的强周期中能够不出现恶性通货膨胀已属不易——实际上,资本市场爆炒题材股以及房价的暴涨等,就是恶性通货膨胀现象。

稳增长需要稳物价,但不是以稳物价为主

2012年,我们面临的经济大环境改变了吗?不但没有改变,相反却增强了——劳动力价值提高进入强周期,需要稳增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提出要增加中产者收入,这是继提出“体面劳动”概念后再次发出大范围、大比例提高劳动者收入的信号。

应该说,较大幅度提高居民收入是符合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当前必须改变劳动者收入长期低于财政收入,低于资本收入的状况。但提高收入靠什么?单靠积极财政政策?殊不知,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即扩大财政支出,而扩大财政支出实际也是要发货币的!

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是不可能同行的!财政开“条子”,央行发票子,名义上是两条路,其实是殊途同归。更何况,财政开“条子”有两条途径:一是在财政收入增长的基础上量力而为地扩大支出,走这条路,央行发的票子能够通过商品回笼,对物价有压力,但不会导致滞涨,更不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二是在经济萎靡不振的时候不得不靠发债,靠扩大赤字来兑现向人民的许诺,走欧美的老路。

这条路,有可能让老百姓吃喝玩乐高高兴兴一年半载,但却要还一辈子账,实际生活水平很可能还不如从前。欧元区的情况已经印证:债务危机与滞涨是双胞胎,形影不离。更重要的是,债发的太多了,经济一旦出现衰退预期,必然导致货币超宽松,随后一定是恶性通货膨胀——很可能在欧元区先行上演。

我做预期,当然不能选择第二条路,但经济规律告诉我,避免第二条路就必须选择第一条路——为了保证不出现滞涨或恶性通货膨胀,必须使经济增速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选择适度通胀。这就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没有将抗通胀排在第一位的原因。

稳增长,需要稳物价,但不能以稳物价为主。从这个基本点分析,2012年的货币投放需要主动地适度地增加——以防范经济增速大幅度回落为第一位的目标。

很多人反对货币超发,出发点是好的,但经济学是要讲逻辑的,是要讲因果的,我们能够找到一条货币发行量一年少于一年,经济却维持平稳发展的道路吗?我们能够找到一个中产者收入普遍提高,低收入者越来越少,而通胀率却维持在2%左右的国家吗?不现实,不可能!

有人说,中国前几年货币超发,为什么不能在一两年内适度回笼一些呢?2010年和2011年我们正是这么做的,有效果——M2从最高接近30%回落到14%以下;更有代价——经济增速有的省份已经低于6%(12月),回落太快,有危险。

货币流是什么?不是银行存款,更不是现金,而是商品,是流水线上的零配件,包括大量未完工程。实事求是的说,我们多少年“超发”的货币很多已经变成房子,其中一大半是个人的房产。回笼货币太急,经济受不了,老百姓的财产将大幅度贬值,国家财富总量也会缩水。

货币超额投放与急速回笼都是癌症经济的表现,是不“稳”的祸根,2012年宏观经济要稳中求进,货币增量也必须“稳”,物价要稳住,但不等于CPI回落到3%以下。

对2012年CPI增幅的预测

稳住了货币投放,相对就稳住了通胀预期。我预测,2012年M2大约增加16.5%,贷款总量大约增加8.5万亿,太低,无法保持8.5%的经济增速;通胀率坐四望五,严控到六,低于3%,也要高度警惕。CPI增幅将呈现一季度最低,年末稍高的走势,年均控制在4.2-4.5%左右既是很大成绩。

明年将CPI控制在中速,而且是实际感受的中速,应该是有可能的。积极因素包括:农业大丰收,压低了农产品价格;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因为全球经济衰退而相对萎靡,输入性通胀压力减轻;美元上涨,经常帐盈余大幅度缩窄;GDP减速一个点左右(到8.

5%以下),农民工和大学生不能充分就业,消费率上半年起不来;股市低迷、楼市继续调整,明年上半年居民财产性收入负增长,将抑制消费,压制CPI。不利因素包括,春节前后在职人员工资奖金相对2011年要多发一点;货币一季度也要多放一点;财政减税方案落实也会刺激消费;能源价格大约提高5%,带动物价上涨;为了提高农民收入,农产品必须提价,预计提价10%;明年下半年经济将逐渐加速,大宗商品、股市、楼市都会企稳,对消费有正面刺激作用。

正面负面因素对冲,上行趋势略微大于下行压力,CPI年均增幅应该被控制在4.2%——4.5的波幅之内。

但要想到意外因素,它包括:经济减速导致硬着陆后被动投放货币,通胀率在大落后大起,炒家借此兴风作浪;油价意外飙升,短期突破150美金;遭遇较大范围的自然灾害,粮食减产。总之,只有通过努力,预想到最坏的情况,才可将CPI增幅控制在中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