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鹤亭书法 性命双修医道同源——朱鹤亭谈道家养生法
马烈光 十分有幸,今天能与朱老在宝岛台湾的圆山饭店相聚,一同参加“第二届海峡两岸养生高峰论坛”,为中华文化的普及及养生的发展贡献力量。2010年广州第一届两岸养生论坛上,与朱老失之交臂,引为憾事,今天能面晤朱老,聆听教诲,真是得偿所愿啊!
朱老 马教授的演讲,旁征博引,通达古今,使我也颇有收获,你可说是当代养生界的一大代表人物,希望我们以后能有更多的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马烈光 早就听说您是养生大师,尤精道家养生术,这几日相处之中,发现您虽然近九十高龄,仍健步如飞,银髯飘拂,宽袖摆摆,恍如观古之“列子御风”,没有半点老态,真可称得上是“却老而全形”的养生达者。能否请您首先谈一下在运动养生方面的心得,您是如何保养出这样老而不衰的好体格呢?
朱老 这主要得益于长期的武术修炼,尤其是对道家养生功的修炼。家父在我少年时,就请了两位老师教我《周易》、《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古籍经典,同时习医练武,学习道家养生术及风水堪舆知识。武术和道家养生术的习练,从我六岁开始,一直持续至今。几十载的坚持锻炼,我对武术和道家养生术有了更多理解,更有诸多感慨和赞叹。
马烈光 古人说“引挽腰体,以求难老”,武术与养生的关系应该是很深了。
朱老 武术,乃是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具有民族形式的一种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功法运动、套路运动、搏击运动。中华武术,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成长、发展,故它与传统哲学、医学、兵法、养生、气功、武打、武舞、宗教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武术精要中的“动中求静、静中求动、以动为本、刚柔相济、内外合一”等,无不包含着养生、强身、克敌、制胜的道理。中华武术、中华气功、中华医理、道家养生等,无不讲求意与气、静与动、刚与柔、内与外、精与神、劲与力、身与形的和谐统一。
其旨在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增长寿命,以求福乐。而习武练功,能让人身手灵敏、举止快捷、进退无形、内外兼修、动静相依、精气相随、筋骨劲强、心神合一、刚柔相济、攻防自如等,养生之道,实已蕴藏其中。
马烈光 “身手灵敏、举止快捷”,您老真是楷模。武术,对习练者有没有什么要求呢?
朱老 首先,对人的身体有一定要求。以太极拳术为例,虽然它是防病防衰的良法益术,但是,患有肺气肿、肺癌、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严重高血压、肾衰竭、血压低、美尼尔综合征、帕金森氏症、肝癌等患者,不宜习练。其次,需要有一定经济能力。
常言道,穷文富武。穷者,寒窗苦读,以求闻达,自能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收获;富者,习武练功,拜师授徒,访友比武,样样事情,无不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有所作为。最基本的来说,练拳,饮食为先,要吃饱、吃好;练武,兵械为要,须拥有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铲、棍、鞭、锏、锤等。一美食,二器械,无不需要具有相当的物质基础。另外,还要有恒心,并要坚定和坚持练武的意义。
我幼年随父习套路,练器械,仅是学和仿,所以对家父所练的拳术、功法,所习的兵械、技艺,既不知其然,更不解其所以然。因而至今深知“学会三天,练好三年”, “欲学惊人艺,须下苦功夫”的习武道理,同时也明白了“学艺先识礼,习武先明德”的练武意义。这些都是有志于习武强身的朋友需当谨慎的。
朱鹤亭养生语录
中华武术、中华气功、中华医理、道家养生等,无不讲求意与气、静与动、刚与柔、内与外、精与神、劲与力、身与形的谐和统一。
朱鹤亭
养生语录道家养生,提倡“性命双修”,修性,在于炼心、炼意、炼性;修命,在于炼精、炼气、炼神。
马烈光 您出身于道、武家庭,令尊又是崂山道士,请您谈一谈您对道家养生的心悟。
朱老 道家,是主张“清静无为、养生益寿”的一种老庄学派。道家在悠久的中华民族历史中,对研究、传播养生学与养生术,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道家对人的精气神形、饮食起居、房事、疾病等理论,也皆合于养生益寿,所以道家习气练功,道饮、道膳、房中、服食药饵等,皆基于物质生活。
马烈光 养生,就是根据人体的生命健康规律所采取的一切有益身心的物质和精神的行为。而中国的养生学术,受道家的影响最深,至今,道家养生也是各种养生流派中极其重要的一支。
朱老 中国道家思想之核心,乃向往长生不老,基于这一思想,形成了道家对养生学的研究和养生术的追求。虽说长生不老是违反自然规律,甚至是无法实现的,但道家热衷追求长生不老的历程中,却是探索、研究、领悟了许多益寿延年行之有效的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道家的养生学。
马烈光 道家的养生体系如何呢?
朱老 道家养生学,遵循的原则有三:一是养生与自然的结合,使养生与天地环境之统一;二是养生与形神的结合,使养生与精神形态之统一;三是与生活的结合,使养生与饮食七情之统一。因而,道家的“性命双修”和“精气神合修”的学说,便形成了道家的养生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