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象郑成思 清华大学法学院冯象教授精彩讲座成功举行

2017-12-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6年11月25日晚,我国著名法学家.清华大学梅汝璈法学讲席教授冯象教授莅临我校,在九龙湖教三105人文讲座报告厅为广大师生作了一场题为

2016年11月25日晚,我国著名法学家、清华大学梅汝璈法学讲席教授冯象教授莅临我校,在九龙湖教三105人文讲座报告厅为广大师生作了一场题为《苦难、牺牲、诺言——论法律与宗教的几个基本问题》的讲座。演讲系系“东南大学法科恢复二十周年暨建院十周年系列讲坛”第九讲。讲座由东南大学法学院院长刘艳红教授点评。东南大学法学院师生以及校内外其他专业的教师、学生200余人一起聆听了讲座,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首先,冯象教授指出,九十年代末以来到现在中国边疆民族宗教问题很严重,我们现在看不到出路,而且就全世界来说也没有成功的经验,没有任何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学习,所以需要在新法治背景之下进行探索。

接下来,冯教授以《圣经》新约四福音书作为切入点,探讨苦难、牺牲和诺言三者的内涵和关系。他认为这三个问题是法律与宗教中比较重要的、无法回避的问题。苦难问题——个人苦难、社会苦难、民族的、国家的苦难问题,是主流宗教都要讨论的问题。

不管怎么样的社会总有一些不公平的事,好人也受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他不是在为自己受苦,善得不到善报就是一种牺牲。在宗教里,神、圣人或者先知总是有一个承诺的。耶稣的牺牲是《圣经》中最有名的牺牲故事之一,他本人没有犯什么罪,他的苦难分明是代别人来受的,从基督教传统来说,他是为全人类为所有的罪人而死,这是一个牺牲。

这个牺牲还有一个诺言、一个承诺,即他的牺牲是能够拯救所有人。信仰同时要求承受苦难,像耶稣一样承受苦难,这苦难不是为自己承受,是为别人承受。

这是耶稣运动能够发展的一个根本动力,具有广泛意义。中国当下面临的信仰问题和圣经中苦难、牺牲和承诺的若干一致性,必须把信仰提高到那个高度,才能够维持党的领导的正当性。

从四福音书到《为人民服务》,从《圣经》到中国当下的信仰缺失,冯象教授旁征博引、娓娓道来,不拘泥于学科界限的羁绊,带领听众自如穿行于神学、法学、翻译学、伦理学等领域,充分体现出冯教授融会贯通多个领域的学术旨趣。广大师生沉浸于冯教授营造的学术氛围之中,享受着这场难得的听觉盛宴。对冯象教授的精彩讲座,刘艳红院长在点评中给予“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高度评价。

在接下来的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分别将信仰与科学、何以信仰看不到实现的理想、非宗教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差别等问题抛给冯象教授,冯教授对所有问题都作出了详尽解答。

 11月26日上午,冯象教授与法学院教师及研究生在法学院会议室展开了题为《漫谈:法律、宗教、文学与人生》的座谈。冯象教授首先谈了个人对科研的看法与理论方法,以及如何鼓励、培育学生的学术兴趣,并指出目前国内学术研究及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指出目前的法学研究要超越传统法学的范围,将法学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法学要努力成为社科领域的强势学科。

接下来,冯教授与法学院师生就中国当前法治建设的最大难题、如何引导学生真正接触中国实际、中国法治之路应如何应对西方形式法治与中国传统法伦理之间的矛盾、如何把部门法研究与法理学研究结合起来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深度交流。

法学院师生感觉受益匪浅,期盼有机会再一次聆听冯教授的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