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脑》Dr.魏提起孩子秒变“叨叨魏” 被称最懂孩子

2018-04-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通过<最强大脑>走红的Dr.魏--魏坤琳,联合其他儿童教育科学家合写了一本<聪明养育:像科学家一样养孩子>.作者们的学科背景各不相同,研究领域涵盖脑科学.认知科学.发展心理学.儿童教育,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为人父母.这本教你像科学家一样养孩子的书,自然一经上市立即成为家长们的抢手货. 作为两个孩子的爸爸在育儿方面颠覆常规 既是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又担任爱贝睿儿童实验室主任的魏坤琳被网友们称为"中国最帅教授",而最近的Dr.魏也被人们称为"

通过《最强大脑》走红的Dr.魏——魏坤琳,联合其他儿童教育科学家合写了一本《聪明养育:像科学家一样养孩子》。作者们的学科背景各不相同,研究领域涵盖脑科学、认知科学、发展心理学、儿童教育,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为人父母。这本教你像科学家一样养孩子的书,自然一经上市立即成为家长们的抢手货。

作为两个孩子的爸爸在育儿方面颠覆常规

既是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又担任爱贝睿儿童实验室主任的魏坤琳被网友们称为“中国最帅教授”,而最近的Dr.魏也被人们称为“叨叨魏”。作为两个孩子的爸爸,“叨叨魏”在育儿方面颠覆常规,运用脑科学来纠正市面上育儿资料中的谬误。

魏坤琳被称为“家里最懂孩子的人”,主张养孩子要“照他养”:“家长稍微用心就知道小孩的‘个性’,或者更好的用词是‘特点’?她是不是喜欢探索和新奇,还是喜欢守旧和独处?是喜欢算术为代表的抽象思维还是喜欢文学故事为代表的叙事类思维?这些,作为家长你要去了解。”

对于“很多专家、科学家对养育孩子有各自的一套理论体系,是否有争议的现象存在”的质疑,Dr.魏回应称:“我觉得没有任何矛盾,大脑的能力有很多方面,专家是从不同方面出发的,解决不同的问题,不能指望解决情绪问题的理论和解决语言发育的理论是完全一样的,特别是在这么具体的育儿实践问题上。我们会创造机会让各位专家对谈,让他们的思想发生碰撞。”

“因为我女儿年幼,让我有很强的输出知识的冲动。”魏坤琳说,在面对夫妻教育观念不同时,他也有化解的能力,“我一般有专业的见解,但是怎么让家庭温馨,那是我也会认真考虑的问题。就是说,即使有冲突,我也要化解。我是一个说服力非常强的人。”

提倡向孩子感兴趣的方向引导

“我女儿喜欢算术,我会用我应该有的方式帮她,这些方式可能是有的家长做不到的。”魏坤琳举了个例子,比如他会给女儿及时的、正性的反馈,并不光是夸“你真聪明啊”,而是比较具体的“你做出这个,真不错”,“我最初和她玩个位乘法,教她两位数乘法,在小黑板空间上数字挪来挪去,她觉得那个特别有意思,算术就变成一个游戏了。”

魏坤琳说,那时候女儿才2岁多,一般是不会接触“算术”这种抽象思维的事物,但是看到自己把那个数字挪来挪去,她觉得特别好玩,加上受到爸爸鼓励“在这方面特别厉害”,激起了兴趣,立刻就显示出和其他小孩看起来不一样的能力。

“其实能力是一样的,只不过她提前接触了,而且感兴趣。”魏坤琳说,“我现在觉得,其实小孩都很聪明,但如果他对你想引导的那个方向不感兴趣,可能就不会在这方面有太多发展,相反,如果他的兴趣在某个方面,你鼓励他朝这个方向发展,他会变得非常优秀。”

“现在有时她需要安静下来,我就给她三年级的数学书往她面前一放,自己做着玩,她非常感兴趣做。”魏坤琳认为早期兴趣的发掘、及时给她反馈、培养她的自信心,这才是最关键的,但好多人不明白这一点,他们总是认为神通是天生的,“no,你作为父亲或母亲,应当是一个很好的观察者和引导者。你的及时反馈,就是扔下的那个火种,你给她引导的那个兴趣,会决定她后面的发展。”

“开发大脑”听起来就是商业营销

Dr.魏在书里刷新了普通人对智力、智商和情商三个概念的认知,并说“情商”不是被学术界广泛接受的概念。Dr.魏说:“‘情商’在国内已经异化为了为人处事的能力或者技巧,特别是如何搞好人际关系的能力,这其实是对这个词的误读。对不起,我还是不会用国人误读的‘情商’这个词,我们不需要教儿童圆滑。”

正如书中所写:“‘情商’不是一种稳定的能力,也不是好量化的指标。倒是情绪能力,比如控制自己的情绪、心理理论、体会别人的心情,这样的具体的和情绪有关的能力,是被学术界接受的,是可以提高的,由此可见,情绪能力不是在中国被误读的“情商”。

被问及是否准备今后专注于儿童领域的心理教育辅导时,Dr.魏称自己并不是专注“心理教育辅导”,而是科学知识的科普化和理论的实践化:“我的知识技能包括很多,现在是儿童教育,因为我女儿年幼,让我有很强的输出知识的冲动。也许将来,我还会试试K12的教育和成年人的教育。”

“我反感‘开发大脑’‘开发潜能’这样的说法,听起来就是商业营销。在我看来,‘儿童教育’是更好的词。” 魏坤琳说,国人的误读还有对于大脑的,他认为,我们平时看到的育儿资料里有很多关于“脑”的传言都是错的,是对脑科学的误读,比如说右脑比左脑容量大一万倍,还传言左脑是关于运算、逻辑思维的,学校教育都是开发左脑,所以我们要开发右脑。” “这是不对的,的确我们的大脑有分工,但不代表我们的右脑需要刻意的开发”。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 陈梦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