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去中山公园相亲了,试着找个丈母娘

2017-10-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如果你没听说过散布在各大公园的"相亲角",那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你已经结婚了,二是你爸妈痴迷于跳广场舞. 传说在北京的几个公园里,散落着几处让年轻人闻风丧胆,让大爷大妈喜大普奔的传统"相亲角",我装决定派出"单身少男少女"探个虚实.一来解决自己的终身大事,二来也替兄弟们找个靠谱的丈母娘-- "小伙子,你月薪多少" 大爷大妈"菜市场" 穿过北京中山公园长长的中轴线,一直走到公园最北边,靠近护城河边的地方,就是著

如果你没听说过散布在各大公园的“相亲角”,那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你已经结婚了,二是你爸妈痴迷于跳广场舞。

传说在北京的几个公园里,散落着几处让年轻人闻风丧胆,让大爷大妈喜大普奔的传统“相亲角”,我装决定派出“单身少男少女”探个虚实。一来解决自己的终身大事,二来也替兄弟们找个靠谱的丈母娘……

“小伙子,你月薪多少”

大爷大妈“菜市场”

穿过北京中山公园长长的中轴线,一直走到公园最北边,靠近护城河边的地方,就是著名的相亲角,不需要多问,随便跟着一个上了年纪的人便能找到这个著名的地标。

确切地说,这是一条相亲街,河边树荫下的小路,一张张代表着年轻姑娘小伙儿的资料整齐摆在地上,那些站在纸片背后的大爷大妈们像是支摊儿赶集一样,在此“兜售”、“交换”着儿女的信息。和整个公园的冷清萧条相比,这两条不宽的人行步道硬是有那么点儿接踵摩肩的味道。

“您又来了?”

“是呢,要不在家呆着也没事干。”

马路这边,两位相熟的阿姨热情地打着招呼, “我就是想来跟你们聊聊天。”说着从随身带的手提袋里拿了两个苹果出来,“来,这我儿子单位发的,你尝尝。”

“你们这国企大单位的就是不一样啊!”

“哎呀,有啥用,到现在对象也找不着。”

旁边一位大叔听到赶忙凑过头来,“你家孩子啥单位呀?”穿着红外套的大妈见有“生意”上门,赶忙停下了聊天,拿起自己面前的那张A4 纸:“我家孩子在中建,你们呢?”

马路那边,一个拎着无纺布兜子的阿姨,轻弯了一下腰,用布兜子指了一下地面上的纸,“我们是东北的,你们考虑吗?”支摊儿的阿姨还没来得及回话,旁边另一位穿着蓝色棉服的圆脸阿姨,赶紧把嘴里的瓜子壳吐掉,扬起一张热情脸,“东北的?我家也是东北的,你们东北哪儿啊?”

我们走在这其中,显得格外扎眼。为了完成任务,在观察了一阵之后,我们决定尽快进入角色组成“相亲二人组”——“弟弟”应爹妈要求前来给自己相亲,因为不放心,特意让“姐姐”一起来监工。

“你们这地儿不对,往那边挪挪。”

在公园小卖部旁边捡一个纸壳箱子,再来一支马克笔,按照相亲角的套路,整理了关键词:“本人,87 年,兔,身高1 米78,杂志编辑,通州两居,河北人,动画专科”就这样,拎着纸板,我们也开工了。

“你们这是男孩的,往那边挪挪。”还没等我们坐下,旁边一位穿着格呢子大衣的阿姨就上来把我们的纸板向外挪了半米。看我们一脸诧异,她又解释了一句,“没别的意思,因为男孩儿比较受欢迎,一会儿人就围上了,别人就看不见我闺女的资料了。”

行走江湖,得有容人的气量。更何况这位阿姨还是从怀柔坐了两个小时公交车赶到这儿的,足见其赤诚之心。

事实上,这种摆摊儿被围观的滋味并不好玩。当我们把纸板摆在面前,第一波阿姨把我们围在中间时,我们窘迫得完全抬不起头,感觉自己就像头上插了根稻草的小孩,沽价待售。

七嘴八舌的问话更像是一颗颗惊雷在头顶炸裂。

爱情买卖之外行看热闹

“你是给自己找吗?”

“你河北哪儿人呀?”

“动画专科是什么意思?”

……

父母们对婚姻的严肃态度,让我们一时语塞。毕竟这跟平时网上撩妹的完全不是一个套路,这里是最现实的地方,你有什么条件,我有什么条件,全都摆到秤上称一称,量一量,分两都不能差。

也不知道是自己的哪一个条件没有被看中,总之,第一波阿姨很快散去了,只剩下一个头发随便扎在脑后,穿一件旧式呢子西服的阿姨还站在我们面前。

“你这收入挺高呀。”

“嗯,还行……”

“通州两居是什么意思啊?”

“就是我的房子在通州。”

“你真的有1 米78 吗?”

阿姨投来上下打量的眼神,像是收到军训时教官给的口令,我们立刻起身,立正站立好。

“多好!这肉呼呼的!“阿姨立刻喜出望外,两只眼睛都笑进了皱纹里, “能留一个联系方式吗?“

“阿姨,您闺女多大呀?”忽然想起其他摊位前的沟通套路,我们也赶忙问了一嘴。

“也是87 年,跟你同岁,你介意吗?”

“不不不……不介意……我们主要看人好不好,能不能聊得来。”

“对,其实我们也是帮牵个线,给问问,能不能成,合适不合适还是得看你们两人聊得咋样。”

“您来公园给闺女找对象,她同意吗?”

“她……她……她应该不反对吧。”说着她一脸尴尬地一阵大笑。也许是被我们问到了痛处,或者别的什么,这位阿姨在吞吞吐吐回答了这个问题后,也离开了我们的摊位。

爱情买卖之内行看门道

像每一个练摊儿的人一样,当经历过一轮审视之后,便会自在放松很多。我们也抻着脖子,看看身边那位阿姨的女儿是什么条件。

“这里面有水份,你们注意着点儿。”身后一个穿着丝绒西服、梦特娇T 恤的大叔伸过头来,提醒了我们一句。“您说的什么有水份?”

“就那资料呗,不能全信。”大叔朝地上的资料努了努嘴。

“怎么能看出有水份?”

“你得聊!知道吗?”大叔一开口就是标准的北京腔。

“怎么聊呀?您教教我们。”

“具体怎么聊,我也说不好,但你得往细了聊才成。”大叔摆了摆手,并没有告诉我们具体怎么辨别水份的细节,倒是俩手一背晃晃悠悠地走了。

与相亲角大多数家长的焦虑相比,他显得轻松很多,因为他的儿子现在正谈着一个对象,只不过那是一个外地姑娘,他现在想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北京女孩。

男生支的摊儿总是特别容易吸引阿姨们的目光,我们的摊位时不时就会被一群阿姨围住,但是通常这样的围“攻”不会有什么效果,只有在人群散去之后留下的那一两阿姨个才会对我们格外感兴趣。

有一个画着淡妆、身材娇小,一身“juice”运动服套装的阿姨站在了我们面前。按照旁边摊位阿姨教给我们的攻略——“你得好好观察家长的状态,家长啥样,孩子就不会差太多。”以此看来,这家阿姨的女儿一定也是个身材、长相都不错的姑娘。

“你这动画专科,是什么意思呀?”

“我是学动画专业的,但是是专科。”

“哦,我女儿也喜欢画画,你们应该是差不多的。”

“我们这动画不是画画,但是的确需要一点美术基础。”

“她没事就喜欢在家画。”

尽管我们费力地解释了几次动画和画画的区别,她仍然坚持认为这没什么太大的区别。我们也只好傻笑。简单问了几个问题之后,阿姨谨慎地从单肩挎包里拿出一个便签本,撕了一张写着她女儿的基本情况的便签。

原来她是在看着顺眼,或者觉得条件差不多,才会把自己女儿的资料拿出来,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事实上,很多时候,这些父母们并不能准确说出自己家孩子正在从事的行业或者具体工作,他们的关注点大多停留在单位的性质、名称上。比如有个阿姨,走过来便问我们,“你会日语吗?”,我们愣了,“不会啊。”

“哎呀,那我家女儿会说日语,在日本公司上班。”

“哦,那具体是什么工作呢?”

“我听她说,总做些调研项目什么的。”

“那应该是做广告或者做咨询的吧?”

“我也说不清楚,反正是日本的企业。”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式各样的大叔与阿姨在我们面前你方唱罢我登场。有的朝我们竖起了大拇指,“小伙子,真棒!来给自己相亲,太勇敢了!”还有的拉着我们就忿忿地给我们“科普”习俗的,“你知道吗?要是放在过去,你们做儿女的不结婚,我们都是犯罪,那得判刑的!”

就像我们死活都不能理解爸妈们为什么一定要让我们结婚一样,他们也是死活都不能理解,现在的年轻人怎么就不想结婚呢?在这一辈人的心里,人生怎么会有其他的选择呢?

收摊儿

随着见得老人越来越多,我们也掌握了更多的套路:比如,要在资料板上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这样一些害羞的阿姨,可以直接拍了材料拿回家问;再比如,在路的两侧同时摆上资料,可以增加曝光率。

于是我们决定“姐弟二人组”分开行动。果然,一转眼的工夫,“姐姐”这边就迅速被一群大叔围上了。

“姑娘,你给谁找呀?”

“姑娘,你想找啥样的?”

按照角色安排,“姐姐”老老实实地告诉大家,“我已经结婚了,这次是来给我弟弟找。” 一位戴着口罩,头发花白的阿姨,拉着“姐姐”的手不停地感慨,“多好,结了婚多好,结了婚就省心了。”那满脸羡慕的神情,让人几乎一眼就能看穿她为自己儿女的婚事操了多大的心。

回头看了看马路对面的“弟弟”,阿姨又是一番感慨,“看看这一对姐弟多好,姐姐结婚了,还想着帮弟弟找。多好!”说着,她好像忽然想起什么惊天的秘闻,拉起姐姐的手,走到一边,压低了嗓音,悄悄地说,“我跟你说,我这认识个姑娘,那是真漂亮,真的!”生怕“姐姐”不相信,阿姨还拍了拍“姐姐”的手,“阿姨不骗你,那姑娘特别漂亮!”

“是吗!那么漂亮,您怎么不介绍给您儿子呢?”

“我儿子,唉!没看上人家。”阿姨一副提起就气不打一处来的样子摇摇头。

“那您给牵个线,回头留个联系方式,让我弟弟聊聊。”

“唉,不过我没有她联系方式……”阿姨一脸遗憾讪讪地走了,留下一脸懵X 的我们不知如何反应。

随着太阳西沉,来自北京各个地方的大爷和大妈们开始渐渐散去,“明儿去天坛吗?”“去啊!”“那行,咱们明儿天坛见。”这些为了儿女婚事而奔波的大爷大妈们互相邀约着下一次的活动。

坐在我们身边那个怀柔阿姨,收拾起自己的材料,有点遗憾,“今天没什么收获,就只有两个还行。”她拽了拽裤脚,“但是也无所谓,哪能天天都有收获呢。”说着她又安慰了一下自己。对于她来说,今年六月,女儿同意她来公园相亲,就已经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前两年,根本都不让我出来,一说就跟我生气。”

远处,正在收摊儿的大爷和大妈还有些意犹未尽,他们举着纸牌,慢悠悠地走着,碰到一个人,脸上立刻堆上笑容:“你家男孩还是女孩呀?”

相亲角就像一个市集,虽然我们没有脱单也没有看到丈母娘,却看到了这个小小角落体现了互联网语境下两代人的沟通无能和相亲角背后的中国式老年孤独……大爷大妈虽然大多数都是败兴而归,但在这个寻找希望的过程里,他们还是快乐的。

(完)

编辑=左先生 采访+文字=由之 摄影=谢德辰 助理=阿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