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称杨绛为先生?杨绛简介资料人生经历与百岁感言
对有一定地位、学识的人可以称为先生。尊称,表示恭敬的称呼,在不同的时期可能会稍有不同的外延,但基本是对有一定地位与身份的人的一种尊称。都是用于称呼男性,也有用于称呼有较高学识与地位的女性,所以,称杨绛为先生。
杨绛,中国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夫人。1911年7月17日出生于北京,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是家中第四个女儿。
1928年考入苏州东吴大学,后转至清华大学借读。
1935年杨绛与钱钟书结婚,同年夏季一起赴英国、法国留学。回国后,历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1953年,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
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一生创作不竭,著作丰厚。杨绛先生早年创作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游戏人间》等,被多次搬上舞台。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60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
来到社科院后,她翻译了《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等多部高水平的译作,朱光潜先生对她的翻译也是倍加赞誉。由她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
1980年,她发表了长篇小说《洗澡》;1981年发表《干校六记》并被译成多种语言;1984年作品《老王》入选初中教材;1985年散文集《隐身衣》英译本出版。2003年,93岁的杨绛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100多万册;2007年,96岁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102岁时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
据悉,2001年,钱钟书、杨绛把一生的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截至2016年,该奖学金捐赠累计逾千万元,惠及学子上千人。
《干校六记》(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本书1981年7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尤其受有干校经历的人喜欢,堪称“干校”文学中之经典。后来不断再版。
《洗澡》(人民文学出版社):是一部反映新中国成立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长篇小说。此作品人物众多,故事曲折,其中尤以姚宓和许彦成之间的纯洁感情为人所称道。
《洗澡之后》(人民文学出版社):《洗澡》中有纯洁感情的男女主角,在《洗澡之后》终于有了一个称心如意的结局。这部续作,可以说是作者对自己喜爱的角色一个“敲钉转角”的命运交代和分配。
《将饮茶》(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最早于1987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出版后深受知识界和广大读者喜爱,成为散文经典之作。再版时增加了《收藏十五年的附识》一文,同时在《回忆我的父亲》一文后增加了一篇附录。
《我们仨》(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杨绛在92岁高龄的时候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听杨绛谈往事》(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10月,钱钟书先生逝世已近十个年头。三联书店出版名为《听杨绛谈往事》的新书在全国各地同步上市,书的暗绿色扉页上题写着“谨以此书纪念钱钟书先生辞世十周年。”杨绛为此书亲笔手写的序言,在序的最后她写道:“为我写的传并没有几篇,我去世后也许会增加几篇,但征得我同意而写的传记,只此一篇。”
《杨绛文集》(八卷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杨绛文集》(八卷本),在读书界引起过热烈反响。
《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了《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这是一个耄耋老人独自在生命的“边缘”,面对死亡,探讨“生、老、病、死”这一人生规律,思索人生价值和灵魂有无的作品,被誉为百年中国文学史上“绕不过去”的一部著作。
《坐在人生的边上》(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7月,杨绛先生在她百岁寿辰前夕,又以答问形式发表的《坐在人生的边上》,可视为《走到人生边上》的姊妹篇。同样是“人生边上”,一个是“走到”,一个是“坐在”,显示出境界的微妙差别,似乎作者已进入到一个更为从容的境界。
《杨绛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杨绛文集》(八卷本)时杨绛先生已93岁,此后10年中,她又创作多篇(部)新作。
“在我的一生中,我也一直努力做一个不媚上、不欺下,谨守忠恕之道的正直诚恳的人”。
“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是艺术,我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
“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
杨绛一家三口合影
“我见到她之前,
从未想到要结婚;
我娶了她几十年,
从未后悔娶她。”
1932年春天,杨绛考入清华大学与钱钟书相识。第一次见面,钱钟书就说:“我没有订婚。”杨绛回答:“我也没有男朋友。”1935年,杨绛与钱钟书成婚,一同出国留学。在牛津,钱钟书曾在诗歌里追忆他见到杨绛的第一眼:“颉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不知腼洗儿时面,曾取红花和雪无。”
神仙般的爱情往往困顿于琐碎的婚姻中,但杨绛先生的智慧豁达让她的婚姻家庭生活美满,其间的智慧足令世人学习。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周绚隆介绍说,有人曾问过杨绛先生,您出身书香门第又受过现代教育还出国留学过,和钱先生结婚后,要回去给公婆行叩拜礼,你这个动力哪儿来的?杨绛先生说:“是因为爱,出于对丈夫的爱,我爱丈夫胜过自己。”周绚隆说:“我记得她在回忆文章里也写过,为了爱情,不就是磕个头吗?有什么了不起?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那就别结婚了。”
杨绛曾把英国传记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这句话念给钱先生听,钱先生说,“我和他一样。”杨绛说:“我也一样。”才学、志趣、观念和家世都完配,此外,还有通融豁达的为人处世,这样才能练就最好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