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文言文的断句和文言句的朗读节奏

2018-01-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近年来,许多省市中考对文言文的考查比分有所增加,而且考查内容开始由课内向课外拓展,有关人士还预言,今后中考对课内文言文的考查,也许会完全让位

近年来,许多省市中考对文言文的考查比分有所增加,而且考查内容开始由课内向课外拓展,有关人士还预言,今后中考对课内文言文的考查,也许会完全让位于考查学生对课外浅易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这一变化趋势意味着我们要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习惯。然而,如果你去调查学生们的课外阅读情况,怕是读文言文的学生就成了“物以稀为贵”了。

要问为何不读文言文,同学们定会说出一大堆的理由,什么文言文是古董,谁有兴趣读它;什么文言文艰深难懂,甚至搬出一部《论语》还需于丹作生动解说,才能明白其一二的理由;什么文言文难以朗读,连断句停顿都不会,还谈什么理解品味……

诸种问题中,怕是文言文的断句停顿问题,是最亟待老师要为学生们作些指导的。

古人读书,一句话完了,才在字旁加一个点或圆圈,叫做“句”;一句话没完,但读时需要有一个停顿,就在字的下面加一个点,叫做“读(dòu)”。两者合称句读。实际上古人读书很少用读,主要是用句。给文言文断句,就是加标点。标点是在断句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般来说,先断后点,即先断开文段,再用现代汉语的标点法加标点。

如: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韩愈《师说》)

这句话该怎样断句呢?我们理解这句话,它是讲李氏子蟠这个人的年龄、爱好和通习的内容,那么,此人爱好并通习的是古文和六艺经传,还是爱好古文,另通习六艺经传呢?我们只需理解当时的六艺经传是学生的必读书,内容庞杂,学生不可能对其各科都爱好,那么,这一句就应这样断句、标点了: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文言文正确断句、标点的原则是:标点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标点后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标点后的语法和语音现象都和古代汉语相符合。正确断句、标点的方法有:借助古汉语的词法、句法知识来断句、标点。例如:遇到名词、代词做主语就在它前面断开;看见名词、代词做宾语就在它后面断开。通常,动词前后不能断开,因为它的前面往往有主语,后面往往有宾语。遇到发语词,如“夫、盖、凡”等就在它前面断开;遇到语气助词,如“也、矣、耳(尔)、焉、哉、邪(耶)”等就在它后面断开;碰到感叹词“呜呼、嗟乎、噫”等,一般在它们前后断开;碰到表对话的字眼如“曰、云、言”,估计后面是人物的语言,这时就在它们后面点冒号断句;对于一些固定结构,像“如……何,得无……乎,不亦……乎,与……孰”等,了解它们是一种固定句式,对我们断句也会有很大帮助。

好在如今中学课本中的文言文,不像古书了,都已经标点了现在通行的标点符号,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是,掌握文言文的断句知识,对我们阅读没有标点的古书,乃至辨析一些文言语句标点是否正确,会大有帮助。

例如:苏教版九年级下册中《曹刿论战》的语句“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这样断句、标点是否正确呢?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登轼而望之”这句话不符合情理。“轼”是古代车厢前面用来扶手的横木,人如何能登在它的上面而远望呢?“登”指登上兵车,和前句的“下”(下了兵车)相对;“轼”在这里用作动词,是扶着车前横木的意思。前句“下视其辙”也应该相应地改为“下,视其辙”。这几句话的标点应该是:“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文言文的朗读停顿,除了把握语感,在文言句正确的标点后要作适当停顿外,有时还要在句中作换气停顿,即要正确把握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把握句子内的朗读停顿节奏呢?

一、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朗读节奏

一般情况,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有这样的停顿规律:主语与谓语之间要作停顿,谓语与宾语之间要作停顿,宾语与补语之间要作停顿。如: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 此句在主语、谓语、宾语之间停顿。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此句在谓语、宾语、宾语补语之间停顿。

二、根据句首的发语词、连接词、关联词来确定朗读节奏

句首发语词,往往表示将发表议论、提示原因,如:“盖、夫”等,可在其后作适当停顿。如: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 夫∕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对上下文起衔接作用的句首连词后要作朗读停顿,像“至于、至若、若夫、已而”等词通常用在一段开头,起与上文紧密衔接的作用,朗读时在其后要稍作停顿。如: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岳阳楼记》) 已而∕夕阳在山(《醉翁亭记》)

复句中的关联词,如“虽、虽然、如使、故、是故、而、若、然则”等,大多用在一句话的开头,朗读时要在其后作停顿。如: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鱼我所欲也》) 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活板》) 然则∕北通巫峡(《岳阳楼记》)

三、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

文言文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字后往往要稍作停顿,这样朗读使整个句子的语气不至于显得急促,而是缓急有致。如: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捕蛇者说》)

四、根据文句内在的意义确定朗读节奏

给提取出来的文言句子确定朗读停顿节奏,一定要先理解此文言句的意思,理解时,要遵循“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切莫想当然,否则会闹笑话。如:其一犬坐于前(《狼》)此句中“犬”不能理解为“狗”,而是“像狗一样”,这里的“犬”是名词作状语。这句话的意思是: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屠户的前面。因此,这句话应这样停顿:其一∕犬坐于前。

根据文言句的正确意思来把握正确的停顿节奏,类似的句子还有: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 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五、切忌读破偏正短语、介宾短语

上面说了主谓之间、动宾之间、宾补之间要作朗读停顿,但偏正短语、介宾短语要把它们看作一个整体,一般不在其中作停顿。如:“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此句中“唐贤今人”是作“诗赋”的限制性定语,译成“唐代名家今人的诗赋”,“唐贤今人诗赋”是个偏正短语,中间不要停顿。类似的还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此句中“先天下之忧”是个介宾短语,译成“在天下人担忧之先”;“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此句中“夫观人风者”译成“那些考察民风的人”,是个偏正短语,中间不要作停顿;“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此句中的“于败军之际”、“于危难之间”是后置介宾短语,其间不要停顿。

其实,正确把握文言句的朗读节奏远不止这些方法,而这几种方法也不是孤立使用的,不管用什么方法,关键是要准确理解文言句的意思,把握其内在的逻辑意义,不读破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