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巍书法 吴巍——马王堆帛书书法研究第一人
吴巍在研究中发现,"马王堆书法"就是失传了二千多年的秦汉篆、隶蜕变体的帛书,用笔古朴奔放,无后世雕饰之弊,极富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该书法字形结构脱去了象形,多为符号,省繁就简,变长形为方扁,笔画肥瘦刚柔,变化多端,改弧曲为竖直,去连带呈点势,横画挺平,突破了古文字的格调,展现出隶书的初期形成特征,为过渡到汉隶奠定了基础,是中国古文字当中最优美的字体之一。
但由于马王堆出土帛书资料极有限,常用单字不超过两千字,同时,目前所有权威词典仍把秦汉隶书续于小篆之后,而吴巍的研究发现却不是这么回事,从字形、字态、笔意上去对照,两种书体完全是向背的。
于是吴巍从书法角度中的甲骨文、西周金文、东周大篆、小篆、秦朝隶书、西汉简帛至东汉隶书中的字逐个进行研究对比。
他终于发现了篆隶演变决非单线一贯的,而是一个源头两条脉络,以西周金文为源头,篆书和隶书分别是金文的两条脉络,两个流向,最终变为两个书法体系,而马王堆帛书就是西周金文向隶书发展过程中的蜕变体。
吴巍还从文字源头上溯历史,在不同的字体中寻找文字渊源、结构和规律。从战国后期《睡虎地简帛》以及西汉时期《银雀山楚简》等横向比较,从中摸索出文字发展的源流、构造规律,使之更为准确、完善。就"阪"字而言,在马王堆帛书书法里没有这个字,但如何判定这个字在早期隶书中已存在?光靠参照《说文解字》自然不够,毕竟许慎著书于东汉,而文字发展是漫长的,具有连续性,从学术研究上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再者,有些文字在文字源头里如"甲骨文"、"金文"中已出现过,后面则一直没有变化,如"凹"字。
最难鉴别的是在文字源流里找不到任何线索,除冷僻字外,还有一些文字是后起文字,这部分则要查找历史资料,要与国内外古文字学家多次交流、研讨,才能最后确定,如"铵"、"板"字。
经过多年不懈地研究和练习,吴巍终于掌握了"马王堆书法"——帛书字体结构的奥秘,练就了"马王堆书法"。在他笔下"马王堆书法"中每一个字都显得笔法苍劲古朴、逸纵潇洒、结构紧密,蕴藏有书卷气,特别是该书法中某些字长长的"一撇",更是充满了"马王堆书法"的神韵,获得众多行家里手的好评。
正是基于吴巍无怨无悔的钻研,他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简帛专家、古文字教授、学者的肯定。2006年10月22日,《马王堆帛书书法大字典》国家级研讨会在深圳银湖召开。来自国内、国外各大院校的文字学专家、学者、教授、博导一致认为吴巍正在编撰的《马王堆帛书书法大字典》在书法研究及书法著作出版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可谓古今第一人。
2008年在我国即将举办奥运会期间,人民日报社破例在本报大厦为吴巍举办了"吴巍研究马王堆帛书书法展",为前来参加奥运会的海内外嘉宾提供了又一个了解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