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的曼彻斯特》:既然伤痛无法治愈,任它流血又何妨

2018-01-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编者按:在第89届奥斯卡颁奖礼上,<海边的曼彻斯特>获得最佳原创剧本奖(肯尼斯·罗纳根).最佳男主角奖(卡西·阿弗莱克).8月25日,该片在中国内地上映. 在17年的导演生涯中,肯尼斯·罗纳根(Kenneth Lonergan)总共只拍过三部电影,但每一部都以死亡开场. 处女作<请再靠近我>(You Can Count On Me)里,一对年幼的姐弟因为父母的殒命成了孤儿: 上一部<玛格丽特>(Margaret)里,女高中生的无心之举导致了一场车祸的发生,随即亲眼目睹了

编者按:在第89届奥斯卡颁奖礼上,《海边的曼彻斯特》获得最佳原创剧本奖(肯尼斯·罗纳根)、最佳男主角奖(卡西·阿弗莱克)。8月25日,该片在中国内地上映。

在17年的导演生涯中,肯尼斯·罗纳根(Kenneth Lonergan)总共只拍过三部电影,但每一部都以死亡开场。

处女作《请再靠近我》(You Can Count On Me)里,一对年幼的姐弟因为父母的殒命成了孤儿;

上一部《玛格丽特》(Margaret)里,女高中生的无心之举导致了一场车祸的发生,随即亲眼目睹了一个生命的消逝;

近作《海边的曼彻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里,哥哥的猝死让主人公不得不再度直面人生的惨祸。

该片导演兼编剧罗纳根对于死亡的迷恋之深,恐怕只有他的戏瘾才有得一拼——他曾先后在三部作品中客串刻板的牧师、对女儿疏于照顾的父亲和爱说教的路人。

我们常常能在文艺作品中看到的主人公从亲友的死亡带来的心理创痛中恢复或治愈的过程,但到了罗纳根的作品里,则成了一个伪命题:死亡以偶然事件的面目出现,带来的伤痛是永远无可消弭的。

论格局的话,三部里面《玛格丽特》更胜一筹,这部颇具存在主义色彩的电影刻画了高中女生玛格丽特自我意识的觉醒,通过她的双眼呈现成人世界里的虚伪和荒谬。

罗纳根原本对这部作品寄予厚望,却因为剪辑等问题跟制片人闹翻,一度被告上法庭,遭索赔800万美元。他不但因此没法工作,最后还搞得身心疲惫,几乎快得抑郁症了。

多亏罗纳根在电影圈里的好人缘,高中时代就结下深厚友谊的马修·布罗德里克帮助他度过了经济难关,死党马特·达蒙又奉上《海边的曼彻斯特》的拍摄计划,令他的导演生涯重回正轨。

虽然在主题的深度上跟《玛格丽特》不可同日而语,但《海边的曼彻斯特》的完成度却是最高的,也是情感表现上最细腻的。

主人公李原本身处一个美满的家庭,有深爱的妻子和三个可爱的孩子,但他的一次疏忽引发意外,三个孩子全都葬身火海。在与妻子离婚后,他远走他乡,靠着最底层的工作过着最卑微的生活。但哥哥的离世让他不得不回去料理后事,还必须面对已经和他人结婚生子的前妻以及侄子的抚养权问题。

罗纳根在这部电影里呈现了不同的人面对至亲死亡的抵抗方式:失去父亲的少年尽可能地维持生活的原状,失去孩子的母亲开始哺育新的生命,还有人习惯向陌生人娓娓道来。

而失去孩子、父亲和哥哥的李索性放弃了抵抗,选择了自我放逐。

罗纳根没有对任何一种方式进行道德或伦理上的拷问。其实带来最大冲击力的是李在工作中偶遇的那个老人,他的出现提醒着我们:对当事人来说是永远失去亲人的彻骨伤痛,但是到了一个陌生人口中却仅仅是几句轻描淡写的问候:“他已经死了吗?”“他的一个孩子也在最近过世了吗?”“他人不错啊。”

对于生者而言,这种重与轻的失衡恐怕才是让人最难以接受却又必须面对的现实。

随后,这个老人又以一种事不关己的口吻讲述他的父亲很年轻时就遭遇意外死亡的经过。细想之后就会发现,这种无意识其实源自他的记忆的缺失。而只要有记忆在,所有的抵抗终究都是徒劳。

所以少年才会因为看到冰箱里冷冻的肉,想到无法下葬的父亲,继而崩溃大哭;所以刚刚做了新妈妈的前妻才会在面对李的时候,情难自禁地道出“我的心碎了,而且永远不会复原”。

然而,在约定俗成的观念中,死亡又是人生的负面,需要被克服,我们常常听到与之相关的各种各样的劝导,什么“节哀顺变”、“生活在继续”、“要向前看”。然而,如果重振旗鼓是以自我麻痹地遗忘深爱的人为前提,那么“向前看”的意义何在?这不过是毫无意义地对自己的伪善,而在前方等待我们的终究也只是自身的完结。

所以,罗纳根借李最后宁可放弃侄子的抚养权,也不愿回到故乡定居的决定,告诉我们不论是否出于主动的选择,还有另一种方式:就此停滞在失去的那一刻,一边让伤口流血,一边就这么放逐下去也无妨,至少还能在梦中和所爱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