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罗家伦 罗家伦与清华大学

2017-10-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清华大学首任校长罗家伦 在清华校史上,有好几位校长是被赶走的,罗家伦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考虑到罗氏办事的宏大气魄和果断作风对于清华的巨大

  清华大学首任校长罗家伦 在清华校史上,有好几位校长是被赶走的,罗家伦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考虑到罗氏办事的宏大气魄和果断作风对于清华的巨大贡献,考 虑到罗氏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出色表现,总是令人不由自主地为之 惋惜。

历史是无情的,罗家伦好像生来就注定和清华没有“缘分”, 正值清华的多事之秋来校任职,大刀阔斧,卓有成效,却遇上中原大 战阎锡山控制华北,所以罗家伦不得不走,历史又是那样的会嘲弄人, 罗家伦为清华费尽心力,却吃力不讨好,学生对他不满进而发动驱罗 运动,教授们站在一旁袖手旁观,罗家伦终于伤心地走了,以后再也 不肯回来。

我在阅读清华校史的文献时发现,在罗家伦去职后的几年校内刊 物上还不时能看到多多少少讥讽他的文字,而且这么多年来,清华校 友似乎没有人写过谈罗家伦在清华时期的纪念性文章。

记得有一次我 在书店翻一本书,读到乔冠华自传里有一句话,大意是说:我们当时 虽然赶罗家伦,但罗还是有点本领的。

再以后我有机会读了罗家伦的 不少文章,很佩服罗家伦的文章见解透辟,感情充沛,文辞秀丽婉转。 这样一位有本领的人,为何在清华受到这般不相称的“冷遇”?我们 还要看到,罗家伦在离开清华不久出任中央大学校长,任职十年,使 中大得到惊人的发展,一时佳评如潮,为什么偏偏在清华就不能成功 呢? 1928年9月18日,罗家伦就任清华大学首任校长,发表题为“学术 独立与新清华”的就职演说。

他对清华的设计是,“我们的发展,应 先以文理为中心,再把文理的成就,滋长其他的部门。”在就职演说 中,他还说:“我想不出理由,清华的师资设备,不能嘉惠于女生。 我更不愿意看见清华的大门,劈面对女生关了!

”清华大学在罗家伦 手里终于实现了男女同校。 罗家伦认为“罗致良好教师,是大学校长第一个责任”,为了提 高清华的教授水准,他采取了重发聘书的措施。1928年10月29日送出 教授聘书18份,为期一年。

原来学校有55名教授,这就等于解聘了 37人。与此同时,他延揽了一大批学有专长的著名教授,如历史学家 蒋廷黻,政治学家张奚若、萧公权,哲学史家冯友兰、化学家张子高 等等,多达几十人。

这些人的到校,大大增强了本校教授阵容。十多 年后,罗家伦在贵阳清华同学会的演讲中提到这一点时还特别得意, 他说;“我心里最满意的乃是我手上组织成功的教学集团”。清华大 学的梅贻琦校长有一句名言: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 也。

而30年代清华黄金时代的名教授大多数是在罗家伦任上聘请来的。 有些名教授,是罗家伦亲自请来的。据说罗家伦亲自到天津南开大学 去请蒋廷黻,蒋廷黻不是特别乐于离开南开,但蒋廷黻若是不答应去 清华,罗家伦便坐着不走,熬了一夜,蒋廷黻终于答应了。

罗家伦的另一个很大的贡献是废除董事会,使清华改归教育部, 并整顿基金。这三件事实际上是相互关联的。清华原来不归教育部而 归外交部管辖,国民政府成立后,清华名义上归外交部和大学院共管, 董事会由两个主管机关派人数相等的成员来组成,清华基金的保管在 北洋政府时代是由外交部总长、次长和美国公使三个人组成的,国民 政府成立后改为外交部总长、大学院院长、美国公使三人组成。

基金 保管的机构还在外交部手里,大学院院长蔡元培一贯以君子待人,并 不去争。罗家伦在就任清华校长之前,曾随北伐军北上,他当时的职 务是战地政务委员,并代表大学院兼管该会教育处。

该会可以代表中 央接收机关,调阅档案。1928年夏初,他进入北平后发现了汤姆生会 计事务所查清华基金帐目的报告。其中陈龙烟铁矿的股票20万元, 会计师估计只值大洋一元。其余的这类废纸还很多,都抵了基金的现 款。

清华的基金在外交部管理者的挥霍、投机、公债生意之下损失极 多,其帐目长期以来是一笔糊涂帐。1929年4月,罗家伦到南京开董事 会时,提出自己的行政报告和下学年扩充计划,结果是件件被否决。

他感到十分愤懑,决心以辞职来换取清华基金的安全与独立,和清华 隶属系统的正轨化(即改属教育部)。他认清这两个问题要一道解决。 4月11日,罗家伦提出辞职。在此之前的两天,他亲自拟了一个一万多 字的长篇谈话,把清华基金的积弊,根据会计事务所查帐的报告,一 齐宣布出来,又把清华在共管制度下的困难,也一齐宣布出来,寄给 上海各报,请他们在辞职呈文发表的那一天,同时发表。

上海各报果 然在那一天全部发表了。

这一招给外交部以沉重的打击。 罗家伦在离开北平时和美国公使马慕瑞谈妥,清华基金不归保管 委员会管,也不归清华大学校长管,而交给中美人士共同组成的有良 好信誉的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代管。

后来在会议上,顺利地通过 了这一方案。清华的基金从此得到安定和增长。 关于清华改归教育部问题,按正当手续应当在行政院会议上决定, 罗家伦担心教育部和外交部两部部长不肯正面冲突,拟出一个调和的 办法,他一不做二不休,把这一问题拿到两部部长都不出席的国务会 议上去。

事先请国务委员戴季陶和陈果夫以他们的名义向会议提案, 要求将清华大学直接归教育部管辖,他又活动了蒋介石、谭延及孙 科等人,得到他们的支持,因而在1929年5月第28次国务会议上顺利通 过了。

这次辞职后,罗家伦回到杭州省亲,同时游览西湖美景。在杭州 他遇见一位藏书家杨老先生愿意出让丰华堂的全部藏书,其中善本书 极多。他想把这批书全部买下来,以充实清华图书馆,于是电请图书 馆主任洪范五南下,去商量价钱购书。

结果是以三万四千元买下了三 万七八千本书的大收藏,丰华堂杨氏藏书至今大部分还在清华大学图 书馆收藏,这批书是清华大学图书馆最珍贵的大批古籍藏书。

1928年5月17日,罗家伦接到国民政府的第二次慰留令,6月12日 回到清华复职。 罗家伦对清华做了不少重大贡献,但是他与本校的教师、学生关 系都不大好。他带来的清华大学组织条例,大大地削弱了教授会、评 议会的权力。

在罗家伦本人以及国民政府的立场上来看这算不上什么 过失。但是清华以前是中国教育系统之外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师生 受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很深,首先是损害了在本校教授中业已形成并 运作的教授治校传统,罗家伦虽然自称在国民党内不属任何派别,但 他毕竟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而且有意借重这层关系。

这是历来主张 学术独立于政治之外的清华人无法容忍的。他来清华之后,的确给清 华吹来了一股强劲的“革命”气息,如他本人在校着戎装,在学生中 推行军训等都是不得人心的。

军训持续半年以后实在无法继续下去, 只好作罢。罗家伦当时三十出头,年轻气盛,好展才华,给人的印象 不大好。这些因素都是清华师生不欢迎他的原因。当然,直接促使罗 家伦去职的重要原因是1930年中原大战蒋介石失利,阎锡山控制华北, 罗家伦是国民党人,失去了靠山,不得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