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学教授熊卓为 北大第一医院非法行医致北大医学教授死亡
三名负责观察、诊疗、抢救的医生均为在校学生没有行医资格
家属称死者病历多处被修改
一位北京大学的医学教授,因为种种蹊跷的原因,最后竟然死在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手术室里。
事后发现,死者病历记录上负责观察、诊疗、抢救的3位主治医生竟然都是没有行医资格的北大医学院的在校学生,而且,事故发生后,病历被多处修改。
2009年7月1日,法院判决,北大第一医院的诊疗跟医学教授的死亡有因果关系。据记者调查发现,这样的事例在北大第一医院并不是个例。
北大医学教授离奇死亡
死者名叫熊卓为,是北京大学的一位医学教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研究所任研究员,她关于脂蛋白的研究,获得了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据熊卓为的丈夫王建国回忆,2005年12月,熊卓为因长期伏案工作,有些腰疼,到北大第一医院拍片之后发现腰椎出现轻度滑脱,北大第一医院的骨科主任李淳德诊断需要尽快手术。
“他(李淳德)跟她讲4天就可以下床。”王建国回忆,住院后的第二天一早,李淳德就给熊卓为做了骨科手术。不过手术后,熊卓为并没有像医生说的那样很快恢复,病情反而突然严重起来。
2006年1月31日,手术后的第七天,北大第一医院宣布,熊卓为因发生术后并发症肺栓塞,抢救无效死亡。
妻子只不过是做了一个小小的骨科手术,怎么就会意外死亡了?而一位朋友的话,让王建国的悲痛变成了无比震惊。这位朋友叫胡盛寿,现任北京阜外心血管医院院长。在熊卓为陷入昏迷的最后阶段,心急如焚的王建国找来了胡盛寿参与抢救,这位国内知名的心脑血管专家在北大第一医院的手术室里见证了熊卓为生命中最后的时刻。
王建国说:“他出来就告诉我,她没有救了,他说救得太晚,有几道关卡,任何一道如果堵住了都不会死。”
参与治疗医生有在校学生
悲痛中的王建国一直在想,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让自己的妻子离开了这个世界?随后的调查,不仅让他震惊,更让他愤怒。
对于熊卓为的死亡,北大第一医院的结论是,手术后并发症肺栓塞,抢救无效死亡。而王建国在妻子的病历上看到,妻子的肋骨折断了,心脏、肝脏竟然全都破了。
熊卓为只是做了一个骨科手术,为什么肋骨断了,心脏破了,肝脏也破了呢?从手术记录中,王建国发现,是医生在抢救的时候按压造成的。
王建国的诉讼代理人卓小勤说:“抢救过程是非常粗暴的,造成肋骨、胸骨骨折,然后刺破心包,刺破心脏,同时又造成肝脏破裂,最终还是由于肝脏破裂大出血无法止血而放弃抢救。”
熊卓为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死亡的呢?王建国和律师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件让他们难以置信的事。
卓小勤说:“凡是病历当中出现的医生和护士我们都上网去查他们的资质,结果我们发现,段鸿洲、于峥嵘和肖建涛是没有资质的。”
央视记者在熊卓为的病历上看到,负责观察、诊疗、抢救的主治医生叫段鸿洲、于峥嵘和肖建涛,最后的死亡证明,也是于峥嵘开的。而王建国告诉记者,这3个人,竟然都是没有行医资格的北大医学院的在校学生。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十四条规定: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死者病历多处都被修改
王建国告诉记者,对于于峥嵘等3名没有医师资格的学生行医的事实,北大第一医院并没有否认,但是院方强调,病人死于术后并发症肺栓塞,跟学生行医没有直接关系,医院对此无需承担责任。
为了搞清妻子的死因,王建国在妻子刚去世不久,就从北大第一医院复印了病历,当他准备和北大第一医院对簿公堂的时候,他发现病历当中多处都被修改了。妻子的肋骨断了3根,这一点竟然在病历中消失了,而且院方还把熊卓为当初自己走着进医院的情况改写成了坐轮椅入院。
王建国说:“我们有很多人一起,包括她的学生还有同事,提着袋子说说笑笑走到医院去,院方竟然说我太太是坐着轮椅推过去的,还威胁她的学生,要学生和他们的职员造假,说她是坐轮椅去的。”
王建国和律师统计,病历中被修改的地方不下10处。
在被修改得面目全非的病历中,王建国他们发现了很多前后矛盾的疑点,比如,死者的死亡时间竟然有3个。临时医嘱单上记录,1月31日的3点30分,尸体处理一次,显示病人已经死亡;但是在死亡志里边记录的则是4点50分,抢救无效呼吸心跳停止;而在证明熊卓为死亡的心电图上,心跳呼吸停止的时间则是6点53分。
王建国认为,这些没有行医资格的学生缺少从医经验,在许多环节上处置不当,人为事故层出不穷,院方为了隐瞒真相,不得不事后修改病历。
法院一审判决
诊疗与死亡有因果关系
熊卓为是一位高血凝患者,手术过程中容易引发血栓,术后需要服用抗凝药物加以预防,但王建国发现,北大第一医院的学生医生并没有给熊卓为采取任何抗凝措施。
王建国回忆,做完手术后的第三天,熊卓为腿部肿胀得厉害,“他们不仅没有给她检测,还给她吃大量的止痛药,这个止痛药可以掩盖血栓疼痛的这个表征。”
手术后的第五天,熊卓为开始呼吸困难,当天不得不吸氧6小时。王建国说:“后来才知道,这时候血栓已经很严重了,说不定已经跑到肺里边这些地方来了,但他们还是没采取措施。”
2008年年底,律师的一个偶然发现,让王建国发现了妻子死亡背后这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北大第一医院麻醉科主任公开发表了一篇文章,分析忽略抗凝导致死亡的严重性,作者引用的这起死亡事故的主人公,碰巧就是熊卓为。
北京阜外心血管医院院长胡盛寿参与了熊卓为最后的抢救,王建国在妻子去世后,和胡盛寿通了一个电话,把胡盛寿对于妻子死亡原因的判断录在了手机上。
胡盛寿说:“给她做完手术以后,术后的处理常规有问题,他没有给她抗凝治疗,明明一个高凝状态,做骨科手术长期卧床,不给她吃抗凝药,这是直接导致她肺栓塞形成的原因。抢救的过程当中,又使用非医疗人员进行抢救,导致抢救失败。”
2009年7月1日,在熊卓为死亡3年零7个月之后,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一审作出了判决,北大第一医院的诊疗跟熊卓为的死亡有因果关系。
记者暗访
门诊看病医生没有执业资格
非法行医这种情况是否真的存在呢?央视记者以患者的身份前往北大第一医院进行了暗访,注意到一位在门诊看病的医生名字叫刘希高,但在卫生部公布的执业注册医师查询系统查询后并没有任何关于刘希高的注册信息。同时记者得知,按照《执业医师法》的规定,医生必须要取得执业注册资格才能行医,而刘希高只是一名在校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