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是鲜卑族】唐太宗李世民是汉族人还是鲜卑族人?

2017-08-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李世民是鲜卑人吗?唐太宗李世民的确胜任了"济世安民"的重任,堪称一代明君贤主,然而他的身世之谜却永远被湮没在简略的正史记载之中.有考古学家根

李世民是鲜卑人吗?

唐太宗李世民的确胜任了“济世安民”的重任,堪称一代明君贤主,然而他的身世之谜却永远被湮没在简略的正史记载之中。有考古学家根据《步辇图》留下来的唐太宗李世民最早画像推测,一代英明的君主李世民是鲜卑人的后裔。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人们的议论,李世民是鲜卑人吗?

李世民一家祖籍在今河北省赵县,而李渊生于关陇,自称祖居关陇,是西凉王李皓的后代,借以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

然而这里边有几个疑点:一是李渊一门在此之前到底如何,无法从历史上考究得知;二是李渊自称为西凉王李皓后代,到底是事实如此还是自抬身价?

根据可考证的历史资料证明,唐太宗李世民的祖母,即唐高宗李渊的母亲独孤氏,是隋文帝的一名后妃的姐妹,属于非汉族,所以李世民和隋炀帝之间还有着姨表关系。唐太宗李世民的母亲窦氏也是鲜卑族人,而李渊一方的血统还没有足够的历史证据进行论证。

历史上有以下几种说法:赐姓大野部、河南破落李姓、老子李耳的后代等,其中最有可能性的说法是李世民是受胡人影响比较深的汉族人。现在一般的习惯说法是,唐太宗李世民是各民族的混血儿、民族大融合的产物,然而再进一步的研究却步履维艰。认为李世民为鲜卑族后裔的观点主要有以下论据:

第一,立武则天为后印证了唐朝的胡俗。在胡人的风俗中有父死子娶母为妻的习俗,也有一家的男人共用一妻的故事。在昭君出塞的故事里,王昭君在死了丈夫后就嫁给了自己的两个儿子,而在唐朝帝王史中,也有一些类似的情况。唐太宗李世民、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之间的关系近乎乱伦。历史上杨贵妃也是一例。

杨贵妃本是唐玄宗之子寿王的妻子,却被身为公公的唐玄宗讨来做了妃子。这些为李唐王朝大臣们所不齿的关系是不是李氏家族身体里流淌的胡人的血液在作怪呢?然而有的学者认为唐朝的这种风俗与胡人血统毫无关系。

他们认为人性古今都是相同的,并且,在武氏十四岁入宫后唐太宗李世民都已经是五十多岁的老人了,而且行将就木,唐高宗李治自身也应该明白娶母本身就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但他可能因为意志薄弱受了武则天的摆布,也可能是受了美色的诱惑,这不能牵强地和胡人的血统联系起来。

第二,从唐太宗的性格来判断他的血统。李世民性格凶残、野心勃勃,为李唐打下天下的战功赫赫。贞观年间,唐太宗平定东突阙,俘虏颉利可汗,解除了北边的威胁;五年后,平定吐谷浑,俘其王慕容伏允;贞观十四年,又平定高昌氏,于其弟置西州,并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置安西都护府。

晚年时,唐太宗战志尤存,亲征高句丽。唐太宗善骑射,一生过着不倦的戎马生涯。这些都可以作为质疑他的血统问题的证据。在他的一生中,最大的政治风波莫过于使他得以登上王位的“玄武门之变”。

这一段历史为我们揭示出了一个性格凶残、充满野心的唐太宗李世民,与“贞观之治”中的李世民判若两人。然而有学者对将“玄武门之变”作为唐太宗李世民是胡人的依据持不同的态度。他们认为,自古宫廷皇室的权力之争都是很残酷的,这和他的血统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也是形势所迫,身不由己。

第三,李世民的唐昭陵独特的墓葬显示了突阙习俗。史书中关于昭陵记载,昭陵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坟墓,有内外两城。外城遗址已难以考证,门内当年建有献殿,存放李世民生前服用器物。北门称为玄武门,又称司马门。原有14个“蕃酋”的石雕像现在已不知何处,但是驰名中外的“昭陵六骏”浮雕还保存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石刻艺术陈列室里。

“昭陵六骏”的确是李世民留下的又一个疑点:中国所有帝陵中,为什么只有李世民的昭陵里有战马石刻?唐太宗独特的墓葬形式是否真的显示了突阙的习俗?根据《突阙问题研究论文集》上面记载:马是突阙人不可离开的伴侣,平时生活游牧,战时驰骋沙场。在突阙的葬俗中,有一种奇特的祭祀悼念马功劳的习俗,一般有三种仪式。主人死后,随从会骑着马绕着死者墓地转圈,然后把马杀掉或者活埋到坟墓里。然而李世民的坟墓昭陵至今未被打开,据称也未被盗过,所以里面的陪葬物品到底是些什么现在只是猜测,或许若干年以后,我们可以从昭陵里睡着的李世民自己那里得到最真实的答案。

3 鲜卑族的辉煌历史建立北魏的鲜卑族和后来的蒙古族都属于东胡,语言有共同的祖源。鲜卑族发源于大兴安岭北麓的鲜卑山。蒙古史权威、原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韩儒林先生说:“据近代学者研究,鲜卑为蒙古族。”

早在东汉和帝时,汉大将窦宪击败匈奴,鲜卑乘虚占领匈奴旧地,十多万户匈奴人自号鲜卑,加入鲜卑族,同时也把匈奴的文化和原始崇拜带入鲜卑族,因此,鲜卑族又是东胡与匈奴的融合民族。鲜卑拓跋部极为凶悍。他们有蒙古草原狼一样凶猛的性格和智慧的头脑,具有超凡的军事才能,是五胡中最卓绝的一支。北魏(386年~534年)太武帝拓跋焘(408年—452年)像头神狼王,神武异常,用了不到十年时间,依靠凶猛的鲜卑骑兵,先后消灭夏国,北燕,北凉,结束了五胡十六国,统一了北方;又击溃高句丽、柔然、宋,扩地千余里。

在中国历史西周以后,开创了由草原民族建立的强悍有作为的朝代。

鲜卑统治北中国长达140多年,这次草原民族对华夏农耕民族的输血和混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所谓输血和混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以后在游牧精神和性格上对农耕民族的深刻影响。所谓“输血”,也就是游牧精神的输入;二是种族混血杂交,增强民族杂交优势,增加新性格人群的数量。“五胡入中华”造成中原大地巨大战乱,洛阳焚毁,血沃中原,十室九空,人口锐减。战乱又造成华夏民族第一次规模巨大的民族大迁徙。据史料记载,中州,也就是中原,大约有六七成的汉人逃往江南,这又进一步地减少了北中国的汉族人口。

此后源源不断来自草原的游牧民族,尤其是鲜卑族,便填补了空荡荡的中原和荒凉的洛阳。《中国通史简编》说:“照江统《徙戎论》所说,关中人口百余万,氐羌和鲜卑等族约占半数。”魏孝文帝从平城迁都到洛阳时,就迁来鲜卑文武百官和军队,连同他们的家属和奴仆,总数不下100万人。

为了学习汉文化和增加人口,鲜卑统治集团亲自带头实行鼓励鲜汉通婚的政策。由于居于统治地位的游牧民族获得了财产和权力上的优势,就可以广泛地通婚纳妾多生子女,使得游牧民族在种族人口繁殖上也取得超过汉族人口增长的优势。因而,经过十六国和整个北朝长达260多年的民族输血和杂交混血,北中国以鲜卑族的数量和影响为最大。

没有这一次长期广泛的输血和混血,就不会有后来伟大的隋唐。

公元581年,北周大丞相杨坚废掉周静帝,篡夺鲜卑北周王朝而建立隋朝,他便是隋文帝。因此,隋朝实际上是建立在鲜卑国家的基础之上的。中原民族实际上是由鲜卑民族等游牧民族和汉族所组成的混合民族。杨坚篡周建隋,鲜卑北周的统治集团也基本被保留。隋朝朝廷充满鲜卑族官员,连隋文帝的独孤皇后都是鲜卑人,独孤皇后是鲜卑大贵族、柱国大将军独孤信的女儿。从隋朝的国家政权的组成和民族的构成上说,鲜卑族的比重极大。

隋炀帝的生母文献独孤皇后,是一个连隋文帝都惧怕的鲜卑悍妇。独孤皇后的家族连她自己在内,出过三位皇后和一位皇太后。

她的姐姐是北周周明帝的皇后,她的大女儿是周宣帝的皇后,她的从姐妹是唐朝唐高祖李渊的生母。她的鲜卑家族性格刚勇,势力强大,深刻影响了北周、大隋和大唐三个朝代。她在皇宫,后宫不敢给隋文帝送嫔妃,她还敢杀掉隋文帝看中的女人。隋文帝时期,中原民族性格强健,文化发达。

唐朝也是鲜卑族创造的,是草原狼性格和华夏文明精粹的伟大结晶,就像“汉承秦制”那样,唐朝是唐承隋制。李唐王朝继承了隋朝皇族,尤其是隋皇族女系母统的强悍鲜卑性格。从性格血统上,李唐王朝的开国皇帝和初期君主都是鲜卑。唐高祖李渊的生母、皇后、一个儿媳均为鲜卑人。唐太宗李世民的祖母、生母和皇后是鲜卑人,唐高宗李治的曾祖母、祖母和生母是鲜卑人,而李渊的生母就是大名鼎鼎隋朝独孤皇后的从姐妹。

李世民的太子承乾学胡语,吃胡食,仰慕突厥狼头军旗、想解发回草原当突厥人。

汉唐这两个大朝代,为什么会出现“环肥燕瘦”截然相反的审美标准?唐朝“以胖为美”,深刻地反映了李唐王朝鲜卑族的血统和印记。蒙古人以胖为美,被牧民公认为美人的蒙古女人绝大多数是丰满女人。而鲜卑族和蒙古族是两个有着亲缘关系的蒙古草原游牧民族。汉人一直回避唐朝的游牧精神和草原血统,实际上汉人很不情愿把中国伟大朝代的功绩记在草原民族的功劳簿上。

4

隋朝是鲜卑。公元581年,北周大丞相杨坚废掉周静帝,篡夺鲜卑北周王朝而建立隋朝,他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隋文帝。因此,隋朝实际上是建立在鲜卑国家的基础之上的。

中原民族实际上是由鲜卑民族等游牧民族和汉族所组成的混合民族。又由于杨坚篡周建隋,所以鲜卑北周的统治集团也基本上被保留下来。隋朝朝廷充满鲜卑族官员,连隋文帝的独孤皇后都是鲜卑人,独孤皇后是鲜卑大贵族、柱国大将军独孤信的女儿。因此,从隋朝的国家政权的组成和民族的构成上说,鲜卑族的比重极大。

隋炀帝本人就是一个汉族与鲜卑族的混血帝王。他的生母文献独孤皇后,是一个连隋文帝都惧怕的鲜卑悍妇。独孤皇后的家族连她自己在内,先后出过三位皇后和一位皇太后。她的姐姐是北周周明帝的皇后,她的大女儿是周宣帝的皇后,她的从姐妹是唐朝唐高祖李渊的生母。她的鲜卑家族性格刚勇,势力强大,深刻影响了北周、大隋和大唐三个朝代。

她在皇宫,后宫不敢给隋文帝送嫔妃,她还敢于杀掉隋文帝看中的女人。在隋文帝时期,中原民族性格强健,文化发达。

唐朝是鲜卑,就像“汉承秦制”那样,唐朝是唐承隋制。李唐王朝继承了隋朝皇族,尤其是隋皇族女系母统的强悍鲜卑性格。从性格血统上,唐高祖李渊的生母、皇后、一个儿媳均为鲜卑人。唐太宗李世民的祖母、生母和皇后是鲜卑人,唐高宗李治的曾祖母、祖母和生母是鲜卑人,而李渊的生母就是大名鼎鼎隋朝独孤皇后的从姐妹。

几代连续杂交混血,使中国最伟大的皇帝之一的唐太宗李世民恐只有十六分之三的汉人血统。而李治,唐高宗,很抱歉,只有三十二分之三的汉人血统。“玄武门之变”中的主力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宇文士及等,一望便知是胡人。

被高祖敲山震虎故意处死的李世民主要谋臣刘文静亦为匈奴胡人。为什么唐朝都城出土的唐三彩多是胡人模样,为什么唐朝人独独喜欢肥美的壮实女人,至此我们已经找到了足够的历史解释,因为那是一个胡人的世界。其实,我们或许不应该为胡朝惊讶,应该惊讶的是胡人通达之远。

唐朝前来纳贡的国家前所未有地远,远距离地结亲也前所未有地频繁。前来络绎求亲的不仅有突厥人,而且有吐蕃人,还有土谷浑人。(贞观十三年土谷浑人来唐朝迎亲,贞观十四年文成公主嫁吐蕃)。以往我们总以狭隘的汉人之心推想和亲的屈辱,现在看来,人家是胡人嫁胡人,正门当户对,当时唐人或许并不如今日所想那样矫情委屈。毕竟远去是做皇后又不是做婢女,想来也委屈不到哪里去。

“委屈”的是狭小的汉人心吧。汉唐这两个历史上齐名的大朝代,为什么会出现“环肥燕瘦”截然相反的审美标准的呢?原因就在于唐朝皇族与历代华夏朝代的民族血统不同。唐朝“以胖为美”,深刻地反映了李唐王朝鲜卑族的血统和印记。蒙古人以胖为美,被牧民公认为美人的蒙古女人绝大多数是丰满女人。而鲜卑族和蒙古族是两个有着亲缘关系的蒙古草原游牧民族。鲜卑族一定是把狼图腾和“以胖为美”的审美标准,一同传给蒙古族了。

唐朝“以胖为美”,恰恰又从民族意识的一个审美层面上证明唐朝之所以那么强悍伟大的性格根源。汉人一直回避唐朝的游牧精神和草原血统,实际上汉人很不情愿把中国最伟大朝代的大半功绩记在草原民族的功劳簿上。众所周知的唐皇室的鲜卑血统不说,唐主要大臣都是胡人,正面人物有和大食争夺西域的鲜族人高仙芝将军,反面人物有生于今辽宁朝阳突厥族安禄山。唐宰相中就有23人是鲜卑人,唐比蒙,清还是外族政权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其实是鲜卑大唐朝对汉人的歧视政策,汉人在北魏,隋,唐这三朝受尽了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