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丁香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教你正确认识公丁香的药理作用
别名
丁香花,雄丁香,公丁香。
来源产地
本品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主要产于海南省。
采收炮制
采集后除去花梗,晒干。用时除去杂质,筛去灰屑,用时捣碎。
性味归经
辛,温,归胃、脾、肾经。
公丁香的功效与作用,丁香的药用价值功效与作用
功效
温中降逆,止痛,温肾助阳。主治脘腹冷痛,呃逆、呕吐、泄泻、肾虚阳痿,腰膝酸冷,阴疽。
应用
1.丁香配柿蒂:丁香性温芳香,能温中散寒,行气降逆;柿蒂苦涩,降逆气而止呃。两药合用,一散一敛,一升一降,共奏温中散寒,和胃降逆之功,常用于虚寒呃逆,如丁香柿蒂汤。
2.丁香配吴茱萸:两药皆有温胃降逆,止呕止痛之功,两药相配则温燥止痛效力更强,常用于胃寒腹痛呕吐之证。
3.丁香配沉香:丁香辛温,温胃行气而散寒止痛,降浊止呃,沉香辛苦而温,能降气调中,温肾助阳。两药合用,温中降逆之功倍增,行气止痛之力亦增强,临床常用于虚寒呃逆诸症,胃寒呕吐、腹痛诸证。
4.丁香配刀豆:丁香温降止呃逆。刀豆甘平补虚止呃逆。两药合用,则止呕降逆之功大增,用于虚寒呃逆不止。
5.丁香配肉桂:丁香助肾温阳;肉桂的功效与作用补命门之火以助阳。两药合用,温肾助阳之力更强,用于肾阳虚之阳痿,现常用于寒性腹痛。
6.丁香配生地:丁香温中行气,降逆。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甘寒质润,养阴润燥,凉血清热。两药合用,寒温并施,润燥并用,共奏养阴清热降逆止呃之功。用于顽固性呃逆属胃热伤阴者。
公丁香的功效与作用,丁香的药用价值食用方法及注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敷贴。
使用注意
热病及阴虚内热者禁服。
公丁香的功效与作用,丁香的药用价值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丁香花蕾中含挥发油即丁香油,油中主要含丁香油酚,乙酰丁香油酚、葎草烯、β-丁香烯;还含微最的丁香烯醇、水杨酸甲酯、苯甲酸甲酯、甲基正戊基甲酮、甲基正庚基甲酮、2-庚醇、2-壬醇、糠醛、糠醇、香草醛、乙酸苄酯、胡椒酚、18-桉叶素等。
花中含齐墩果酸、鼠李素、山奈素、山柰酚及其苷、槲皮素及其苷,以及丁香色原酮、甲基丁香色原酮等。
药理作用
丁香浸出液灌胃能显著增加犬胃酸排出量和胃蛋白酶活力。水提取物灌胃对小鼠水浸应激溃疡、醚提取物对消炎痛诱发溃疡、水提取物和醚提取物对盐酸所致胃粘膜损伤,均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煎剂、醚提取物及水提取物灌胃均能显著延长小鼠热板法痛觉反应潜伏期,也能显著减少小鼠因化学刺激引起的扭体反应次数。水提取物灌胃,能延长断头小鼠张口动作时间,氰化钾中毒小鼠存活时间和常压密闭缺氧存活时间,醚提取物能延长亚硝酸钠中毒小鼠的存活时间。
丁香水提取物及丁香油对电刺激大鼠动脉血管所致血栓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两者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显著延长。丁香乙醇浸液及丁香油稀释液对鼠疫杆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丁香油、丁香酚对星形奴卡菌、许兰毛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等有抑制作用。丁香煎剂及乙醇浸剂在体外杀死猪蛔虫。
1.治呃逆:丁香1g左右(10~15粒)细嚼,嚼时有大量唾液分泌,徐徐咽下,待药味尽。将口内剩余药渣吞下。30分钟如不止,可续用3次。4年共治呃逆患者238例,全部有效。
2.治疟疾:疟疾未发作前4~6小时,将患者脐窝污垢擦洗干净,将丁香末1.2~1.5g放入患者肚脐窝内,用胶布盖贴,时间3~5天。注意用时胶布不宜太小,贴时必须用手轻轻按摩数分钟。共治疗疟疾患者100例,结果94例治愈。
3.治麻痹性肠梗阻:丁香30~60g,研成细末,加75%乙醇调和,敷于脐及脐周,直径约6~8g,上用纱布,塑料药膜覆盖,再以胶布固定。用上法治疗20例,全部有效,其中用药1次者15例,用药3次者15例。用药2小时后可听到肠鸣音,4~8小时排便,排气。本法不适宜用于机械性肠梗阻。
医家论述
1.《本草经疏》:“丁香,其主温脾胃、止霍乱壅胀者,盖脾胃为仓廪之官,饮食生冷,伤于脾胃,留而不去,则为壅胀满,上涌下泄,则为挥霍撩乱,辛温暖脾胃而行滞气,则霍乱止而壅胀消矣。齿疳者,亦阳明湿热上攻也,散阳明之邪,则疳自除。疗风毒诸肿者,辛温散结,而香气又能走窍除秽浊也。”
2.《本草通玄》:“丁香,温中健胃,须于丸剂中同润药用乃佳。独用多用,易于僭上,损肺伤目。”
3.《得配本草》:“丁香,得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治奔豚,配甘蔗、姜汁治干呕。肉桂温能发表,丁香温能和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