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斌太极 铭记师恩杨式太极拳大师:赵斌

2017-09-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首届赵斌杯太极拳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铭记师恩西安 顾贇今年是师爷赵斌大师逝世十周年纪念,这是我们师门一件重要而有意义的大事.,字海元,永年广府

首届赵斌杯太极拳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铭记师恩西安 顾贇今年是师爷赵斌大师逝世十周年纪念,这是我们师门一件重要而有意义的大事。,字海元,永年广府人,其母杨聪为杨兆元之女。1921年毕业于师范讲习所,投笔从戎,参加了北伐军,后考入黄埔军校六期,1930年任上海某迫击炮连连长,1934年在杨虎城十七路军西安绥靖公署任战术教官,1936年到南京炮校学习,1937年任西安黄埔第七分校炮队教官,参加过中条山战斗,1946年离开军队,住在西安,从事杨氏太极拳的传授工作,兼授古文,1956年退休。

他自幼随外公太极名宿杨澄甫学拳,深得其精髓,是杨氏太极拳第四代亲族传人,为一代太极大师。曾任西安市武术协会委员,并创建了西安永年杨氏太极拳学会并出任首届会长兼总教练。

对于赵斌大师,政府、社会、太极拳界都予以了极高的评价,在他去世后十年建成了“赵斌太极园”,以纪念他为社会做出的卓越贡献。二OO九年九月十九日在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广府将举行“赵斌太极园”竣工典礼。

这项工程在我师父的精心操办下,在各级政府、各地拳友、各界朋友和众多弟子们的支持努力下,终于即将落成。随后将移交给永年广府生态文化园区,作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届时还将在邯郸举办“赵斌太极园二期工程竣工典礼暨首届赵斌杯太极拳比赛”。

赵斌大师在西安教拳四十多年,桃李满天下,我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我虽拜师在赵幼斌恩师门下,但却得到两代太极大师之师恩。开始学太极拳是在师爷处学的。

记得,有一天早上醒来一看表六点了,我赶快起来向单位奔去,哈…大门紧闭,没有一个人,一看才是五点多,原来是我看错时间了。没有地方去了,转转……,转到了西安市兴庆宫公园门前,突然想起好友郭宏曾给我说,他学了一种拳他非常的喜欢,学了它别的拳就不用学了,还叫我有时间去公园转转,想着便向公园里去了。

果然看见一位老者精神昂然的给一群人在教拳,那拳气势磅礴,舒展大方,行云流水,缠绵不断。我也是一个武术爱好者,出于爱好我凑过去询问,这是什么拳?老人给我说,是杨氏太极拳。

先前,我在西安市新城区武术队锻炼,学过一点陈氏太极拳,有点基础。我说,我想学。老人家上上下下地细细打量了我一番说:“你星期天来看看再说”。

星期天一大早我怀着一颗惴惴不安的心,急急匆匆地来到兴庆宫公园沉香亭下,本想早点来等着老师,哪知还没到,就远远的看见老人已在亭下了,我定了定神十分惶恐的走到老人家身边,师爷见到我高兴的说:“这么早就来了。

”“会太极拳吗?”我摇摇头,“那我先给你教二十四式,这是国家体委会同许多太极名家,根据杨氏太极拳改编的一套规范普及太极拳套路,你先学学看。”由于我有一点点基础,再加上师爷教拳细致娴熟,我只用了两个小时,就能独立完成整套二十四式太极拳啦。

师爷一看,非常高兴,说:“明天就可以开始学杨氏八十五式了。”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老人家是那么的平易近人,仅仅两个多小时的相处,早已把我来之前的那些担心,那些害怕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哈……我要开始正式学习太极拳啦,是杨氏太极拳,以我这么快的学习速度,不用多长时间就能学完拳、刀、剑了,回家的路上我得意忘形的想着……第二天,师爷开始给我教八十五式太极拳,每动一下他都要仔细地看认真地讲解,反复地给我做示范,手把手的教。

两足平行,分开立定,距离略与两肩相齐,头正直,眼向前平视,舌抵上腭,唇齿相合,以鼻呼吸,沉肩垂肘,含胸拔背,两手掌心向下,手指前伸,勿用呆力,臂之肘部略曲,勿太伸直,松腰松胯,体静神舒,周身松开……这只是一个起势的要领,师爷一遍一遍的给我边说边示范。

赵斌大师在教拳过程中的严谨态度和对习练者的要求,仅用“严格”二字是不足以表达的。一个起势我就学习了七天呀,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样,这使我感觉到太极拳太深懊了,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

师爷告诉我说,从预备式开始到起势是整套拳的关键,虽然看似简单,但已经囊括了太极拳的所有要领,它承启着从无到有的变化,可千万不能小看了。

就这样,从此我就在他老人家的教导下,学起了杨氏太极拳。我工作的单位就在师爷家的巷口,去的时间也就相对多一些。每天一下班就去,在师爷家门口的道沿上,地方很小,也就是仅仅能并排站立二个人的宽度。

老人家极其认真的教,细致耐心地给我讲拳理,无微不至地为我掰拳架,我的感激之情难以言表,我只有努力学、刻苦练才能不辜负老人家为我付出的滴滴汗水。学习太极拳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是不行的,常言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师爷对我们每个人基本功训练的要求都非常严格,一丝不苟。师爷有个习惯,就是常备一盒粉笔,用来记载有用的东西。在教我们打拳的时候,看见有不对的地方,立即用粉笔在墙上或地上记录下来,然后一个个的讲解,一遍遍的纠正,直到我们把错误的东西忘掉,将正确的做法形成习惯。

我现在的拳架好多年了还是没有忘记师爷的架子。师爷在传拳中常说:学拳一定不能随便的更改前人传下来的每一个字,这都是前人的精神结晶,我辈不能妄自菲薄,以个人的肤浅的认识,来认定与否定,要以个人的一生的精力,来继承和发扬光大太极事业。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那时师爷每天清晨带着我们在兴庆宫公园沉香亭下练拳,给我们教拳。

不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寒冬酷暑,他老人家总是第一个来,从来就是他等我们,没有我们等他的。在打拳的时候他总是心静如水,从不因外界的嘈杂而分心。有一天我们正在练拳,天空下起了毛毛细雨,大家都停了一下,转眼去看师爷却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就都不好意思的又继续打下去了。

收势后,我们急忙转身向师爷身边走去,想,可不要把老人家淋坏了,而他的第一句话是,“打拳要专心,不能以外界的因素,影响了你的拳式和气势的运动。”记得当时师爷在练完拳后常领着我们一起去兴庆湖畔的小茶馆小坐,一边喝茶一边说拳。

从拳理到实用,从拳架到推手,从技击到健身,从人品到武德,无所不谈。那时外人对师爷的评价多半是:老好人一个,只教拳,不和人争高低。

他从来不和人推手,从不与人比功夫,更不与人谈论他辉煌的经历。岂不知,这正是练太极到了一定高度的人的修养,没有达到这个层次的人是很难理解这种境界的。我们从师爷身上不仅仅学到的是太极拳,同时我们也学到了更多的中国文化所蕴涵的太极思想和做人的道理。

赵斌大师学识渊博,通古博今,他非常喜欢古诗词,他最爱的一首诗词是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老人家能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呀,当时他已是八十多岁的高龄了,这叫我这个刚二十出头的年青人自愧不如。

一转眼,三年过去了。在师爷三年的精心教导下,我对太极拳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还是肤浅的。“你还想不想再继续深造太极拳,”一天,师爷对我说,“想呀!

”我激动的回答,“那你必须拜师。”我当时对这个事一点都不知是怎么回事。随后,我的恩师,赵斌大师之子赵幼斌先生给我和二位师兄讲明来龙去脉。这时,我才知道我是和什么人学了三年,又要和什么人从新开始学习。

在随后多年的学习中,我每天一下班就去师父家练拳,常常吃在师父家,有时练得太晚了还住在师父家,师父给我一个动作一个动作,一个细节一个细节的耐心传授,在浩翰无垠的太极的海洋中,师父精心地呵护着我们不断的向前畅游……岁月如梭,弹指一挥间,仿佛才是昨日之事,却已时过二十四年了。

在这其间我因太极结识了很多朋友,也认识了好多事。我也在悄悄的变化。练拳,推手,交友,有人认可了,从小顾变成了顾老师了;有了教练员,辅导员,裁判员,国家武术六段,西安永年杨氏太极拳学会委员、学会副会长等等一系列的名誉,还在二OO七年被永年政府编写的《太极拳志》收录在册。

如今无论我有多么多的荣誉与成就,都源于赵斌大师、赵幼斌先生父子两代恩师无私的给予与奉献,才成就了今天的我。饮水思源,师恩难忘,我写下师爷的诗来铭记师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