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感染怎么办 教你如何治疗它

2018-03-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感染分为两种,医学上的感染,是指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局部组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心理上的感染是通过某种方式引起他人相同的情绪和行动.它实质上是情绪的传递与交流,在互动中具有很大的作用. 主要表现 感染的主要表现机体的体温升高超出正常的体温界限.口腔温度>37.8℃或直肠温度>38.2℃或简单地体温高于每天的正常变化值.人体温度主要由丘脑下部控制,体温调节主要靠外周热量丧失和组织(特别是肝脏,肌肉)产热两者的平衡.在健康人,体温调节中枢维持内部器官体温在37~38℃.热

感染分为两种,医学上的感染,是指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局部组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心理上的感染是通过某种方式引起他人相同的情绪和行动。它实质上是情绪的传递与交流,在互动中具有很大的作用。

主要表现

感染的主要表现机体的体温升高超出正常的体温界限。口腔温度>37.8℃或直肠温度>38.2℃或简单地体温高于每天的正常变化值.人体温度主要由丘脑下部控制,体温调节主要靠外周热量丧失和组织(特别是肝脏,肌肉)产热两者的平衡.在健康人,体温调节中枢维持内部器官体温在37~38℃.热可提高丘脑既定温度,激发血管运动中枢使血管收缩,血液从外周回流,减少热量损失,最终使体温上升.颤抖,通过肌肉收缩增加热量产生,也可能被激发.热的维持和产生一直会持续到供应丘脑神经元的血液温度到达新的预定点,然后丘脑即维持这一新的热度.如要重新确定一个较低的温度,通过出汗和血管扩张可启动热量丧失的过程.在一天24小时内,早晨温度最低,下午后温度最高,温度变化幅度,即温度的生理变化节律大约是0.6℃.

感染治疗

对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是否需要治疗一直存在争论.实验证明,宿主的防御机制可因发热而得到加强,如此,发热是有利的,不应常规地降温.然而,没有一个临床研究支持发热是有益的(过去对梅毒的热疗法研究是例外).对可能为严重疾病发作的儿童,发热应该治疗;因发热会增加O2 需要,对有心肺功能不全的成人患者,降温治疗也应考虑,因体温每增加1℃,氧的消耗增加13%;对痴呆病人,发热可引起精神状态改变.

抑制脑环氧酶的药物对降温有效,用得最多的是醋氨酚,阿司匹林及其他NSAID.虽然皮质类固醇也有降热作用,但不应只用于此,因为它们对免疫系统还有作用.

不明原因发热

直肠温度≥38.3℃持续3周或3周以上且经一周全面检查仍未找出原因者.不明原因发热定义的规定有利于回顾性和前瞻性临床研究,但不应绝对化.已有人提出发热时间应为2周,经3天住院检查或3次门诊未找到发热原因者.诊断应包括热

型的观察,详细病史和体检,实验室检查以及非损伤性或损伤性措施.

分类

按致病菌种类分为:1非特异性感染,又称化脓性感染、一般感染,病原菌多是化脓性细菌,但同一种致病菌可引起各种化脓性感染,而不同致病菌又可引起同一种疾病。2特异性感染,有特异性细菌,如结核杆菌,破伤风杆菌等引起的感染,与非特异性感染不同,其临床表现、病程变化及治疗原则和方法鞥各具鲜明的特点。

按感染范围:分为局限性、弥漫性。

按病程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