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马强电影 闲聊老电影《新兵马强》

2018-03-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81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了一部彩色战斗故事片<新兵马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给很多人留下了记忆.该片以1979年的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

1981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了一部彩色战斗故事片《新兵马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给很多人留下了记忆。该片以1979年的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为时代背景,由一名新入伍的青年战士马强担任主线人物,表现了他进入部队后的一系列生活趣事和成长历程。在上了自卫还击作战的战场后,马强学会了很多东西,从不断出洋相到日益变得勇敢坚毅,与战友们一道前仆后继,冲锋在前,终于成长为了一名保卫祖国的合格战士。

与那一时期的同类题材影片相比,《新兵马强》讲述了一个励志故事,表现出了一种独有的幽默风趣格调,因而吸引了很多青少年观众。说来倒也不难理解,因为该片的编剧是徐光耀。这是哪一位?说出他曾经的另一部电影作品广大影迷们就知道了:《小兵张嘎》。

如此便可明了,能创作出一代红色经典小英雄形象的作者,给新兵马强设置出一系列成长考验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在徐光耀的妙笔下,马强的成长过程质朴自然,贴近生活,就像一个我们身边的好朋友,给了观众以强烈的代入感。

总的来说,该片将革命英雄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结合得相当好,令人感到真实可信,在很多方面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不过,《新兵马强》却没有像《小兵张嘎》那样产生长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也未能像《高山下的花环》一样成为公认的经典作品,这是比较令人遗憾的。

究其原因,轻松有余的同时便显得深刻不足,而缺乏了深刻就注定影片的艺术魅力难以持久。对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中国观众而言,世界早已不是正邪分明,探究人性的复杂与多面已成为了新的关注点。

一个红色士兵缺乏悬念的成长故事,永远比不上一个悲剧英雄的挽歌更令人震撼和难忘。《新兵马强》,是生不逢时。或许,再过30年,很多人就又会发现马强的可爱与真实了。

饰演马强的是北京电影制片厂青年演员刘衍利,于第一批文革故事片时期进入影坛,先后在《艳阳天》、《金光大道》、《长城新曲》、《山村新人》、《长空雄鹰》、《大河奔流》、《婚礼》、《知音》、《新兵马强》、《金鹿儿》等多部影片中出演过角色。

像影片中的马强一样,刘衍利的形象阳光英气,质朴可爱,是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中国影坛上一颗耀眼的新星,给许多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不知什么原因,他在80年代中期突然淡出了中国影坛,此后很少再有消息。

饰演马强亲密战友巩大方的是北京电影制片厂青年演员沈冠初。他的气质文静,外形潇洒,是80年代中国影坛的一位著名帅哥。沈冠初参演的第一部影片是1980年出品的《叛国者》,在片中给著名戏骨马精武配戏,初露头角。

他饰演的第一个主要角色,则是1982年中日合拍影片《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中的况阿明。这是一位以旅日围棋手、“昭和棋圣”吴清源为原型而创作的人物,表现了其既执着棋道又身陷敌国的悲剧人生。沈冠初不但成功塑造了况阿明这个角色,连片中的全部日语台词也是由自己独立完成的。

作为一部优秀的反战影片,《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先后荣获了1983年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文化部1982年优秀影片特别奖、加拿大第七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日本国文部省优秀影片奖等奖项。

沈冠初也因该片而获得了无数观众的赞誉与喜爱。然而,从80年代中期一直到90年代末,沈冠初又出演了不少影视剧,但却都没有红起来。就这样,这颗曾经的影坛新星逐渐黯淡了下去。

饰演越军少校营长阮击石的是老演员葛存壮,这位就不用多介绍了。值得一提的是,阮击石在越语中和时任越南外交部长阮基石的名字字音都相同,恐非影片主创人员的偶然闲笔。历史上的阮基石是一名紧跟黎笋亲苏反华的铁杆分子,代表越南在外交场合上伤害中国人民的事大多是他干的。直到了80年代末中越谋求实现关系正常化时,邓小平还托人传话给越南新领导人:“阮基石这个人爱搞小动作。”意思就是,要排除他或绕开他。

饰演越军女特工的是北京电影制片厂青年演员蔡明,时年只有20岁。谁能想到这位如今家喻户晓的“马大姐”,当年还演过越南鬼子呢;饰演战士肖云峰的是后来的著名喜剧演员谢园,当时他还在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上大四,是因为一次偶然机会被导演于清挖到《新兵马强》剧组里来的,从此走上影坛;饰演连长的是河北省话剧院演员董子武,先后曾在70多部影视剧中出演过角色。

给笔者印象最深的,就是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中的直臣魏征了;饰演护士罗璇的是八一电影制片厂青年演员李岚,这位应该是日后的影视熟面孔,演过很多不同性格、职业的女性角色。

这里提示一下,她还出演过对越作战故事片《铁甲008》。老兵们斥责该片“谈恋爱都谈到坦克里去了”,这位就是其中的女主角;饰演巩大芳女朋友刘芳的是青年演员梁丹妮,她就不需要多介绍了,一个标签足矣:冯远征的老婆。

影片中马强、巩大方、肖云峰、马良等新兵来到部队后,没过多久就参加了自卫还击作战。由此可见,在历史上这批新兵应该就是在1978年秋冬季入伍的。在1979年的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发起前,解放军参战部队中补入了大量刚入伍不久的新兵,只参加了一个多月的临战训练,结果上了战场后没有经验,普遍技战术动作生疏,造成了较多伤亡,因而在很长时间里遭到了坊间的诟病。

说来这也是当时的特定历史环境造成的。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因为长期的备战需要,加上文革期间的特殊政治要求,造成解放军规模的急剧膨胀,出现了组织编制混乱,比例失调,机构臃肿,干部严重超编,非战斗人员大幅度增加的现象。

到了1975年时,解放军总员额史无前例地达到了661万人,成为了全世界最庞大的军队。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军费被用于人员开支,影响了武器装备的改善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军队的实际战斗力令人堪忧。

邓小平在第二次复出后,严厉批评了军队中存在的“肿、散、骄、奢、惰”问题,在毛泽东、叶剑英等人支持下果断对军队进行整顿,实施了全军精简整编。当时的精简调整原则是:大力精简机关,裁并重叠机构,减少保障部队,压缩普通兵员,淘汰陈旧装备;有些部队实行简编,保留技术骨干和技术装备;保持一定数量的齐装满员部队,有重点地加强特种兵部队的建设。

从1975年第四季度开始,各军区、军兵种、军事院校按新编制陆续进行整编,时间长达一年多。

经过整编,陆军员额被压缩,特种兵得到加强,陆军军增编坦克团,将高射炮营扩编为团,使陆军部队的反坦克和防空能力有所增强。陆军师实行了甲种师、乙种师和摩托化师的编制,其中甲种师基本保持齐装满员,乙种师的规模缩减为甲种师的一半,战时再进行扩编。同时海军和空军也分别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精简整编。至1976年底,全军总人数减少了近90万,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军事训练和武器装备的研制工作。

到了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临战前,为了适应作战需要,参战各野战军就要紧急将下辖的乙种师扩编成齐装满员的甲种师。因为当时军队预备役建设工作落后,缺乏一定数量有过军事训练经验的预备役人员,便只有将大量刚入伍的新兵补入到各部队。

如原来的陆军乙种师有6000人左右,就需要补入新兵和部分从其他部队抽调来的老兵及技术骨干5000~6000人,扩编后的连队约60%~70%都是新兵。当时的战争组织工作搞得很匆忙,临战训练时间只有一个多月,大量新兵只来得及完成了1~2次实弹射击,投掷了3~5枚手榴弹,并恶补了爆破、土工作业、埋雷、排雷、防空、防化、战场自救、互救、野外生存、防病、防核化学武器袭击、穿林行军及从单兵到营的山林地区攻防战术等一系列军事知识。

可以想见,都说养兵千日,用在一时,这回却养兵一个多月就要求上场打胜仗,该是一件何等困难的事。要知道,对手越军可是历经抗法、抗美战争20余年战火考验,技战术纯熟,士兵都能够熟练使用连以下编制多种武器的沙场劲旅!

了解了上述情况后,对于马强这样的新兵在上了战场后出的一系列洋相也就不足为怪了。从影片中连长的介绍上看,马强等人到的连队历史悠久,先后参加过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是英雄连队,还应该是红军连。

另外根据后来自卫还击作战期间出现的几个细节看,如电台呼叫的代号“金鸡山”、“友谊关”,还有连长指明当面的越军部队是“世界第三军事强国”赫赫有名的“飞虎团”,因而可以判定,马强所在的连队属于历史上在友谊关方向参加对越作战的广州军区第55军序列。

而第55军中红军连最多的步兵团,就是163师487团。该团是红军团,前身为红一军团第1师第1团,历史上曾创造过飞舟抢渡大渡河、击毙日本“军中之花”阿部规秀中将、涌现了“狼牙山五壮士”等英雄事绩。

在1979年的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中,487团先后撕开突破口,穿插敌纵深,四打探某高地,攻占扣马山,可称一路血战。整个战役中共毙敌1932人,俘敌17人,己方战斗减员638人。

战后有1个营级单位、2个连级单位、4名个人被中央军委和广州军区授予了荣誉称号。无论是歼敌战绩还是战后获勋的数量,487团都已超过了半数以上的参战陆军师,不愧是拥有光荣传统的“红一团”。

不过,第55军各部队都没有参加过抗美援朝作战。当时广州军区唯一上过朝鲜战场的,只有第42军,但该军是在高平方向作战,并不在友谊关方向。综合来看,影片中对马强所在连队的描述,应该是综合了广州军区所属几支优秀部队后的艺术创造,而不是特指某一连队。值得一提的是,协助影片拍摄的解放军部队,就是广州军区所属的第41军121师和海南榆林要塞区守备部队。

影片中马强在一个废弃的山洞掩蔽部里俘虏了一名越南军人,被其花言巧语所欺骗,还以为他也是受苦的“阶级兄弟”。就在此人要暗中对马强下手时,连长带人及时赶到。连长认出了这个人就是自己曾经教过的越南学生、现任越军36A师少校营长阮击石。阮击石狡辩“老师在侵略我们学生”,一旁的马强怒不可遏,指着满山洞的中国援越物资,举起酒瓶要打阮击石。

在历史上,中国曾大力援助越南进行抗法、抗美救国战争,这是众所周知的史实。除了巨量的援助资金和物资外,还在中国境内帮助越南整训军队,并通过军事院校先后为越南军队培养了数万名各级指挥员、军队干部和技术人员。

其中培训越南军事人员最有名的院校,就要数南京军事学院、昆明军区步兵学校(后改称昆明陆军学院)和桂林步兵学校(后改称桂林陆军学院)了。从影片中判断,阮击石很可能就是在桂林步兵学校受训时成为了连长的学生。

在上述院校中受过训的中越军人,后来有很多人成为了双方军队的骨干力量,并在十年中越战争中临阵交手。像对越战斗故事片《闪电行动》中的我军侦察参谋刘凯华与越军特工队长阮雄,就都是昆明军区步兵学校的高材生。如果说这是电影中的艺术表现手法,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还有更高级的对手。

在十年中越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越军二军区最高指挥官是武立中将(初为少将),指挥军队在云南中越边境地区与我昆明军区部队及其他轮战部队反复厮杀,血染山岳丛林。

当时他的对手之一是时任昆明军区副司令员黄德懋,而二人就是曾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期间的同学。据说黄德懋到了前线后,部队军心振奋,大家奔走相告:“副司令员和武立是同学,知己知彼,还不是一打一个准!”

影片中马强背着行军锅找地方做饭时,遇到了蔡明饰演的越军女特工。马强不察,好心劝她回家躲避战火,还给了她一包压缩干粮。不料马强刚一走过去,女特工就从草丛中抄起一支冲锋枪向马强开火,幸好没有打中。马强愤怒地拔出手榴弹向其掷去,但情急中却没有拉弦,女特工乘机逃走。

这段情节很有代表性,显出了异国作战的特殊复杂性。在这场战争中,很多越南老百姓都武装起来,配合军队打击“中国侵略者”,颇有全民皆兵之势。解放军传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越南水土不服,造成了比较被动的局面,屡屡发生令人痛心的伤亡。

于是坊间就传开了,什么“村姑”、“裸女”、“竹篮子底下有手榴弹”、“水塘里抄起冲锋枪”之类,都是这场战争的某些侧面反映。后来部队吸取了教训,不得不加强戒备,谨慎提防。由于战场环境复杂多变,加上少数人员违犯纪律,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无辜越南平民的伤亡。

后坊间流传起来不免夸大其词,知道的不知道的连什么“三光政策”都上来了。人民解放军不是日本皇军,尽管面临残酷的战争,但必须遵守的底线是不容逾越的,绝大多数部队都做到了这一点。

在28天的作战期间,部队还做了大量群众工作,宣传了我军的政策,争取了很多对中国军人不怀敌意及一度疑虑的越南平民。因为越南乡间普遍贫穷,在可能的情况下,解放军官兵会将身上的野战食品和缴获来的粮食分送给越南老百姓,就如影片中的马强几次所做的那样。

群众工作搞得好的部队,还得到了越南老百姓的帮助。如第50军149师重视对当地越南群众进行宣传和争取,在搜剿作战时得到越南群众为部队带路报告情况的就有4次,取得了毙敌4人,俘敌5人的战果;第13军39师某部经过做工作,争取了越南老街周登寨农会副主席,根据他交代的情况组织进行搜剿,两天即搜出越军27人,缴获步枪19支、子弹595发;第41军121师某部积极救助贫苦的越南群众,得到其提供的重要情况,从而挫败了两名越军特工的夜间偷袭;第41军123师某部在搜剿残敌时迷了路,经过做群众工作,在一名李姓妇女指引下顺利找到了目的地;第55军165师某部向谅山进攻时,对路遇的20多名越南群众反复观察鉴别,做工作争取了其中一名60多岁的农姓老农民。

此后在他及儿子的帮助下,搜出了混在群众中的6名越军,缴获武器弹药和军需物资一批等。

作战期间,八一电影制片厂、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前线摄制队深入战地,拍摄了很多第一手的宝贵镜头。战后,联合剪辑出了一部对越作战纪录片《奋起还击》,成为了那场战争的见证。在片中,就有解放军撤军时越南群众夹道欢送的画面。尽管后来有些人讽刺其为“军民鱼水情”,但这毕竟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

影片中多次出现了中越两军激烈交战的场面。因为地形复杂,山多洞多,前方很难看到敌人,连队进攻时要一个一个打掉越军隐藏的火力点,故伤亡很大,进展颇不顺利。在激烈的战斗中,战友巩大方、班长靳四虎都光荣牺牲了。马强目眦尽裂,手持冲锋枪杀入敌阵,逐洞歼敌,好一个“虎仔”形象!

1979年的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是在越南北部亚热带山岳丛林地环境下的一场特殊战争,此前解放军绝大多数部队都未有过这种作战经验。越军依托主要道路两侧众多的石山岩洞构筑阵地工事,分层设置火力,构成坚固支撑点式的环形防御,扼控重要交通线。

并将兵力撒开,分散把守,纵深配备,既能独立作战,又能互相进行火力支援。要想打破这样的防御,就必须逐山逐洞攻击,挨个将其拔除。而在这样的地形下进攻,大部队不容易展开,火力也很难发扬。

因此便表现为众多的连、排级山头攻防战,双方较少依托上级的重火力支援,而是在近距离发挥各种便携火器威力进行混战。如影片中马强和战友们那样,运用轻武器与越军捉迷藏式地在山下山下追逐厮杀,机动迂回,甚至迎面相遇。

在这样的战斗中,往往要费尽力气才能打到对手,要歼灭一个敌人是很难的。从战史中就能看到,一场激烈战斗下来双方伤亡了几十人,另一场激烈战斗下来双方又伤亡了几十人,伤亡能达到上百人的那都是比较大的战斗了。

要想找伤亡千人以上的,就已经快到战役级别了。与一战、二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这样的动辄伤亡成千上万相比,中越战争实在是打得有点小气。不过,事非经过不知难。当年幸存下来的老兵都知道,在越南的山地丛林里打仗,其残酷性毫不亚于历史上任何一场战争,甚至有过而无不及。仅就后来解放军参战部队人手一颗“光荣弹”而论,这个分量就已经令人望而生畏。

影片中在最后组织撕口子战斗时,连长给战士马良介绍对面就是号称“第三军事强国”“飞虎团”的尖刀连,这次非要和他比个上下高低不行。后面果然是一场恶战,全连在攻击时伤亡很大。马强机智勇敢地利用地形向前跃进,单骑杀入越军阵地,经过一番洞内厮杀后消灭了敌人,夺下了阵地。

然而连长这时已打红了眼,不停劲地用机枪向洞口射击,没有注意到马强的摆手和呼喊。急中生智之下,马强脱下衬衫做成白旗打出,连长带着战士们一涌而上,“活捉”了一脸顽皮的新兵马强。

在历史上,防守友谊关当面同登、谅山地区的是越南人民军第3师,有“金星师”之誉。可能很多人都知道越南陆军第一王牌是308师,79年与我军交过手的316A师也号称王牌,其六大主力步兵师番号都在300以上。这里就有了一个问题:越南陆军再多也不过100万人,而解放军高峰时600万人才只有200多个野战师番号,越军的师级番号都到了300多,是怎么排的呢?要说也不复杂。

越南人民军的第一个主力步兵师组建于1949年8月,上来番号就是308师(当时叫大团,1954年底改称师),实际上是将6个立下了许多战功的主力营组合在一起,番号则沿用了原步兵308团(称为中团)的。

从1950年初开始又陆续组建其他主力步兵师,这时越南的抗法战争已得到了中国大力援助,很多越军部队先后开到中国境内进行整训。

为了不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野战步兵师番号重合而造成不便,越军新组建的步兵师就都采用了300以上数字为番号。到了60年代抗美救国战争时期,作战重心转向越南南方,迫切需要整合越南南方解放阵线的武装力量组成主力步兵师与敌作战。

因此,于1965年9月在越南南方组建了越南人民军第3师,别称“金星师”,意思是南方的一颗金星,象征着胜利。

之所以将番号确定为个位数,就是为了区别北方的主力步兵师。第3师成立后长期活动于西原地区,为保障“胡志明小道”的侧翼安全与美军和南越军频繁交战,既打得英勇无畏,同时也伤亡很大。到了1972年,为补充第3师的减员,越共军委又将屡立战功的步兵第12团调入该师。

在抗美救国战争中,第3师越战越强,养成了擅长进攻,能打近战夜战的骁勇风格,对山林地带攻防作战和交通破袭作战均有一定经验。在该师的3个步兵团中,战斗力首屈一指的是第12团,曾获“英雄团”称号,擅长运动奔袭,又有“飞虎团”之称。影片中马强所在连队要碰的“飞虎团”尖刀连,应该就属于这个第12团。

在1979年的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中,越军第3师在同登、谅山地区遭到中国军队歼灭性打击,第12团基本被歼灭于同登,其他2个步兵团和炮兵团也遭到重创。据越军战史记载,第3师在谅山作战中伤亡“数千人”,实在是承认得有些羞羞答答。不过,这个第12团确实很顽强,坚守同登7昼夜,与广州军区第55军部队反复周旋,其中不乏打出了值得对手尊敬的战例,不愧为“飞虎团”。马强和战友们能杀虎拔毛,应该足以自豪了。

由于影片拍摄时间距79年战争比较接近,因而片中出现的武器枪械都很到位。如出现次数最多的56式冲锋枪,就是马强和战友们的杀敌利器。在越南这样的山岳丛林地带,多近战、夜战、遭遇战,一般发生在50米距离内,老兵们有一句话叫“不见就不见,一见面对面!

”这种地形环境下,解放军装备较多的56式半自动步枪不能完全发挥其精准射击的优势,反而因反应慢、射速低而被越军广泛使用的AK47/AKM自动步枪火力所压制,造成战斗的被动。

因此,56式冲锋枪的重要性突显了出来。在1978年底中国决策对越作战前,解放军野战军步兵班中只有正副班长配56式冲锋枪,其余人员配备5支56式半自动步枪和1挺56式班用轻机枪。在临战前进行准备时,为了加强火力,上级从各大军区储备和兵工厂中调拨了数万支56式冲锋枪,并从仓库中择优选出部分63式自动步枪,一起发往参战部队,换下了一批56式半自动步枪。

经过调整后,多数参战的野战军步兵班增配了1支56式冲锋枪给战斗小组长,还有的部队步兵班中自动武器已达到了半数,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单兵及班组火力。

影片中多次出现了连长使用56式班用轻机枪向敌猛射的镜头,这也是有原因的。在影片的战斗设定上,双方都没有炮火支援,而纯以步兵武器进行厮杀,这样就要看武器的性能和威力了。当时解放军步兵连中并没有编制重机枪,战时通常将营属机枪连的53式、57式重机枪加强到一线步兵连,以火力支援步兵攻坚拔点。

然而53式、57式重机枪携行较为不便,而且还是营属火器,难以做到随时紧跟步兵进行火力支援。在这种情况下,56式班用轻机枪能够及时紧随支援步兵连续战斗,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影片中连长指挥全连进攻时,并没有重机枪进行火力支援,显然是营里未将重机枪加强给该连。不过步兵连编制内的40火箭筒这时也没有出现,就有点不合情理了。

本来打敌山洞口的火力点时,伴随步兵的40火箭筒和82无坐力炮都是非常有力的直瞄火器,能够在不进洞的状态下杀伤洞口之敌。82无坐力炮是团营属火器,也是在战时加强给一线步兵连。在影片中这两种武器都没有出现,也只能说是编导故意安排的了。

如此一来,最给力的火器就只有56式班用轻机枪了,成为唯一持续压制越军火力的武器。反观越军,因为有既设阵地的优势,多处运用了苏制郭留诺夫重机枪(也可能是中国的53式重机枪)阻击解放军,在火力上明显占到了优势。

为了赢得战斗胜利,马强和战友们唯有奋不顾身地向前迂回跃进,从侧翼抵近越军的山洞掩蔽部,以近战来消灭敌人。然而这样伤亡就会很大,巩大方和靳四虎都是在向敌迂回冲击时身负重伤,先后牺牲了。

影片中还出现了一种武器,就是蔡明饰演的女特工向马强射击的那支冲锋枪。从外形上看,明显是一支苏制PPS43冲锋枪(或是中国产54式冲锋枪)。因为中国和苏联都曾长期援越,这种枪流入越南也属正常。在越战期间,北越人民军和南方解放武装力量曾使用过该枪与美军及南越军作战。

因为其较为适合在热带丛林地区作战,甚至还得到了美军的青睐。到了79年中越开战时,这种古董枪已从越军正规部队中退役,但在边境地方军、公安和武装民兵手里还有。越军特工使用武器则无一定之规,十八般武器样样精通。影片中蔡明使用该枪,也就不奇怪了。

影片中的合唱主题歌,就是李双江唱红80年代的那首《再见吧妈妈》。因对越作战而创作的歌曲佳作不少,《再见吧妈妈》是其中较早的一首,也是比较有民族特色的一首。歌中赞美了盛开的山茶花,将其誉为美丽的祖国,并祝愿妈妈与祖国同在,非常富有浪漫诗意。

可以说,用花来歌颂这场战争的,一个是木棉花,另一个就是山茶花。前者是英雄的象征,后者是傲梅的风骨,都非常适合贴切。当《再见吧妈妈》再一次响起时,相信,很多拥有当年记忆的人都会热泪盈眶。

《新兵马强》就是这样一部影片,像一个曾经的好朋友一样,任凭岁月长河静静流淌,蓦然回首时,仍然会感受到一颗无声跳动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