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辉中医 昌吉回族自治州中医医院副院长——马文辉
马文辉同志是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三部六病研究室主任和风湿科主任,全国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院内首届名医,山西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工程”省级人选。曾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之星”,山西省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
2012年8月受山西省委、省政府和省卫生厅的委派来到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中医医院从事援疆工作,担任昌吉回族自治州中医医院副院长。进疆以来,该同志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大医精诚,悬壶济世,得到各民族患者的一致好评。
一、课徒授术,不分民族
马文辉同志是首届全国名老中医“三部六病”学说创始人刘绍武先生关门弟子,“三部六病”医学流派的学科带头人,在《伤寒论》的三阴三阳理论研究方面独树一帜,多有突破,提出“六病”、“六证”、“六位”、“六时”等新观点,发展和完善了三部六病学术的协调疗法。
进疆以来,为社会开展中医养生科普讲座2次,为全院医师授课4次,科室医护人员授课20余次,开展全院“中医经典”讲座和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6次,培训学员300多人次。
特别是在课徒授术上更是不遗余力,每周1、3、5上午出门诊,周2查房会诊,手把手的传授技术,面对面的答疑解惑,唯恐金针不度人。其中一名维吾尔族医师,基础比较差,语言沟通也有难度。马院长每次都不厌其烦,耐心解答,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学有长进,医术大增。
他和马文辉主任的私人关系既是良师,也是好友。逢年过节,经常互发短信,问候交流。一次该医生胆结石急性发作,住院手术,马主任忙前忙后,悉心照顾,两个人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目前,马院长传帮带的三位医师已能够初步掌握相关技术进行临床治疗。
二、义诊惠民,深入牧区
昌吉州中医院的对口支援单位是全州最贫穷、最偏远的木垒哈萨克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马院长既不分管,也无组织要求下乡义诊的安排。他听说医院选派医务人员与自治区中医药学会专家一同到500公里外的少数民族地区送医送药,宣传中医药文化,传授中医药农村适宜技术,主动请缨,积极报名参加。
在长途颠簸六个多小时的车程劳顿后,稍作休息就深入基层,为广大农牧民义诊,了解了民族风情,增进了民族感情。同时还为医院的医生讲授了中医药的农村适宜技术,深受广大基层医生的欢迎。
三、攻坚克难,妙手回春
2012年9月12日,一位来自呼图壁的34岁的哈萨克族的男性患者来到昌吉州中医院就诊。患者得了一种奇怪的病,每日下午七八点的时候,准时会发高烧39度以上。跑了很多医院,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高热就是不退,既没确诊,也无良药,前后持续了半年多时间。
作为一位少数民族的农牧民,使本来就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除了身体的痛苦以外,精神上更是疲惫不堪,乃至于心生绝望。最后慕名找到马院长。马院长十分理解和同情患者的境遇,耐心开导,仔细询问病史,通过一整套的望闻问切的程序以后,根据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的辨证方法,只开了两副含有七味药的中药方,给患者服用,所有在场的医生和患者家属都感到惊讶和怀疑。
马主任感到气氛有些不对,便和气的对病人说:“你已经烧了半年了,也不在乎这两天,回去就把药喝掉,我们来观察一下疗效好吧!
”两天以后,病人复诊,体温降到了37.5度。这次病人不再怀疑了,马主任又给患者开了两副中药,继续巩固疗效。四天,四副中药,不足30元,就解决了长达半年之久的高热怪病,令人称奇。
2012年11月5日,一位38岁的维吾尔族的妇女带着鲜花,怀着感激的心情来到门诊向马院长致谢。她是一位十多年的全身肌肉疼痛的患者,跑遍了许多大医院,依旧痛苦不堪,生活不能自理,感觉生不如死。一个月前,她在马院长的精心调治下,仅用了22天的治疗,如释重负,疼痛消失,让她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希望。
马院长在进疆的短短半年多时间里引进三部六病九治法对外感病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整体气血协调法对情志病的规范化诊疗两项中医适宜技术。针对昌吉回族自治州中医医院门诊、科研工作实力相对薄弱的现状,努力抓好继续教育工作,协助针灸科邀请疆内外专家举办全国性学习班,帮助针推康部组建了风湿痹病专科门诊。
献出清热除痹合剂,尪痹起废丸,壮骨健腰冲剂3个验方,申报院内制剂。共接诊患者2100余名次,疑难病会诊160人次,得到了医院同仁和患者的高度认可和良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