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国河北农大 农民心中的科技“财神” 记河北农大教授李保国

2017-08-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作为一名农技专家,每年200多天扎根在田间地头,一干就是30多年,足迹遍布燕山.太行山;作为一名大学教授,论文写在山川大地,他培育的富岗苹果

作为一名农技专家,每年200多天扎根在田间地头,一干就是30多年,足迹遍布燕山、太行山;作为一名大学教授,论文写在山川大地,他培育的富岗苹果、绿岭核桃享誉全国,致富一方。

他曾7次被授予河北省山区开发先进个人,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河北省特等劳动模范、河北省十大农业科技服务专家、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更是农民心中的科技“财神”。

他就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

独创128道苹果生产工序,小山村孕育出全国驰名商标——— “富岗”

今年春节,邢台市内丘县岗底村村民杨双奎格外忙碌。修剪自家果树的同时,他还要抽空去一山之隔的山西省昔阳县皋落镇车寺村传经送宝,指导改良1600亩果园。那里的苹果每公斤还卖不到1元钱,而岗底村生产的富岗苹果平均达到了36元,去年仅苹果一项村民人均纯收入就超过了2万元。

村民们说,今天的富足全靠了李保国。“他是我们的科技‘财神’。”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河北富岗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双牛对记者特别强调。

1996年初识李保国的那一幕,杨双牛至今记忆犹新。那年冀中南发生洪灾,岗底村仅有的200多亩耕地全被冲毁。考察指导群众救灾的河北农大一行7人来到这里,面对几乎绝望的杨双牛,李保国在烟盒纸上写下电话后说:“不要灰心,村里不是还有几十亩果园吗?可以发展苹果产业。把上山的路修好后,给我打电话。”

上山的路很快修好了。1997年初,李保国和同在河北农大任教的妻子郭素萍把行李搬到了岗底村,一住就是数年。

根据岗底村海拔500米至1200米,昼夜温差15℃,以及片麻岩中性偏酸的土壤特点,李保国相继培育出富岗一号、二号、三号苹果品种。

苹果套袋技术当时在全省尚无先例。“苹果不见光还能长?”面对群众的不理解,李保国拿出5万多元科研经费买来纸袋,手把手教村民套袋。秋天,苹果去袋,树下铺反光膜,两天后苹果由白变红,五六天后鲜艳夺目,每公斤卖到了32元,没套袋的苹果还是不到一元钱。这下,群众信了,服了!

从套袋、去袋、转果,到摘叶、铺反光膜、施肥,李保国独创了128道苹果生产管理工序,并印成明白纸,让村民像工人生产标准件一样生产苹果。

1997年,以往几毛钱一斤论筐卖的苹果,创出了极品50元一个的天价,轰动全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苹果更是最高卖到了100元!杨双奎等一批跟着李保国种苹果的村民,不但致了富,还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技术能手。

岗底村为苹果注册了“富岗”商标,并在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夺得银奖。去年5月,“富岗”获得全国驰名商标,成为邢台市“农”字号产品的第一个。如今,富岗苹果连锁基地发展到太行山和燕山11个县(市)369个村,种植面积5.8万亩,产量超过1亿公斤,7万多名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荒岗建成全国最大的早实薄皮核桃示范基地,标准化栽培模式全国推广

初春时节,位于临城县开发区的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厂房里机器轰鸣,一箱箱刚下生产线的核桃油、核桃乳销往各地。1999年开沟整地种植核桃树,十几年时间过去了,临城县一片贫瘠的荒岗成为全国最大的早实薄皮核桃示范基地,标准化栽培模式在全国推广。

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群志说,从创业到腾飞,全靠了科技“财神”李保国。

“1999年公司初创,承包了3500亩荒岗地,准备发展苹果产业。”李群志说,通过县科技局找到李保国后,他经过实地测量,提出改种核桃的发展思路。这让公司上下犯了难:“当时市场上一公斤核桃只卖4元钱,亩产50多公斤,挣不到钱呀!

”李保国给出了理由:这片荒岗土壤偏碱性,不利于苹果生长;苹果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利于公司化生产;核桃耐碱,省工省力。为了打消公司顾虑,李保国打了包票:保证亩产不低于190公斤,每公斤价格不低于30元!由于李保国的坚持,公司最终作出改变种植方向的决定。

担任技术顾问的李保国,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链为主线,在绿岭公司探索新型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向科技要效益。在荒岗上挖掘条形沟,挖走劣土,运来好土添加鸡粪、农作物秸秆等有机肥进行回填,保证核桃树生长;核桃树管理推行见枝拉开、去枝留橛的简易方法,行间种植苜蓿草、三叶草,树下养鸡吃虫,有机肥、杂草、树枝堆在树下育肥,发展果、草、畜、沼立体循环经济。

2003年,绿岭公司首批核桃上市,由于皮薄、个大、品质好,每公斤卖到35元。2004年,绿岭牌核桃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华名果,收购价达到每公斤68元。李保国制定的绿色核桃生产管理技术、早实薄皮核桃生产技术规程成为省级标准,选育的绿岭、绿早两个品种被科技部确定为重点示范推广品种。

目前,绿岭公司已成为国家薄皮核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国家扶贫龙头企业,年产值达2.4亿元,带动临城县发展薄皮核桃种植13万多亩,涉及8个乡镇100多个村8000多农户。

科研联系生产实际,手把手、面对面指导农民,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黝黑的面孔、憨厚的笑容,记者在河北农业大学校园里见到的李保国,依然是一个朴实的农民形象。“我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李保国说,1975年高中毕业后在家乡衡水武邑县参加劳动,1977年考取河北林专学习蚕桑专业,毕业留校后第二个月就到博野县冯村乡王各庄一片荒地上建设桑园。从前南峪到岗底,从宽城到临城,虽然逐步成长为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但从来没有离开过农村。

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最根本的出路在科技。“生产实践需要什么,科研工作者就要因地制宜地学习、推广什么。”李保国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河北农大专家组到前南峪村治理太行山的李保国,发现当地板栗种植虽然历史悠久,但技术不过关、产量低品质差。

经过八年摸索,他研发出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的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技术,板栗品质得到大幅提升,亩产达到400公斤,终于让村民致了富。此后,他在岗底村实施128道苹果生产工序,在绿岭公司推广早实薄皮核桃生产,都是科研紧密联系生产实际,逐步走向成功的。

农业科技研发难,推广更难。这之间的距离,被称为科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这最后“一公里”?李保国概括为四个字———死盯、盯死。“农民往往有图省事的心理,对先进技术不能完全落实,需要手把手、面对面指导。”李保国说,死盯着让农民把技术学会,再盯死了让他们严格执行,直至真正见到效果,“在农村,科技 管理=生产力,科技和管理两手都要硬!”

“死盯、盯死的背后,是他对农业、农民的深刻了解,是每年200多天吃住在农村的艰苦实践。”曾担任河北农大校长的邢台市市长刘大群对记者说,正是对事业的追求、对农民的热爱,使李保国专注于农业技术和教学科研的推广,并将其转化为致富百姓的现实生产力,才有了富岗苹果、绿岭核桃的产业之最,才成了农民心中的科技“财神”。

春节刚过,天气依旧严寒,李保国又踏上西柏坡周边的沟沟坎坎,规划建设平山县10万亩核桃基地。“做自己能做成的事,尽力把它做好、做到位,这就是我的为人准则。”李保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