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解说词(二)
旁白:1928年秋天,刚刚从海外新婚归来的梁思成和林徽因赶赴沈阳,前往东北大学任教。这是个多事之秋,三个月前,一对新人尚在欧洲蜜月旅行,皇姑屯事件爆发,东北军统帅张作霖被炸身亡。在危急混乱的形势下,张学良继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并亲自兼任东北大学校长。九月,东北大学如期开学。东北大学是张作霖在1923年创办的,此时,少帅张学良对它厚爱有加,决心培养实用人才,建设新东北,以促进国家现代化,消灭邻邦之野心。东大设立文、理、法、工、教育、农学六院,在海内外高薪延聘著名学者任教。短短五年,其办校规模就成为全中国之最。张学良还特别重视体育,1932年,中国首位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刘长春,即为当时的东北大学学生。今天的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所在地是当年东北大学的理工楼,当时刚刚成立的建筑系,就在这座大楼里。
1928年秋,梁思成、林徽因到达时,建筑系第一班学生已经到校,二十七岁的梁思成担任系主任,全系只有他和林徽因两名教师。他们依照母校美国宾大的模式,创建了东大建筑系课程体系,并增设《中国宫室史》、《营造则例》、《东洋美术史》等课程,以期实现他的“东西营造方法并重”,培养具有对中国式建筑审美标准的建筑师。梁思成为这所新创办的建筑系写下了办学思想:溯自欧化东渐,国人崇尚洋风,凡日用所需,莫不以西洋为标准。自军舰枪炮,以致衣饰食品,靡不步人后尘。而我国营造之术亦惨于此时,堕入无知识工匠手中,西式建筑因实用上之方便,极为国人所欢悦。然工匠之流,不知美丑,任意垒砌,将国人美之标准完全混乱,于是近数十年间,我国遂产生一种所谓“外国式”建筑,实则此种建筑作风。不惟在中国为外国式,恐在无论何国,亦为外国式也。本系有鉴于此,故其基本目标,在挽救此不幸现象,予求学青年以一种根本教育。(东北大学建筑系办学宗旨)
中国有漫长的建筑历史,却没有产生自己的建筑学和建筑教育,中国有高度的古代文明,却迟迟没有产生科学的知识体系。此时,学贯中西的一代新人踏上舞台,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开始,一些从日本和欧美毕业的学子,开始在中国进行建筑教育实践,东大建筑系是当时中国最早开办的建筑系之一。
梁思成、林徽因到达东大的第二年,他们在宾大的同学陈植、童寯以及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毕业的蔡方荫归国,前来加盟,东大建筑系的阵容顿时壮大。这些精力旺盛的年轻人,在教学的同时创办了自己的“梁陈童蔡”建筑师事务所。今天,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东北电力大学校舍就是他们当年的作品。
1929年,张学良校长设奖征集东北大学校徽,林徽因以她设计的“白山黑水”图案入选,并获得四百银元奖励。这年夏天,梁思成、林徽因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为了纪念刚刚故去的父亲——“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他们为女儿取名——再冰。
东大的工作紧张而快乐,但寒冷的气候使林徽因肺病发作。1930年冬天,她辞去东北大学的工作,带着刚刚一岁的女儿回到北平,在香山一带静养。
《山中一个夏夜》 林徽因1931年:山中有一个夏夜,深得像没有底一样。黑影,松林密密的,周围没有光亮。对山闪着只一盏灯,两盏;像夜的眼,夜的眼在看。
旁白:十年前,伦敦吹过的一阵“奇异的风”,催生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诗人,徐志摩说:他的思想,从此开始倾向于“分行的书写”;十年后,又一位诗人降生了,诗坛上出现了一个清新亮丽的名字——林徽因。
《深夜里听到乐声》 林徽因1931年: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轻弹著;在这深夜,稠密的悲思。
《深夜听琴》 徐志摩1923年:是谁家的歌声,和悲缓的琴音;星茫下,松影间,有我独步静听。我听,我听,我听出了琴情,歌者的深心。枝头的宿鸟休惊,我们已心心相印。
《深夜里听到乐声》 林徽因1931年:我不禁颊边泛上了红,静听着,这深夜里弦子的生动,一声听从我心底穿过。忒凄凉,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
旁白:1931年,已在上海定居的徐志摩同时在北平的高校兼课。往返京沪两地的徐志摩来到香山看望林徽因,给病中静养的林徽因带去轻快的笑声和浓浓的诗情,时光酿出人生的晶莹和醇香。1931年,徐志摩在香山送别林徽因,当晚给她写信,说:下午忽然诗性发作,不断地抽着烟,茶,倒空了两壶。在两小时内,居然诌得了一首。这首《你去》是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最后一首诗:你走,我也走,我们在此分手。你走那一条大路,你放心走,你看那街灯一直亮到天边,你只消跟从这光明的直线。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按事先的约定,从上海赶赴北平,参加林徽因为外国驻华使节安排的演讲会《中国建筑艺术》,徐志摩迟迟未到。这是一个气候恶劣的冬日,他搭乘运送邮件的飞机,在山东境内坠山撞毁。
《你去》 徐志摩1931年:等你走远,我就大步向前,这荒野有的是夜露的清鲜。也不然愁云深裹,云海里便波涌星斗的流汞;更何况永远照彻我的心底; 有那颗不夜的明珠,我爱你!
旁白:1931年夏天,在东北工作三年后,梁思成离开东大建筑系,合家迁往北平,东大建筑系由童寯接手。“九一八”事变发生,东北沦陷,东大师生流亡内地。1932年,东大建筑系第一届学生在上海毕业时,梁思成充满感慨地发去贺信:在你们毕业的时候,我心中的感想正合俗语所谓“悲喜交集”四个字。在今日的中国,社会上一般的人,对于建筑是什么,大半没有什么了解,不是以为建筑是“砖头瓦块”(土木),就以为是“雕梁画栋”(纯美术),而不知建筑之真意义,乃在求其合用、坚固、美。非得社会对于建筑和建筑师有了认识,建筑不会得到最高的发达。所以,你们负有宣传的使命,对于社会有指导的义务。现在,你们毕业了,你们是东北大学第一班建筑学生,是“国产”建筑师的始祖,如一只新舰行下水典礼,你们的责任是何等重要,你们的前程是何等的远大。林先生与我两人,在此一同为你们道喜,遥祝你们努力,为中国建筑开一个新纪元。(《祝东北大学建筑系第一班毕业生毕业》梁思成 1931年)
1932年,从东北回到北平的梁思成,开始了又一次工作选择。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建筑业,异彩纷呈。一座座拔地而起,既有西洋式建筑,也有中国古典式样建筑。上个世纪初,当中国的留学生刚刚开始前往西方学习建筑学之时,中国建筑业的大舞台活跃着外国建筑师的身影。但是,时隔不久,中国学子学成归来,成就辉煌。当时,中国南北两个著名的建筑工程事务所:基泰和华盖皆有留美建筑系学生创办。梁思成在美国宾大的同学陈植、童寯、赵深创办了华盖建筑事务所,宾大建筑系毕业的杨廷宝、朱彬和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毕业的关颂声共同成立基泰工程司。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北平、上海、天津等城市成为中国建筑师活跃的舞台。
南京大学建筑学院 副院长赵辰:当时的建筑师,像他们这种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可以做得非常好,收入都很高的。
旁白:但是,1931年的梁思成却做了另外一个选择,他要去做当时中国学者没有做过的事情:从头开始,研究中国的建筑历史,创建中国建筑学体系。
南京大学建筑学院 副院长赵辰:他学了建筑,真是对我们民族文化来讲是万幸,就是做成了这样的事情。他有一种责任心,他这种责任心是超越了很多一般的当时其他的知识分子的。尽管我们讲,其他知识分子都有爱国思想,这个都有,这个价值取向是一致的,但是程度是有差别的。也就是当你在做命运抉择的时候,这个天平倾向于哪一边,这个是有程度的问题。
旁白:梁思成的选择,和一部神秘的“天书”有着莫大的关系。1919年,北洋政府官员朱启钤在南京江南图书馆偶然发现了一本手抄本的古书《营造法式》,这是一本北宋官订的关于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和施工的专著,相当于今天的建筑设计手册和建筑规范,该书由北宋掌管建筑的官员李诫奉旨修编。在我国古代,建造房屋等土木工程活动,被统称为“营建”、“营造”,而营造之术历来又被视为“匠人之术”,施工要诀仅凭师徒口口相传,罕有文字记载。对我国古代建筑历来充满兴趣的朱启
在发现这部古代建筑典籍时欣喜不已。朱启
曾经担任过民国初年的交通部总长、内务部总长,甚至短期代理过国务总理。在任期间,朱启
主持完成了北平多项城市工程建设。
资深建筑学编审杨永生:我们现在知道,城市街道两旁有行道树。在清朝的时候,街道没有树,清朝的北京街道没有树,是他开始栽种,主要街道种的是槐树,护城河两边种的都是柳树,我们现在看到的中山公园就是他创办的。天坛、颐和园、景山都是他在任的时候对群众开放的。此外,打通长安街,开通南北池子,修建环城铁路,正阳门改造都是朱启钤在任期间主持完成。发现《营造法式》后,朱启钤如获至宝,但这部“天书”却无人能够破解。
旁白:1925年,在美国学习建筑的梁思成和林徽因收到父亲寄来的《营造法式》,父亲题字:思成、徽因,俾永宝之。
梁思成的回忆:虽然书出版后不久我就得到一部,但当时在一阵惊喜之后,随着,就给我带来了莫大的失望和苦恼,因为这部漂亮精美的巨著,竟如同“天书”一样无法看得懂。
旁白:《营造法式》漂洋过海来到梁思成的身边,日后将陪伴他一生。在中国建筑史研究的浩淼世界,破译这部“天书”是梁思成梦寐以求的愿望。1930年,在中华教育基金以及朱启钤个人资助下,一个以专门研究中国建筑为宗旨的私人研究机构——中国营造学社成立。
中国营造学社创立宗旨:中国之营造学,在历史上,在美术上,皆有历劫不磨的价值,方今世界大同,物质演进,兹事体大,非依科学之眼光,做有系统之研究,不能与世界学术名家公开讨论,亟欲唤起并世贤哲共同研究。
旁白:梁思成1931年加盟了中国营造学社,担任法式部主任,此时加盟营造学社的另一位关键人物是毕业于日本东京理工大学,在南京中央大学建筑系任教的刘敦桢。由于朱启钤本人在晚清民初的影响力,营造学社聚集了当时社会上一批学界、政界和财界人士。各方人才的汇聚,使得这个私人研究机构在短时间内成果斐然。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教授楼庆西: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是非常悠久的一个传统,但是古代人对它没有进行过很科学的研究。为什么中国的古建筑跟外国的西方古建筑不一样,什么原因弄不清楚;为什么中国建筑有那么大的屋顶弄不清楚;为什么屋顶上还有那么多装饰也不清楚;甚至连名词都弄不清楚。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建筑设计学院 教授 托尼阿特金:梁思成到美国后学习了西方的建筑历史,他发现西方各个时期的建筑被严谨地整理记录,有条不紊,你可以追溯各个时期建筑的起源,而中国什么都没有,没有建筑历史。因为中国古代帝王登基以后,总是毁灭前朝的一切,不留任何痕迹,因此在西方建筑史中没有中国的建筑历史。我想作为一个学生时,梁思成就希望改变这一切。
旁白:破解中国建筑的奥妙从何开始,选择眼前的紫禁城、故宫。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教授楼庆西:那时候营造学社的帝制就在外朝房,就在端门跟午门中间,就是现在的国旗班那个地方。
旁白:故宫是清代的,清代有一本“则例”(《工部工程做法则例》),还有一些老工匠留下,这就造成了很容易学习这么一个条件。从清代建筑入手,从了解北京掌故的老人和老工匠那里,梁思成开始一点一点地触摸中国古代建筑的奥秘。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教授楼庆西:屋顶有什么样子,屋顶地下为什么叫斗拱,斗拱是什么样,柱子为什么有烟柱、有金柱。一点一点拿着书请教工匠,一点点对,一点点对,弄清楚了,慢慢弄清楚了,入门了。
旁白:1932年,林徽因撰文《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
《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林徽因1932年:中国建筑为东方最显著的独立系统,渊源深远,而演进程序简纯。历代继承,线索不紊,而基本结构上,又绝未因受外来影响,致激起复杂变化者。虽然,因为后代的中国建筑即达到结构和艺术上极其复杂精美的程度,外表上却仍呈现出一种单纯简朴的气象,一般人常误会中国建筑根本简陋无甚发展,较诸别系建筑低劣幼稚。外人论著关于中国建筑的尚极少好的贡献,许多地方尚待我们建筑家今后急起直追,搜寻材料考据,作有价值的研究探讨,更正外人的许多隔膜和谬解处。
旁白:1934年,梁思成出版了他的第一部破解清代建筑之谜的建筑专著《清式营造则例》,林徽因撰写了第一章《绪论》,在他们将要毕其一生为之奋斗的中国建筑史研究煌煌巨构筑中,这本书只是一块小小的砖石。梁思成的研究在步步推进,他能听见,在朦胧的远方,有急促的脚步声,那是对中国建筑史兴趣日浓的国外学者,他们在这一领域已经开始取得令人惊异的成就。
最早对中国建筑投来关注目光的学者,是十八世纪英国皇家建筑师钱伯斯,钱伯斯有一双处处充满好奇甚至醉心窥探的眼睛,他在到中国旅行后写出的《中国人的房屋、家具、服装、机器与器皿之设计》,点燃了欧洲国家的中国热。而随后,瑞典学者喜仁龙所著的《北京的城墙和城门》、法国学者沙畹的《华北考古记》、法国学者伯希和的《敦煌图录》、德国学者鲍希曼的《中国建筑艺术和景观》,这些著作的问世,极大地推动了汉学在西方的发展。
敦煌、天龙山、云冈、龙门,他们的足迹遍及中国的大江南北:浙江宁波、河北西陵、四川广元、广西梧州、陕西西安、四川灌县。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亚洲研究中心 教授夏南悉:这些国外学者并没有真正的去研究中国的建筑,但他们对梁思成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最重要的是他们拍摄的照片,我想这对于梁思成是一个警醒。到美国后他意识到,外国学者已经到了他的国家,拍摄了大量建筑照片,而我们自己却什么都不知道,现在到了中国学者去研究的时候了。
旁白:而更让梁思成感到时不我待的是来自邻邦日本学者对中国建筑更为精细的研究。在中国营造学社成立的开幕典礼上,朱启钤请来了几位日本学者,其中之一是被尊为日本建筑学之父的伊东忠太。直到十九世纪,西方学者描绘的世界建筑体系大树,主干是希腊、罗马建筑以及由此派生的体系,而中国和日本的建筑不过是旁枝末节,日本学者被这种描述激怒。其实,这个从中国师承了古代建筑之术的国度,曾经也和他的老师一样鄙视这些历史遗物。直到十九世纪中叶,明治维新,国门大开。
日本人间文化研究机构综合地球环境学研究所 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 教授村松伸:“外国人来了,西洋人来了,认为日本的东西、寺庙非常好,有些人把寺庙卖给外国人,后来日本人慢慢知道有价值。”
筑波大学 人间综合科学研究所稻叶教授:“这就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导致日本政府意识到,我们必须做些什么去保护我们的文化。”
旁白:1896年,日本成立古社寺保存会,1897年颁布了《古社寺保存法案》,开始对全国的古物进行普查,在奈良发现了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木构建筑——法隆寺,遂列为国宝。日本宣布要脱亚入欧,努力学习西方,然而在文化艺术领域,却保持着极大的民族自尊心。研究本民族历史,伸张本国文化,成了一些日本学者的使命。
筑波大学 人间综合科学研究所稻叶教授:“我们应该感谢当时那些开始研究日本艺术史的学者,当然像伊东忠太和其他一些研究日本建筑史的学者,这些学者开始关注日本自己的艺术史、建筑史。”
旁白:就在梁思成出生的1901年,正值庚子事变发生,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伊东忠太来到了中国,非常便利地详细实测了紫禁城这座皇家建筑群。同行的日本摄影师小川一真进行了详细的拍摄。2008年4月,小川一真《紫禁城》摄影展在东京展出。此后,伊东忠太数次来到中国,进行全面的建筑考察。由于当时的照相设备沉重昂贵,考察时,伊东忠太更多地是用他图文并茂的考察日记,生动地记录了他在中国大江南北的见闻,为撰写一部《中国建筑史》做准备。这本画册是伊东忠太去中国1902年去考察的时候,他一直带着的、自己画的宝贵的东西。
日本人间文化研究机构综合地球环境学研究所 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 教授村松伸:“伊东忠太研究中国,并不是因为喜欢中国,而是想通过研究中国来证明日本建筑的发展程度跟西洋建筑的发展程度是在同一水平上。他认为日本建筑本源是希腊,通过中国传播而来,所以一定要到中国去找,有没有什么剩下的痕迹。
旁白:二十世纪的前三十年,一批日本建筑史学家来到中国,足迹几乎遍布中国的全境,考察内容既包括中国的建筑,也有石窟文化、佛脚文化遗址。他们决心证明日本建筑乃和欧美同宗同祖。日本东京大学建筑系的档案馆中,收藏着大量上个世纪初日本学者在中国进行古建筑考察的资料。
这是关野贞先生当时在中国调查的(笔记),在沈阳,建筑系整理出来,作为教材。
调查笔记内容:距前两回考察仅十二、三年,遗迹破坏、废灭之大令人吃惊,其保护已是刻不容缓。而我国的文化,自古又是从中国而来,日本当局和学者应该向中国当局建议保护建筑古迹,日本学者尽快前往中国进行考察,在日本尽快建立博物馆,收集中国各时代的遗物。中国现存的国宝有很多,其意义和价值全都没有认识到,从反面说,没有认识到其意义和价值,怎能保护这些建筑?能发现并确定其世界宝物之价值,这实在是日本学者的工作。
日本人间文化研究机构综合地球环境学研究所 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 教授村松伸:“那时候保护得非常不好,在他(伊东忠太)的笔记本里这样写的,唐代(的建筑)最好,他们认为,日本的东西都是唐代的后代,所以他们对唐代的东西有兴趣,其它好像没有什么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