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恺开讲了 【AT】崔愷院士CCTV1《开讲啦》打动了无数观众 都讲了点啥?

2018-01-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这些年,中国从城市到乡村,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变得好像都差不多了.还有几个城市能被人认出来?还有多少村庄能留下人们儿时的回忆?乡愁哪儿去了?面

这些年,中国从城市到乡村,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变得好像都差不多了。还有几个城市能被人认出来?还有多少村庄能留下人们儿时的回忆?乡愁哪儿去了?面对今天城镇化的进程,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寻找属于自己的文化的根?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崔愷先生1月14日走进央视《开讲啦》节目舞台,用自己30年建筑设计的经历和故事,探寻建筑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打动了无数观众。请听崔院士娓娓道来~

1、建筑“千城一面”的现象让我感到不安

我是北京人,小时候就生活在故宫旁边,周末的时候经常会去景山顶上看看北京城,这些回忆至今对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下乡到农村劳动三年,从公社又考大学出来,从一个热血青年变成了建筑师,一晃已经有30多年的时间了。

我们这一代建筑师,在中国的大地上设计了很多很多的房子,也有人说我是其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但我到今天仍有一种隐隐的内疚,因为今天我们的城市和家乡变得虽然现代了,但实际上却并没有那么美好。城市三年大变样,已经过去了十个三年,过去了那么久的日子,却还有多少城市能被人认出来?

我经常出差,在飞机上喜欢选靠窗的位子,主要是想从空中看看大地,看看城市。每次看到自然的山川河流,那种形态都特别优美而震撼;经过传统村落的时候,可以看出老百姓利用山沟、山坡的布局,表现出人类的智慧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可是当飞到城市上空的时候,能看到的就是这些方格网和高高低低的建筑整齐地排列。

这时就会觉得中国的建筑到底怎么了?为什么我们不能重新去思考人、建筑和环境的关系?在追求建筑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建筑应该有的精神意义该怎么办?

(视频节选)

2、仿古建筑不等于中国建筑

90年代初,北京提出过“夺回古都风貌”的口号,当时要求不论多高多大的建筑,一定要加上中国的大屋顶、琉璃瓦,或至少也要加一些琉璃砖贴出来的小檐口。但建筑师实际上是被捆上了手脚,至今也能看到北京有很多那个时期的非常纠结的建筑,组合非常不好。

实际上我在每一次这类设计中都会思考用独特的理解来做设计,而不再概念性地把中国文化的符号直接引用在建筑上。中国太大、文化太丰富,在那么多自然和人文资源面前,怎么能仅用一个大屋顶、琉璃瓦来代表中国的建筑,这就显得太单薄了。

3、在实践中探寻——用建筑向文化和历史致敬

敦煌的莫高窟有非常辉煌的壁画,这些年发展旅游享誉世界,为了保护洞窟的壁画,要设计一个游客中心(数字展示中心),让更多的游客在展示中心欣赏洞窟壁画。第一次去敦煌是为了选址做规划,那时候还是冬天,看到一望无际的沙漠、沙山,看到壁画中描绘的那些天国般的宫殿、故事、生活,所有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巨大的震撼。

莫高窟对面的沙坡上有很多零散的墓地,那是历代敦煌的守护者,他们埋葬在这里,守望着这份世界文化遗产,特别感人。我们做这个项目的设计就希望能对得起敦煌这片土地,对得起敦煌的守护者。

当时做规划、选址隔了好几年,因为要非常慎重,最终选择了离莫高窟十五公里远的一个沙漠的边缘上。我们放弃了向敦煌所有现有建筑的学习,找到了和我价值观一致的设计方法,那就是向自然学习——在风的吹拂下,大地像一件艺术品一样,变幻而又永恒。

不同于画家,我们要运用建筑的语言来表现敦煌的艺术文化,所以在塑造“沙丘”的时候,我们特别在意形体的构成,要整体流畅,在凝重中又要有轻巧的一面。我们通过捏橡皮泥,做了多次模型最终找到了理想方案。通过这次实践,我也发现了一条新的路径,就是用空间的语言而避免仅仅用形式的语言去反映文化和城市精神。

2009年,我想到了“本土设计”这个词,其含义是要找到一种建筑和环境的关系,是“以土为本”的设计。在后来发展这个思想的时候,我也在反复思考,是否我们应该重新回到文化的主题想一想,建筑作为载体如何对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

4、摒弃形式上的美化,让文化还乡

我近两年在做乡村的研究,目前对待乡村的建筑基本上就是两种方法:一是任由整个乡村逐渐破败;再有就是把一片村子全都盖成一模一样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这些乡村,慢慢就变成了非常集成化的、甚至是像兵营一样的建筑,看上去是新房子,但生活质量真正提高了吗?乡愁哪儿去了?怎样能把中国的文化根基在乡村保持下来,这实际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现在的这些现象也使我们很心痛。

我们还是觉得不仅仅要做研究、写报告,能不能做一点实际的事情?

江苏昆山的一个村子准备做一个文博园,前期的策划就是把村子整个迁走,然后打造一个旅游小镇。我当时说如果这样的话,那我宁肯不做也不想这么去破坏一个乡村。我们提议能不能不拆,最终得到了认同。后来再调研的时候发现这个地方是昆曲的故乡,村里有一棵大树,是元代的一位昆曲文化人顾阿瑛种下的,当时他邀请朋友来一起唱昆曲,有二十四个聚会的地点。

历史上昆曲就发生在这个地方,我们就想用现代的方法复原这个场景,让昆曲再回到这个小乡村。

当时选了几个小院子,实际上就在老百姓的房子旁边,当时已经没有人住了,而且都已经倒了,我们又把房子修了起来做成一个昆曲研习社。前后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连设计带施工把它建好,今年秋天我还去听了一场昆曲。

如何让文化还乡?实际上比简单地用一种形式把一个乡村美化要重要。刚盖好这个房子的时候,老百姓实际上并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但当一演戏的时候,他们特别高兴。听说最近有些小孩也在开始准备去学一学昆曲,我想如果小孩学了昆曲,能够乘着船到阳澄湖边上给游客唱一唱,文化也就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复兴起来。

这其实是一个很小的项目,只有不到一千平米,我们花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要从经济上来讲几乎没有任何的价值,但我们从心底还是觉得非常值得。

5、建筑师不要只是为自己做一个纪念碑

回过头想一想三十多年来做的事情,真正能够打动我们的,我觉得就是用这种善意,用对自然环境和文化的这种尊重、敬畏去做建筑。建筑师承载着这样的责任,不要忘了我们的文化基因,不要忘了我们的土地,不要为自己去做一个纪念碑,这是让我们最心安的事情。

前不久刚刚在韩国济州岛参加一个国际论坛,济州岛现在也有很多外边的开发商在开发,韩国的建筑师也特别担心他们的文化受到商业的影响会消失。所以这样的一种忧患意识不仅仅是我们中国人的,也是很多发展中国家大家共同面对的。所谓本土设计,应该是一个国际的语境,而不是我们中国人自圆其说的一件事。

现场互动——解惑如何与固执的甲方“周旋”等

在节目的现场互动环节,热情的观众抛出了一个又一个专业问题,崔院士都妙语连珠一一解答,也由此诞生了很多崔愷“金句”。

“甲方不是一个对手,需要被尊重。甲方只要有一句话和我的价值观接近,我就会从这句话引申下去。”———崔愷

在被问到在与甲方接触的时候,如果对方特别固执己见,该如何与对方周旋等建筑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崔愷更是耐心分享了他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得到观众的广泛认可。崔院士的经验就是,要学会尊重甲方。他说:“甲方不是一个对手,不是一个你天生要去说服的人,最好的跟他相处的关系是建立某一种尊重,逐渐发展到朋友的关系。

所以我自己在跟甲方的交流中,发现相互观点不一样的时候,通常我会主动地发现积极的因素,比如开会时候他可能说了一上午都是胡说八道,是不合理的,但其中有一句话说到了和我的价值观有相近的地方,或者说至少我能够从这条思路上发现解决的方法或者达成共识,我会直接地马上引用他这句话,引导着继续沟通。

建筑师还是有一定的教育责任,毕竟我们是专业人士,所以在跟甲方的沟通中其实我们还是有很强的话语权的,但是如何用好这个话语权,需要用很友善的方法,用主动倾听的方法,用劝说的方法,甚至可能用锲而不舍的陪伴的方法,我觉得都是很重要的,而不是说简单的拒绝。

有些“愤青”的反应就是:这事我不干了!当然可以不干,但下一次碰到这个问题,你还干不干呢?所以建筑师跟艺术家有点儿不一样,艺术家画完了才拿出去展览,人家爱看不看;建筑师要是没有业主帮你盖房子,同意你这个方案,你就实现不了,你就是瞎画。”

“中国建筑之所以在国际上评价不高,就是因为细节不够”。——崔愷

        一位转行去做木匠的原建筑师把话题引到了国内建筑教育不太关注的建造领域,他的提问从传统的榫卯工艺出发切中了整个建筑行业的关键问题:“过去,中国是没有建筑师这个职业的,家具和建筑也是不分家的,都属于木作”。

对此问题崔愷院士如是说:“榫卯”当然是中国传统建造过程中的精华代表,但是,对于这一部分内容,当前建筑教育较为缺失。可是,当森林大量砍伐,传统的木结构已经不再适用的时候,文化传承与现代发展自然产生矛盾。

形式也许不再适用,但是古人的建造智慧是值得被传承的,特别是榫卯以及众多传统工艺中对于建筑细节的关注。回顾中国建筑的现状,他认为中国建筑之所以在国际上评价不高,就是因为细节不够。而在传统的木构工艺中,对尺寸的把握,对构造的研究,都是现代中国建筑应该加以发展的。   

“关于乡建,哪怕做的有些不太成熟,哪怕有些作秀的成分,依然值得鼓励”——崔愷

       有嘉宾问:“近些年,乡建成为一股潮流,很多建筑师为个人名利去乡村做一些特立独行的设计,最后发现远远脱离了使用者的生活”,对此崔愷院士持包容态度,他认为不管怎样其态度是积极的。

不管谁去做,哪怕做的有些不太成熟,哪怕有些作秀的成分,依然可以容忍,并且值得鼓励,因为去乡村做设计肯定不赚钱。但是对比台湾的乡建,崔愷认为其社区营造的方式值得借鉴,台湾当地的做法是:先花上好几年的时间让社会学者进行社区营造,进行文化重建,找到乡愁。之后才让建筑师开始工作。

现场手绘

在互动环节中,崔愷还接受了青年代表的手绘技能挑战,现场描绘他心目中未来我们居住的城市的样子。他设想那时候,整个地面成为人们的公园,建筑回归到地下,仍然有自然的采光,但与土地亲密接触,让出更多的空间给到地面,回归本真。他说,那时候,希望每一个人都能用更阳光的心态,为美好城市的建设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