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流失在海外的文物(图)

2018-01-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据英国<每日电讯报>6日报道,法国著名奢侈品大亨皮诺特于今年4月亲手将4件猛禽金首文物交还给中国驻巴黎大使馆.这些文物拥有2000年历史,共价值100万欧元.文章称,法国向中国秘密归还文物的背景是,中国加强了追索非法流失海外文物的力度.据称,皮诺特2000年向法国博物馆捐赠了一批公元前7世纪的作品,但之后这些文物被爆是1992年中国甘肃省周朝贵族墓葬遭盗挖时流失的文物,2010年前后,中国政府对这些文物发出追索申诉,但未成功,之后的外交行动一直持续.法国<艺术报>称,皮诺特向中方归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6日报道,法国著名奢侈品大亨皮诺特于今年4月亲手将4件猛禽金首文物交还给中国驻巴黎大使馆。这些文物拥有2000年历史,共价值100万欧元。文章称,法国向中国秘密归还文物的背景是,中国加强了追索非法流失海外文物的力度。

据称,皮诺特2000年向法国博物馆捐赠了一批公元前7世纪的作品,但之后这些文物被爆是1992年中国甘肃省周朝贵族墓葬遭盗挖时流失的文物,2010年前后,中国政府对这些文物发出追索申诉,但未成功,之后的外交行动一直持续。

法国《艺术报》称,皮诺特向中方归还文物,没有索要任何补偿。与此同时,拥有另外28件中国文物的法国收藏家戴迪耶于5月交还了他购买的文物,“时间正好与法国外长法比尤斯访华的时间吻合”。《每日电讯报》称,这次归还行动被称为法国的“外交噩梦”,因为在理论上,已被捐赠给博物馆的文物是不可撤回的。但法国文化部“撤销”了对博物馆的赠与行为,还给“两位在中国有重大利益的”捐赠者,并由他们将这些文物归还中国。

当下,中国正大力开展非法流失文物的追索工作,一方面公开敦促海外拍卖公司取消售卖争议物品,或通过国有企业赎买。特别是对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末期,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后通过对圆明园等地实施大规模劫掠所得的文物,更是中国文物追索的重点。

青铜器象尊  

巴黎吉美博物馆馆藏的中国文物在法国是价值最高的,有自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青铜器、玉器、陶瓷、雕塑、绘画等艺术珍品两万余件。

最为珍贵的是殷商晚期的青铜器“象尊”和周代铜器的一组“令簋”;绘画作品最为知名的是出自敦煌盛唐时期的《阿弥陀西方净土变图》、《普贤菩萨骑象》和《行脚僧像》,它是佛教融合于中华大地的实物见证,极富历史价值。

馆里的瓷器从中国最早的原始瓷器一直到明清的青花、五彩瓷,馆内还收藏有众多圆明园艺术珍品。

丹枫白露宫中被盗的景泰蓝麒麟(左)与金曼扎(右)

在西方博物馆中,收藏和展览圆明园珍宝最多、最好的要数法国的枫丹白露宫,宫中的中国馆可以说是圆明园在西方的再现。中国馆是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欧也妮王后建立的,兴建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存放抢自圆明园的文物。这里收藏的中国历代名画、金银首饰、瓷器、香炉、编钟、宝石和金银器也有3万多件。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唐代摹本

英国是欧洲收藏中国文物的第一大中心。大英博物馆则被认为是在中国之外藏有最多最好中国文物的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东方室收藏的中国文物包括:青铜器、陶瓷、书画、玉器、雕刻品等,共计23000余件,有许多是珍品、孤品。如清代乾隆帝的心爱藏品、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唐代摹本最引人注目,精美的商周青铜器和上世纪由斯坦因带往英国的大批敦煌文物,也是极其重要的珍品。

一些无价之宝如南北朝陶猎鹰坐俑和唐代黄玉坐犬,并未对世人展出。

明永乐青花莲子碗

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馆藏中国文物超过1.8万件。

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中国藏品主任刘明倩说,博物馆藏的中国文物中陶瓷最多,有7000多件,其次是丝织品。

瓷器中非常出名的包括明洪武釉里红把莲纹军持、明永乐青花莲子碗等。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在全世界47个国家、200多家博物馆的藏品中,有164万余件中国文物,但这个数字并不包括海外私人收藏。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共有1000万件左右。这一数字相当惊人。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中国文物共有四次外流浪潮。

第一次文物流失浪潮是清末民初时期。此时中国文物被列强大量抢夺与分食,直到溥仪被逐出皇宫,仍有太监又偷又买。第二次浪潮是二战日本侵华时期,这是中国文物大量外流的高峰期。日本士兵把被盗文物拿到手后,通常集中起来用轮船运往日本。当时文物盗掘成风,在安阳,外国的古董商成天蹲在那里等着老百姓去挖商代的青铜器,而带回到美国后,一件青铜器能卖好几十万美金。

第三次浪潮是建国后至改革开放之前。当时政策规定乾隆以前不能出口,可乾隆以后却允许大量出口。嘉庆、道光时期的很多官窑瓷器、书画以极便宜的价格流失海外。第四次浪潮是改革开放之后。此时,香港成了文物走私的集散地和中转站,内地的文物到了香港,随后流散到了美国、中国台湾、日本、东南亚,最远甚至流失到了挪威、丹麦等国。

跨国追索文物的方式,主要有依法索回、国家购买、民间购买和捐赠等。依法追索是目前最为合理的文物回归方式。但由于国际公约的约束力和溯及力有限,依法追索难度依然较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0年通过的“国际公约”,溯及力和约束力非常有限。一是追溯期限有相应限制,流失时间超过期限就不受公约保护;二是公约并不对所有国家有约束力,必须是两个认可公约的国家签署协议才生效。一些西方国家不加入该公约,就有借口不归还其在殖民时期掠夺的各国文物。

此外,界定流失海外文物的“合法”与“非法”的标准始终非常模糊,边界也不清晰。很多被劫掠的文物,几经转手,新的持有者可能通过合法途径获得,就不能作为赃物进行追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