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萍华德福 我对中国华德福教育的思考——胡萍

2017-10-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如何迈向自由之旅--我的华德福教学实践与思考之三 3老师的权威  文/吴文冰  2012年09月10日,星期一    3.老师的权威与课堂艺

如何迈向自由之旅——我的华德福教学实践与思考之三 3老师的权威  文/吴文冰  2012年09月10日,星期一    3、老师的权威与课堂艺术       隐约知道一些关于课堂理念的讨论。

一直没插嘴,也没有想要加入讨论的欲望。     《新教育读写月报》主编李玉龙曾提出过让我上一节课,被我拒绝了。

不是不敢,是觉得没有办法在一节课时间来展现我所实践的华德福教育。就我的阅读写作课来说也是分版块进行的,一般三周到四周一个版块,第一周可能是老师的主题演讲,目的是打开孩子们的视野,老师以自己的人格,思考深度和才情带领孩子进入一个主题,比如探讨“情绪与自我”;第二周会是孩子们的自由创作以及一篇小说、诗歌、故事欣赏;第三周会是以孩子们自主讨论上节课初步赏析过的诗歌或者小说,老师只是提问引导;同时赏析学生自己的作品;第四周,融汇主课的文化背景老师给出即将要做的创作练习要求,同时老师做总结性引导,并赏析同学自己的作品,以鼓励、肯定的态度,之后孩子们再次创作。

如果有时间可以阅读孩子们的作品(可以是老师读也可以是学生读)。但如果四周课分开了,哪一节课都有问题。比如第一节课会被认为是老师满堂灌;而讨论课几乎没有写作练习;最后一节课完全是老师的权威主导。       而我践行的体会是,这个过程是有生命力的可以自行生长的思考之旅,感受之旅。

这个过程越是和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喜悦会更加动人。华德福教育最吸引我的魅力正在于此,他的各科是有机的相互支持的,而非分割破碎的。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会了解主课版块的大概内容,一名音乐老师完全可以和阅读写作课合作,而主课内容可以在运动课、艺术课中得到不同角度的体验。

阅读写作课不是一堂一堂分裂的,而是一环扣一环,有分支也有回环。当然这是理想的状态,是我为之努力的目标。       在华德福教育中,7~14岁强调老师的权威,这个权威意味着老师是什么样一个人比教什么更重要。

强调学生自主性讨论的课堂观非常好,但要看对象,我认为并非是适应于所有年龄阶段的。五六年级开始,孩子的思考开始出现,渴望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毕竟知识背景人生历练等的限制,其讨论并不能充分呈现思考的本质。

14岁以前的孩子依然渴望权威,所以我会认为12岁到14岁这个年龄开始有自主性讨论,但老师的权威,老师对生命、历史、自然科学的思考以及对真理的探索的权威会对孩子心智发展有深刻意义的。

      在课下我和我的七年级学生可以开玩笑,可以亲切聊天,他们会进到办公室自然地围着我说这说那。

在课堂上,我却非常深切地感受到孩们在各个方面都渴望引领,甚至在他们过于懒散,比如上课了还漫不经心时,我的“很凶有时候甚至是粗暴的口气”也是他们需要的。我也试过温柔提醒,我发现孩子们可能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对上课老师的不尊重,是“可恶”的错误。

每当我凶过之后,心口会沉闷好久,还有些羞愧。可是实践过程中却发现这样黑白分明,凌厉与爱兼具才是适合他们这个阶段的教育方式。是的,即便“凶”是有效果的,但这也不是可以沾沾自喜的法宝,难受也并不会因为有效果就会消失。

我举这个例子只是想表达,这个阶段的孩子依然渴望老师的权威指引。这也印证了“棍棒之下出孝子”(仅限于这个阶段)。但是这个法宝很快就要失效了。

14岁之后,孩子的自主性完全清晰之后,他要求平等。这个时候是自主渴望的黄金时期。在华德福教育的高中教育,法则是自主学习,不再有班导师。老师现在只是一个朋友,一起探索世界真相的知己。       我觉得老师的权威几乎不可模仿。

一个人格高尚,真诚追求真理,又学养丰厚的老师,他对学生几乎不需要强调规则,更不需要“凶”就可以让孩子们自然而然被老师的权威吸引。

他甚至也不太需要课堂技巧,他对学生和知识的洞察可以使他随心所欲不逾矩。像我这样缺陷很多,修炼不够的人来说,才会很小心地警醒自己要小心使用老师的权威,不会轻易放弃也不敢大大咧咧地滥用。总之诚惶诚恐。

     说到底还是老师骨子里有多少货,面对真理有多勇敢多诚实决定了老师权威的成色。其它的课堂技巧抑或查证了多少资料都是非常其次的。      华德福教育对我来说还有一个魅力:我可以不断推倒重来。

我无法形成一套比较稳定的课堂技术,反复演绎直到纯熟。我所关注的根本在学生。有一个事实一直激励着我,那就是,一个年级与另一个年级的差别竟然是如此之大,同样的八年级,我必须使用完全不同的上课方式,这个方式完全由班级特点决定的。

我大约不会重复上同样的年级。我才上两三年课,现在回想,我上第一个六七年级时是多么激情,我对孩子们的洞察和欣赏是如此感动着我自己。

现在我对我主班的这个班感情越来越深,深到像初恋,我很难想象我再去接一个六年级会如何,如果是这般勉强的,何必继续呢。即使我这三年的教学充满了缺陷、失误,我也不会想到要再来一次以便修复上一旅程带来的遗憾。

这些缺失对我来说都是有趣的故事,生动又活泼。华德福学校是一段旅程,往前走,也许不完美,但真实有激情。所以于我华德福教育从来不是什么事业,而是一趟特别激动人心的旅程。

走过了就走过了,不会回头去固定一个行走的姿态。我一个同事说,她教完了一轮绝对不会再教第二轮的。我懂。我也是。因为这是融入了激情的旅程。一次就够。就像爱情,一个人就足。      现实中哪里有完美的老师权威呢。

孔子都死了千年了。所以我对自己的要求是:真实,认真,对孩子有爱心,我觉得做到了这三点,老师的权威基本上就建立起来了。课堂艺术嘛,只能一点点反省精进罗。其实我挺喜欢看公立学校的老师上课的视频,能学到很多课堂艺术,正面的反面的都有,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