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哲文的对联 罗哲文与河北文物的不了情
5月14日23时52分,有着“万里长城第一人”之誉的罗哲文先生在北京溘然长逝,享年88岁。闻者无不黯然。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给记者打来电话说,罗哲文先生生前十分关心河北文物保护工作,半个多世纪以来,河北许多重大文物保护项目的实施,都凝结着罗老的智慧和心血。
山海关、金山岭、紫荆关等长城关隘;正定隆兴寺、广惠寺华塔、开元寺钟楼;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保定开善寺、直隶总督署……保护维修无不得到罗哲文先生的指导、支持。
“罗老是河北文博界的导师、老友,可以说河北古建筑保护取得进步和重要成果所迈出的每一步,都有先生的身影,这些河北文博界将永远铭记。先生走了,先生的谦和、求实、敬业精神将万古永存”。
如果从1949年罗哲文先生首次登临山海关长城算起,先生与河北文物已经结下了60多年的情缘。
60年情系山海关
与罗哲文曾有过多年工作交往的秦皇岛山海关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原所长于占海回忆说:“山海关可以说是罗老的第二故乡,他对长城的热爱注定了他对山海关的热爱”。“前几天,病榻中的罗老仍然关切地询问山海关古城的保护和发展情况。在今年3月末,还满口答应为我的一本新书做序……”
初识山海关
1949年,25岁的罗哲文,首次登临山海关,为其雄伟气势所折服,便默默地发下誓言———“如有机会,我一定要好好研究山海关,研究那里的长城,因为那里有令人惊叹的宝藏。”
1952年,郭沫若提出了“维修长城、让长城成为对外窗口”的计划与建议,第一次把长城保护提上了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建议得到了梁思成、郑振铎等诸多专家学者的支持,并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长城保护维修”的倡议者是郭沫若,领导者是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国内著名学者郑振铎,而实际工作却落在了一个身材矮小、面容和蔼的年轻学者的肩上。他,就是罗哲文。1952年,为做好长城维修的前期准备工作,罗哲文与郑振铎一同来到山海关进行实地勘察。
1953年初,正当壮年的年轻专家罗哲文正式主持长城维修工作。他的足迹因此遍布中国境内长城各沿线重要关隘,创造和积累了一系列优秀成果和宝贵经验:如山海关东门镇东楼成功修复、镇东楼至威远堂城墙修葺如故;就在这一年,自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处在封闭状态的“天下第一关”又以傲然的姿态迎来了国内第一批游客;1961年3月,山海关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修复山海关城墙和老龙头
上世纪60年代末期,山海关长城城墙屡次因不明原因倒塌,重修后再次倒塌,一度形成了业内熟知的“山海关长城常倒常修”现象。面对这种状况,时任河北省文物局文物处处长的董增凯心急如焚,他急忙邀请以罗哲文为首的各级专家来到山海关,共同商议解决这一令人头疼的怪异现象。
罗哲文再次来到山海关,马上意识到此行的重要性,必须想出一个行之有效地办法来解决这一重大隐患。他登上关城,仔细观察城墙倒塌现状,亲自用相机从不同角度进行拍照,捕捉到很多有价值的研究资料,他借助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结合专业所学,苦苦思索对策。
通过研究发现,自古以来,各个朝代修建长城都是本着“因地成形,用险制塞”这个军事原则来进行建筑的。想到“因地制宜”,罗哲文眼前一亮,解决之法跃然心间。
于占海介绍说,“十几年里,罗哲文先生组织了多次长城修复论证会议,与周之镭等当地文物部门专业人员共同探讨研究,到1976年,最终破解了有关城墙土质黏度、土砖固性等施工难题,经过精心设计,终于将困扰文物工作者心中多年的‘山海关长城常倒常修’的顽症彻底治愈了。”
人们常常将明代长城比做巨龙。自燕山山脉腾空而起,飞奔万里,最终昂首跃入渤海湾,入海石城也因此得名“老龙头”。似乎所有喜欢研究历史的人,都对老龙头怀有一种浓厚的兴趣,罗哲文就是其中的一位。
1961年,山海关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复老龙头一事,便有人不断地提起。罗哲文于1949年第一次来山海关时,亲眼目睹了一片废墟的老龙头,龙首之威荡然无存!
面对历史造成的遗憾,罗哲文出于对入海石城的独特兴趣,查阅了大量资料,详尽地了解老龙头建设情况。他从建筑石材入手,经过无数研究实践,推断出连接建筑石料“腰铁”的真正来源。利用这一推断,与文物工作者合作,最终查明了老龙头入海石城城基石料的重要组成等历史之谜,随后通过清理海中巨石,明确了入海石城的具体位置和方向。
1985年5月,山海关长城修复工作拉开了序幕,入海石城——— 老龙头因此成为这次修复的重点。
“事实证明,由于罗老的主张修复才得以促成审批手续顺利通过,罗老的赞成票起到了重要的决定作用。”于占海说,在修复山海关老龙头的日子里,罗哲文曾欣然赋诗一首,题为《七律·山海关》:“长龙拔地起临洮,跨越千山万里遥。直下燕山联险塞,飞奔宁海逐惊涛。环球众说称奇迹,宇宙航观见峻标。秦皇明祖今安在,唯有民功永不凋。”
为古城保护一锤定音
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山海关古城,使其价值得到真正体现;如何挖掘古城深层次文化内涵,使山海关的历史文化意味更加浓厚,一直是河北各级领导关注的问题。
2003年3月,河北省“一号文化工程”、国家重点文保工程——— 山海关古城保护开发工程拉开了序幕。9月,河北省文物局专门为山海关古城保护工程成立了多学科的专家组,已近八旬的罗哲文欣然受命。
10月,在山海关古城文保规划论证会上,罗哲文就这项庞大工程政策的连续性以及如何延续山海关的传统风貌等问题侃侃而谈。“罗哲文先生曾十分详尽地为恢复山海关古城标志性建筑定基调,这就是当年的‘11533’标志性工程。
即复建一个东罗城、一个钟鼓楼、五座牌楼牌坊、三个城门楼、三条大街。”于占海说,关于山海关的保护与开发,相对于文物界一些其他专家,罗老持一种非常开明的与时俱进的观点。
“其实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古建筑保护,文物界一直有两种倾向:一是要保持现状,二是对文物‘修旧如旧’,文物的‘修旧如旧’就是要恢复到文物产生时代的现状和结构,而后者就是罗老提出来的。罗老的支持使古城改造的进程加快了,一锤定音,避免了更多的争论。
”于占海回忆道。“2005年,罗老在百忙之中还专门给我写信,关怀指导山海关古城的保护恢复工作。现在,山海关古城已经‘再现了雄关气势’,也永久地告慰着罗老的在天之灵!”于占海深情地赋诗一首以悼罗老:“不厌关山万里行,躬身跋涉践心声。一轮甲子数番累,因系长城未了情。”
正定古城再续前缘
罗哲文先生师从梁思成、刘敦桢等古建大师,自1951年第一次到正定考察古建筑后,他数十次到正定,对正定文物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和古文化研究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关怀、支持和帮助。罗哲文每每说起正定,都会说“那里有我老师的不了情,我来是再续前缘的。”
“正定保存的古建筑,数量多,又有重大价值,在全国的县城中,可算首屈一指”
1951年,罗哲文考察河北古建筑,第一次来到正定勘察文物,隆兴寺和四处古塔给他留下极深印象。他曾赞誉:“正定是一个文物古迹非常丰富的古城。它保存的古建筑,数量多,又有重大价值,在全国的县城中,可算首屈一指。
”罗哲文多次到正定考察、测绘。他编著出版的《中国古塔》一书中对正定古城及城内的四座古塔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赞誉———天宁寺凌霄塔难能可贵地保存了塔心柱结构形式,而“这种结构形式,在早期木塔中屡见不鲜,但实物现多已无存;临济寺的澄灵塔造型秀丽,雕制精美,为密檐塔中的佳作。
”他对广惠寺的华塔更是推崇有加———“整座塔的外表,原来均有彩画,想当年初建时,定是五彩缤纷、光彩夺目的,名为花塔,确实相符……此塔是花塔类型中造型最为特异,装饰最为富丽的一个”。
正定隆兴寺内保存着我国最大的宋代建筑群,古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多次到正定考察。上世纪70年代摩尼殿开始维修,罗哲文与国家文物局专家祁英涛先生一起勘察、立项,指导了大殿落架维修的整个过程。
“摩尼殿的建筑年代问题,由于前辈大师梁思成和刘敦桢先生意见不同,是宋代还是金代,未下定论,罗老希望在这次大修工程中有所发现。果然,不出所料,在拆卸斗拱时,在斗拱的内部发现了北宋皇祐四年的题记,从此摩尼殿的建筑年代问题得以解决,用罗老自己的话说‘当时我真是欢喜若狂’。”正定县文物保护管理所的于坪兰说。
1991年,罗哲文考察全国石质文物,专程到正定开元寺考察唐代三门楼石柱,至今留有一张珍贵的考察照片。开元寺钟楼是一座被梁思成先生初步判断为唐代形制的古建筑,价值非常大。
由于钟楼的局部已被清代修改,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计划对其进行复原性修缮。罗哲文又与祁英涛先生一起,在制定修缮方案、筹备施工的过程中,多次到正定开元寺实地考察。在罗哲文建议下,对开元寺和广惠寺进行了科学修缮保护,同时也为今后的对外开放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罗哲文的指导与带领下,广惠寺华塔得到科学维修,隆兴寺大悲阁进行了落架复原性修缮,修缮后的华塔与大悲阁熠熠生辉,重现昔日风采。于坪兰说,“2002年广惠寺在华塔内办全国古塔图片展,罗老不仅为正定文保所提供了80余张全国各地古塔照片,还欣然为古塔展题字。”
“期望整个正定古城的文化保护做成精品”
1993年,正定成立古文化研究会,罗哲文与郑孝燮、史树青、朱家溍、鲍世行等十几位专家受邀专程来正定参加成立大会。会上,罗哲文与其他几位专家欣然接受聘请,成为正定古文化研究会的顾问,并为其会刊《古圃》题字。
1998年,正定县委、县政府决定对古城内的文物做一个整体的保护规划,在当时国内还没有很多先例的情况下,大胆进京请教罗哲文。在罗老的耐心指导下,成功完成了正定文物保护规划,罗哲文作为规划论证专家组组长,亲自修改。此规划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目前此项规划仍在执行中,为正定的整体文物保护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阳和楼,曾经被梁思成先生赞为“庄严尤过于罗马君士坦丁堡的凯旋门”。2002年,正定准备复建阳和楼,组织召开“正定阳和楼建设专家座谈会”,罗哲文得知此消息后,十分高兴,因有事不能亲自前来,便与郑孝燮联名写了一封信,表明了对重建阳和楼的意见和建议。正定县委、县政府十分尊重罗哲文等古建专家的意见,改变了异地重建阳和楼的计划。
2010年9月6日,“中国石家庄·正定古城文化保护高峰论坛”召开。86岁高龄的罗哲文参会并发表演讲,他在《梁思成先生与全面保护正定古城》的发言中,不仅讲述了梁思成先生对正定的感情,对古城文物保护作出的贡献,同时也提出了对正定的期望:期望整个正定古城的文化保护做成精品,期望正定在全国古城文化保护上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河北古建的知遇情缘
河北的文物古建风格独具,深深吸引了罗哲文的目光,很多地方都留下他的足迹,传诵着他的故事。“中国第一长石拱桥”涿州永济桥和“中华第一塔”定州开元寺塔与罗哲文就有着千里马与伯乐的知遇情缘。
命名“中华第一塔”
定州开元寺塔,建于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塔高83.7米,为我国现存最高的砖塔。因当时定州地处北宋与辽接壤地带,在军事上用于瞭望军情。清光绪十年(1884年),塔身东北面自上而下塌落。
在罗哲文、祁英涛等古建专家的努力下,1986年开始,国家文物部门组织对开元寺塔进行勘察、设计,并投巨资对其进行整体加固维修,期间罗老多次到现场考察、指导,解决技术难题,勘察与施工过程中数次登临塔刹。
“最近几年罗老还一直关心塔下回廊壁画的保护问题。”张立方对记者说,1993年7月,在修复工程方案专家论证会上,国内众多知名古建专家聚集一堂,罗老为开元寺塔题写了“中华第一塔”。
“记得当时罗老说,‘这个称号——— 定州开元寺塔当之无愧’。”张立方回忆说。如今,“中华第一塔”已由当地文物部门镌刻于石,矗立在开元寺院内。2002年开元寺塔主体修缮完成并对公众开放,作为定州重要文化标志“中华第一塔”展现在世人面前。
题写“中国第一长石拱桥”
2005年1月22日,涿州永济桥发掘现场仍被皑皑白雪覆盖,冬日的雾霾里,一行人簇拥着一位两鬓霜白的老者,从永济桥引桥南端向主桥走去——— 永济桥迎来了中国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涿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研究馆馆员杨卫东向记者回忆起当时那一幕。
杨卫东说,罗哲文先生谦逊平和,讲起古建来头头是道。先生和我们一同来到主桥之下的冰面上,他仰望着桥体西侧镇桥梁的字迹,动情地读道:大清乾隆二十五年岁次庚辰三月太子太保直隶总督方观承奉旨重建。
读罢,先生回头对我们说:“你们办了一件好事,使永济桥露出真容,这是珍贵的国宝,你们一定要善待它,保护它。要赶快补充申报第六批‘国保’,我要为它投上郑重的一票。”先生还对该桥如何编制保护规划,如何加固维修谈了很多意见,其情切切,语重心长……
“我带着申报材料进京求教于罗先生时,先生进一步阐述了该桥的价值:一是永济桥连接南北。二是永济桥建造形制与规模为国内罕见。该桥总长约627.65米,在中国石拱桥建造史上属首次发现。” 杨卫东回忆说,当时,罗先生当场欣然写下“中国第一长石拱桥”八个大字。
2006年,永济桥被列为第六批国保单位。2012年5月,经过3年的抢修,永济桥主桥及部分引桥整体加固维修工程完成过半……杨卫东叹息道,“遗憾的是,罗老看不见它竣工了。与罗先生自涿州永济桥一别,他再也没有来过涿州……”
(本版图片及有关文字资料由于占海、杨卫东、杨宏杰和正定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