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作业没做 开学报名被拒
2015年3月5日是春季学期开学后的第二天,在泉州市洛江区河市镇霞溪小学的校园里,两名家长领着自己的孩子徘徊在教室外。开学首日,他们家的孩子被拒绝注册报名,上不了学。
没做寒假作业 开学被拒报名
黄先生和女儿小宝(化名)坐在空旷的操场上,一脸着急。8岁的小宝一脸茫然,静静地偎依着爸爸,不敢说话。开学都两天了,同学都上课了,该上二年级的小宝还没报上名。
开学第一天,小宝跟着妈妈到学校报名,却被拒绝。
“老师说孩子成绩太差了,说没办法读书了。”黄先生说,他们一家是湖南人,在泉州务工近十年,小宝一直带在他们身边,成绩一直不好,但总不能不让读书了吧?昨天上午,黄先生向工厂请假,专门带着女儿到学校来求情,依然没能通过。
跟黄先生在同一个工厂上班的李先生,也带着一对双胞胎儿子赶到学校,请求老师让孩子报名上学。李先生的两个儿子也读小学二年级,同样是被老师拒绝报名上课。
“作业完成了吗?”霞溪小学的汪校长赶来,首先问向家长和孩子。“做完了。”李先生赶紧说,从儿子书包掏出作业本,他自己并不确定儿子是否真正完成了寒假作业,“他有20篇作业没写,我没读过书,不懂怎么办?”
经常不做作业 老师无奈出此下策
说到不让小宝报名上课,小宝的班主任、语文老师洪老师也有无奈。她说,小宝看起来很乖,却经常不做作业,“下课后我喊她到办公室做作业,她才能勉强完成,长期这样,怎么行?”
最让洪老师生气的是,她打电话向小宝父母反映这个情况,却经常打不通电话,有时沟通完情况后,孩子的父母也没那么配合,小宝还是老样子,还是经常不做作业。
她说,自己教书30多年了,这次不让小宝及时报名,是为了让小宝父母引起重视,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督促。
面对老师的责问,黄先生也无奈。他在一家工厂当机台操作员,工作忙,每天回到家后,看着不太爱说话的小宝,觉得孩子挺乖的,有时候看着也挺认真的。至于说沟通的问题,他解释说,他和妻子共用一部手机,工厂还规定上班时不能用手机,所以确实经常没接到电话。
“我们也明白,教育不能全部靠老师,我们家长的责任也很大。”黄先生说,接下来,他们会加强对小宝的监督教育,帮助小宝改掉坏习惯。
汪校长则表示,今年的寒假有一个月,假期这么长,个别学生却不完成作业,说明家长和孩子存在很多问题,“小宝有做完寒假作业,明天就能报名上学。”至于李先生的孩子,则要补完作业才能报名。
教育局:初衷是好的,但教育方式粗糙
不做完寒假作业就延缓报名,家长还是觉得难以理解。泉州市教育局初教科陈军萱科长表示,学校的初衷是好的,是为了帮孩子改正缺点,不过这个方式有些简单粗放,“我们会具体了解情况,让学校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用更好的方式来引导孩子”。
“孩子经常不做作业,从教师角度看,可理解为问题行为。”泉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曾亚茹介绍,“让孩子回家完成作业,再来报名上课,是一种惩处,目的是为了解决学生的问题行为,提升学生的行为能力,但从教育学角度说,这个方式较为粗糙。
曾亚茹认为,惩处学生,不能有效消除老师的不满情绪,也不能有效教育学生。她认为,作为老师,应该具备分析研究能力,评估孩子问题行为的原因在哪里,学习能力弱、独立能力差,或是自控力差,然后精细精致化地进行正向帮助,而不是用否定的方式去惩处。
曾亚茹分析,家长对孩子的监督教育不够,可能是意识、方法和时间上的问题,这需要加强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讨论解决方法。
对外来娃 需更耐心
孩子作业没做完,家长督促不到位,有时连老师的电话也接不到,似乎这责任的板子该落在家长身上。但是别急,我们不要忽略三个孩子家长的身份——他们是外来务工人员。
泉州是外来工流入城市,这个群体的孩子为数不少。工厂管理严格,家长忙于上班,孩子缺乏管理,这是外来工家长最现实的无奈。就算他们再尊师重教,在教育时间、方式以及知识水平上,可能都远远跟不上教育需求。尤其是这样的家庭,越需要老师的帮助。孔子所谓因材施教,对教育外来工子弟来说,就是要考虑他们家庭的实际困难,需要更细心、更耐心、更宽容。
教育的功德,远不是成绩和分数,而是会影响到这些孩子的一生。我想,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所说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值得外来工孩子的老师们自我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