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例试管婴儿诞生记

2018-05-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此文的主人公是原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教授张丽珠,今年已经88岁高龄的张教授被医学界同仁亲切地称为"中国试管婴儿之母".1944年,上海

此文的主人公是原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教授张丽珠,今年已经88岁高龄的张教授被医学界同仁亲切地称为“中国试管婴儿之母”。1944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博士毕业后,她选择了妇产科医生的工作。后来又出国留学深造,获得了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文凭。

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知识积累,让她日后成为了我国生殖医学领域里程碑式的人物。首例试管婴儿已长成漂亮姑娘
1988年3月10日,我国首例试管婴儿郑萌珠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诞生。

这是一个体重3,900g、身长52cm的女婴。她哭声响亮,身体丰满健壮。
现在的郑萌珠已经成长为一个即将年满21周岁的漂亮姑娘,是西安西京大学英语专业的一名大学生了。
20多年前,郑萌珠的母亲因双侧输卵管阻塞,结婚20年未孕。


在以北医三院妇产科教授张丽珠和北医大基础医学部副教授刘斌为首的北京医科大学生殖工程组的努力下,这对求子心切的夫妇终于有了自己的孩子。
他们给孩子起名叫“郑萌珠”,“萌”取其第一的意思,“珠”是“张丽珠”的“珠”,为了表达对张教授的感谢。


“特神奇,我真的觉得自己太幸运了。”去年,为了参加我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诞生20周年庆祝活动而赶到北京的郑萌珠,回到了当年自己出生的家——北医三院生殖医学中心实验室。
看着电脑中演示的试管婴儿生育过程,她禁不住连声称奇。
在这里,郑萌珠还见到了今年已经近90岁高龄的张丽珠教授。

面对慈祥的张奶奶,郑萌珠说:“我想说的就只有4个字,‘感动、感谢’。”
放眼望去,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1978年7月出生在英国曼彻斯特,被称作“世纪婴儿”,她的诞生被认为是继心脏移植手术成功后医学上的又一大奇迹。


到郑萌珠出世时,全世界“试管婴儿”已有6,000例。
克服重重困难也要进行试验
张丽珠教授与试管婴儿结缘,是在20多年前,她听说了世界上首例试管婴儿诞生的消息。


1978年7月25日的英国,出了一件轰动全人类的事情,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了。张丽珠正好出国去参加第二届世界妇女大会,那时候试管婴儿在国外正是热门,好多国家都在开展这个项目。
同一时期,我国的情况是计划生育开始被定为基本国策,在倡导少生优生的背景下,“试管婴儿”这样的辅助生殖技术很难被接受。

张丽珠作为一个妇产科临床医生,面对过众多不孕不育症患者的痛楚,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把视线转到不育症的研究上。
从1982年开始,张丽珠开始了对试管婴儿技术的研究,这项技术的第一步就是获取卵子,这也成了张丽珠需要解决的第一道难题。


国外那个时候都用腹腔镜,腹腔镜创伤比较小,伸到腹腔里,就看见卵巢的表面了,看见卵泡在哪儿就在哪儿吸出卵泡液,卵泡液内有卵子。而我们国家当年只能开腹取卵。
通过开腹手术的方式,张丽珠取得了患者的卵泡液,接下来的工作是从卵泡液中把卵子找出来。
张丽珠和其他研究人员连人的卵子都没有见过,最后他们是参照动物卵子的形状才从卵泡液中寻找到了人的卵子。


卵子取出来之后,存活不了多久,如果不给它受精的话,就要冷冻储存,冷冻储存卵子,这项技术是在2002年才做成功的。由于当时条件有限,张丽珠并没有急于把卵子进行受精。
没有资金,没有设备,比如针、设备、冰箱、培养箱、碟子都是从外国自己带回来的,就有几根针,碟子也是,用了再洗,洗了再高压消毒,针也是用了再用,用了再用,再去磨尖。


在条件初步具备之后,1984年张丽珠开始了体外授精试验,体外授精就是把卵子和精子放在一起让其自然结合。


上午取卵,下午就跟精子碰头,经过一些处理,让卵和精子在一个碟子里,第二天早上看看,有没有结合,有没有形成胚胎。
1984年,张丽珠成功培育出了我国首例体外授精胚胎。


12次失败迎来我国首例试管婴儿
接下来,需要将受精胚胎移植到患者的子宫内,这是整个试管婴儿技术过程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步。
张丽珠介绍,这个手术的过程不难,也就是说比较简单,可是比如子宫后位,你这个管就要往后插,子宫前位就要往前插,距离子宫底大概有一个厘米,当初到底应该距离多少厘米,具体还没有规定,后来才知道,距离子宫底要一个厘米,因为怕注射到输卵管里面去,所以这个操作是简单而细致。

不能捅来捅去,容易损伤了子宫内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