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绍仪走向共和 电视剧《辛亥革命》远不如《走向共和》

2018-01-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暂时还说不清原因,我不敢对这两部历史妄加评论,我只是想表述下我看完的心情.因为看电视剧<辛亥革命>,心里不自觉地要把它和八年前的<走向共和>

暂时还说不清原因,我不敢对这两部历史妄加评论,我只是想表述下我看完的心情。因为看电视剧《辛亥革命》,心里不自觉地要把它和八年前的《走向共和》做个比较,没等CCTV一套播完就觉得《辛亥革命》远不如《走向共和》。

两剧的差距是全方位的,根源来自思想的深度。于大陆电视剧的排名,很多人把《走向共和》排名第一,无论其收视率,还是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都是空前的。说无论是台词、情节、人物以及历史背景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看过《辛亥革命》一半,尚觉该剧人物的命运感不强,总是一种膜拜前人的视角,似乎还是那种看共和国开国领袖影视剧的感觉——我们对于近代史上为探索救国救民的仁人志士当然心存敬意。但《辛亥革命》没有塑造出那种历史局中人的自我反思、心中的无奈与纠结。

也更难引起今人的反思、无奈与纠结。总的感觉是历史感欠缺,揭示的社会矛盾不够深刻。 《辛亥革命》的历史跨度短于《走向共和》。《辛亥革命》以孙中山、黄兴等人的革命活动为主线,围绕中国同盟会成立、武昌起义、护国战争、袁世凯取消帝制等重大历史事件,展现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艰难与曲折。

其中以孙中山领导的的共和革命伏线最长,着力最深,描摹最详。 《走向共和》是在2003年央视一套播出的。

《走向共和》的脉络是鸦片战争失败后到张勋复辟这一段时期内的史实,主要是讲先进力量对救国救民良方的探索。戊戌变法,洋务运动,还有最为壮阔的辛亥革命。 两部《西游》,两部《红楼》、两部《水浒》都能重播,为什么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辛亥革命》和《走向共和》不能同播??? 据说《走向共和》部片子播出后,中央领导不满,央视副台长和影视部主任被调职。

有25名清史学者集体进言,为走向共和说好话,才免了上述两位了处分。

但该剧播完之后也没再重播,原定的重播计划被取消,地方台都没播。一度曾被禁,现在在网上可搜到。 这部片子为什么惊动了日理万机的领导?很多人不理解。 看来,中国从来不缺好事者,不缺御用文人。

这些人认为清朝200多年的闭关锁国和封建专制正是新中国前三十年封闭、专制的影射;洋务运动正是改革开放的影射等等;当前的腐败现象如同晚清,改革遇到的困境也如同晚清。仔细想想,这些御用的好事之徒说得也有几分道理。

还有人认为《走向共和》的人物塑造有问题,把坏人塑造的太中性了,有为历史犯罪漂白之嫌。我认为该片并没有刻意去美化或丑化谁,只是将历史人物立体化、形象化了,很客观。如片中的李鸿章、片中的慈禧,他她的形象多少年来定格在卖国贼、阴险、妖孽坏人的形象,稍客观的改变了一些就觉得不舒服,我不能不遗憾地说,这样的认识置停留在了小学生水平,只停留在了文革时期的认知水平。

退一万步讲,即使《走向共和》真为这些人漂白了,也不至于引起中央高层的关注,特别是刚换届,事乱如麻,有非典闹国的时候。

《辛亥革命》的人物塑造,高、大、全,有似曾相识的领袖英雄之感。如剧中孙中山听到吴樾刺杀五大臣消息说:“我从来不主张暗杀”。

其实他领导的暴动、起义,哪一次少得了暗杀?剧中为塑造领袖作用,过分渲染同盟会的内部斗争,使人想起学过的《中共党史》中的“十次路线斗争”。还有过分夸大和立宪派的争吵辩论作用,公允的讲,在那段历史中,立宪派和革命派是同盟军的关系。

立宪派和革命派共同促成了辛亥革命的成功。护国反袁斗争中,梁启超、蔡锷等立宪党人是主力军。 我不能说《走向共和》就十全十美,但《走向共和》至少在大的历史事件上尊重了客观情况,人物性格也比较合服常理。

只能禁,而无法驳,因为找不出硬伤。 因此,我以为《走向共和》被禁因为它更容易引起人们对社会,对民主,对制度的思考,甚至引发人们对国家体制的思考和探索。人们不禁会拿着孙文的民主共和、平等自由来与我们共和国做比较。

对许多人来说,这是一种民主意识的启蒙。这才是令执政者感到担心的。这也正是《辛亥革命》和《走向共和》的差距。 要让中国的社会进步,要让中国的民主共和进步,决不是靠禁播《走向共和》之类的做法可以解决的。

相反,让更多的人去思考这些问题,未必不是好事。 这是《走向共和》结尾孙中山的部分被删减的台词: 我知道诸位议员你们急什么。张勋复辟了,国会又开不成了。

可我急的不是这个,我这些日子想的是,咱们本来是共和国啊,可怎么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封建主义、专制主义的东西?这个问题不解决,复辟就是必然的,共和国就永远是一个泡影! 共和的观念是平等、自由、博爱—— 共和国是平等之国,人们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是各级行政官员都视法律为粪土,人民仍被奴役着,被压迫着; 共和国是自由之国,自由是人民的天赋人权。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是只有当权者的自由,权力大的有大的自由,权力小的有小的自由,人民没有权力、没有自由; 共和国是博爱之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是只有人民对当权者恐惧的‘爱’’,当权者对人民口头上的虚伪的‘爱’’,那种真诚的真挚的博爱我们看不到。

共和国是法制之国—— 立法是国会。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却是行政权力一次又一次肆无忌惮地干涉立法,你不听话,我就收买你,逮捕你,甚至暗杀你。

立法者成了行政官员可任意蹂躏的妓女! 行政是大总统和他统领的文官制度。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打着共和旗帜的‘家天下’’;在行政中,我们看不到透明的程序,看不到监督系统,人民不知道他们如何花掉了人民的血汗钱,人民不知道他们把多少钱装进了自己的腰包。

共和国的行政应该暴露在阳光下,可我们看到的却是暗箱操作,漆黑一团! 《黄老道札记》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专辑 首篇 从《走向共和》看近代史观的变化 走向共和——大清亡于载沣(1) 走向共和——立宪派转向是辛亥革命成功的关键(2) 走向共和—— 袁项城功不可没(3) 走向共和——宪政之梦(4) 走向共和—— 孙中山“以俄为师”(5) 走向共和——《戏说慈禧》非戏说(6) (7)走向共和—— 反对帝制 拥护权威 (8)杨度:帝制祸首的理想终老未改 五四!

百年中国文化最灿烂的时期——纪念辛亥革命一... (9) 孙中山让位大总统功德无量——纪念辛亥革命100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