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东之死 韩慕侠是否与李瑞东过手之谜
光绪三十四年(1909),由直隶教育家张恩绶与同乡好友晚清武进士、著名实业家杜晓峰,联络深县籍退役军人在津创立了一个同乡会组织,取名军人会。
宣统二年(1911),武术家李存义、李瑞东、张占魁等人在天津三条石创办了民间武术团体“中华武术会”,开始了民间武术资源的整合。
两个团体可视为中华武士会的前身。
民国成立,孙中山倡导尚武精神。中国同盟会直隶成员张继、王法勤、顾德宝等鼎力支持中华武士会的成立,作为发起人之一,参与到初期的筹建中。其时,张继等人正筹备同盟会燕支部,燕支部成员叶云表、马凤图出身武门,被委以重任,积极联络各界。同盟会燕支部多人加入中华武士会, 如韩怡庵、马阜、张遵旭等。作为武术界发起人的李存义、李瑞东、张占魁等一大批爱国武术家,成为武士会的主体。
1912年6月5日、6日,天津《大公报》发布了“中华武士会公启”“中华武士会简章”及“中华武士会传习所简章”。
6月16日下午,直绅张继、王法勤、顾德保等八十余发起人,假河北三条石直隶自治研究所开成立会,筹议开课事宜,广延拳棒击剑各名师为教习。
叶云表任第一任会长,冯国璋任荣誉会长。马凤图(同盟会员、回民、八卦掌名家)先生任副会长,李存义初任总教习,后由李存义任会长兼教务主任。
中华武士会聚拢了一大批中国北方武林的顶尖高手,如当时保定万通镖局的原班人马尚云祥、定兴三李、郝恩光、李彬堂、王子翙,以及程海亭、李进修、王俊臣、韩慕侠、黄柏年、张景星、李书文、霍殿阁等,都是中华武士会的早期教员,中国武术教育的先行者。
1912年10月28日,中华武士会在河北公园组织举行了全国秋季运动大会,盛况空前,时称“天下英雄会”。李瑞东为了筹集此次活动的经费,卖掉了自家在武清城关的200亩好地。
李瑞东,直隶武清人,因鼻子有残缺,拳家多称之为“鼻子李”,以其精太极拳,又称“太极李”。李瑞东生性豪侠,仗义疏财,有“小孟尝”之誉。李瑞东融六门拳术于一炉,编创风格独特的李氏太极拳。曾任宫廷武师。民国元年,因门人之间互相煽动,与李存义相约,角术于天津青年会,李瑞东识大体,过时不赴,化解了一场兄弟之争,为武林称道。
坊间有云:
李瑞东担任“天下英雄会”的主持人,他和王兰亭创编的“文太极”“武太极”是大会的压轴节目。平曰他来武士会,大家就称之为会长。李存义逝世后,李瑞东想真正接任会长一职,却遭到大家的冷落。因为这些人毕竟都是练形意八卦的,李瑞东非常生气,武士会不来了,经济上的主要支持也就没有了。(《民国的津门武林——天津中华武士会》)
还有一说:当时张占魁是副会长,而李瑞东想接任会长,此事令韩慕侠非常不满,为此,还与李瑞东过了手。
韩慕侠与与李瑞东是否过手,尚未发现可靠资料,我们尚不得而知,但若言韩慕侠因反对李瑞东接任会长而与其过手,实在是不可思议。
其一,韩慕侠在武士会创办两年后便退出了,何以会陷入会长之争?
其二,李派在中华武士会的教学工作,是由李进修的儿子李昭堂、李昭棣,侄子李昭荫代理的,后来李昭荫被叫到南开中学与蒋治中(万良)创立“广武学会”,当时校长是张伯苓先生。李瑞东先生则常在北京任教,不定期地到天津武士会看看。1917年农历腊月二十八日,李瑞东先生从京城回到武清家中过年,因使用煤炉不当,煤气中毒于次年正月初一日逝世,终年六十六岁。
而李存义在1921年去世。就是说,李瑞东先于李存义离世,怎会在“李存义逝世后,李瑞东想真正接任会长一职,却遭到大家的冷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