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雷电灾害如何预防救助
海南新闻网11月3日消息:雷电灾害被联合国列为“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而我省又是全国雷灾高发区、重灾区。资料表明,我省每年的雷击事故都造成50-60人死伤亡,以及近亿元的经济损失。据不完全统计,今年4月进入雷雨季节以来,琼岛各地至少已发生雷击事故29起,并直接导致至少13人死亡2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近40万元。因此,懂得雷电灾害的预防和救助方法,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
8月29日凌晨零点48分,位于海口西秀海滩的海口某涉外酒店发生雷击事故,雷电感应造成该酒店安全防范监测系统设备损坏,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7月2日早晨6点钟,陵水县城发生一起雷击事故,造成电信公司、工商银行等单位的部分电子设备受损,估计损失价值10万元。
专家提醒:雷雨天,应尽可能关闭各类家用电器,如电视机、电脑等,并拔掉电源、天线插头,以防雷电从线路入侵,危害电器造成火灾或人员伤亡。
7月5日下午, 白沙龙江农场7队工地上空出现强雷暴天气,继而发生雷击伤亡事故,正在一简易工栅里避雨的民工韦某被雷电击中,当场身亡,另有2人被雷击伤。
专家提醒: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超过7成的雷击死亡人员,是在上述场所遭受雷击的。在雷雨天,不宜进入棚屋、岗亭等低矮而又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野外棚屋应尽快安装防雷设施;不要在棚屋内外乱拉电线以免引雷。
6月19日下午4时多,海口地区雷雨交加,正在田里割稻谷的海口东山镇东星村村民黄某及其母亲、嫂子3人急急忙忙跑到田边的一颗大树下躲避,不料躲过了雨淋却遭来了雷击,最终造成一死两伤的惨剧。
专家提醒:雷雨天孤树最容易受到雷击,因此应尽可能不要靠近。同样道理,还应避免在孤立的电杆、烟囱下避雨。如果确实万不得已要在大树底下停留,必须与树身和枝丫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并且尽可能把双脚靠拢下蹲,这样既可降低人体的有效高度又可预防跨步电压的危害。
6月10日下午3点30分,文昌市昌洒镇抱才南村大雨倾盆并伴有强雷暴,正在田间耕作的该村村民陈某当场被雷电击中身亡,同在田里干活的他女儿,也遭雷击受伤。
专家提醒:人在空旷地活动,很容易成为“引雷针”。因此,雷雨天气应避免在空旷地上行走、骑车、劳作等,更不宜在旷野中撑打雨伞或肩扛锄头等物,以免遭雷击。如果一时没有好去处,又感觉头发竖起或皮肤颤动时,那就意味着很快要发生雷击了,这时应立即倒在地上或者双膝下蹲,向前弯曲,双手抱膝,以免遭雷击。
5月17日下午3点半左右,定安龙门镇加兴种植场,一间简易屋外的竹质电视天线杆被直击雷击裂。简易屋顶被击出2个大洞,屋内的蚊帐被烧,正在休息的一家4口人被从床上抛到了地下,幸运的是,4个人只受轻伤。
专家提醒:农村的电视天线一般都比房屋要高出许多,如果没有采取避雷措施或措施不完善,就很容易引发雷击事故。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将天线接地,然后安装天线馈线避雷器,再是雷雨天最好不要打开电视机,并将电源线等拔掉。
救助篇:识雷电“假死”可救人命
雷击并非次次致命,在我省就有不少人在雷击事故中幸免于难。因此懂得一些基本的抢救知识,对于及时有效抢救伤者就显得非常重要。
据专家介绍,大量的事实证明,在雷击事故中,有一部分人处于假死状态,即使心脏、呼吸停止,有时也只是一种短暂的假象。因此,对事故伤者人们可以采取以下抢救措施:
1.如果伤者衣服着火,应马上让其躺下,以保面部不被烧伤,并往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等把伤者裹住隔绝空气,扑灭火焰。
2.危重伤员先抢救,同时呼叫“120”。如果遇多人被闪电击中,能发出呻吟的人可暂缓救助,先抢救那些已无法发出声息的人。
3.雷击后进行人工呼吸的时间越早,对伤者的身体恢复越好,因为人脑缺氧时间超过3—5分钟就会有致命危险。如果能在8分钟内以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让心脏恢复跳动,可能还来得及救活。一般情况下,持续抢救的时间不少于4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