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美的十大自然遗产 为大自然而赞叹
新疆天山属全球七大山系之一,是世界温带干旱地区最大的山脉链,也是全球最大的东西走向的独立山脉。在天山山系中,海拔在5000 米以上的山峰大约有数十座,除最高峰托木尔峰外,主要还有中哈界峰汗腾格里峰、博格达峰、瓦斯基配卡维里山、德拉斯克巴山、搜雷孜山、史卡特尔东峰、孜哈巴间山等这些高耸入云的山峰,终年为冰雪覆盖,远远望去,那闪耀着银辉的雪峰,是那样雄伟壮观、庄严而神秘.
天山的博格达峰上的积雪终年不化,人们叫它“雪海”在博格达的山腰上,有著名的高山冰碛湖“天池”,海拔1900米,深约90米池中的水都有是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镜子洁白的雪峰,翠绿的云杉倒映湖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是新疆著名的旅游胜地。
九寨沟,因沟内有九个寨子而得名。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西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因为九个藏族村寨坐落在这片高山湖泊群中,因而被称为“九寨沟”。它壮丽的景色因一系列狭长的圆锥状喀斯特溶岩地貌和壮观的瀑布而更加充满生趣。沟中现存140多种鸟类,还有许多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物种,包括大熊猫和四川扭角羚。
九寨沟一年四季均可旅游,犹以秋季为最佳,过去人们都已为九寨沟的冬季不能旅游,但是随着成都-九寨沟旅游公路的开通,才发现九寨沟冬季之美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远望雪峰林立,高耸云天,终年白雪皑皑,加上藏家木楼、晾架经幡、栈桥、磨房、传统习俗及神话传说构成的人文景观,被誉为“美丽的童话世界”。
黄龙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由黄龙本部和牟尼沟两部份组成,背倚终年积雪的岷山主峰雪宝顶,面临碧澄的涪江源流。黄龙景区主要由黄龙沟、丹云峡、雪宝顶等组成。黄龙沟,是一条长约8公里的沟谷。沟内到处都分布着乳黄色的岩石,从远处观望,好像是一条条黄龙卧在幽谷之中。
黄龙沟背倚终年积雪的岷山主峰雪宝鼎,面临碧澄的涪江源流。沟谷顶端的玉翠峰麓,高山雪水和涌出地表的岩溶水交融流淌。随着流速缓急、地势起伏、枯枝乱石的阻隔,水中富含的碳酸钙开始凝聚,发育国固体的钙华埂,使流水潴留成层叠相连的大片彩池群,绘出了黄龙奇观的第一幅天然图画。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中部湖南省西北部,由张家界市的张家界森林公园、慈利县的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和桑植县的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组合而成。亿万年前,武陵源是一片0大海,大自然不停地搬运、雕琢,变幻出今日武陵源砂岩峰林峡谷的地貌。这里遍地奇花异草,苍松翠柏、蔽日遮天;奇峰异石,突兀耸立;溪绕云谷,绝壁生烟。武陵源的自然价值和浓郁的原始野性,将人们征服。武陵源以“五绝”: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闻名于世。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是20世纪80年代初新发现的山水名胜。这里的风景没有经过任何的人工雕凿,到处是石柱石峰、断崖绝壁、古树名木、云气烟雾、流泉飞瀑、珍禽异兽。置身其间,犹如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和趣味天成的艺术山水长廊。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位于中国四川省境内,包括卧龙、四姑娘山和夹金山脉,面积9245平方公里。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拥有丰富的植被种类,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全球3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栖息于此。另外,这里亦是小熊猫、雪豹及云豹等濒危物种栖息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该地区的环境与第三纪的热带雨林相似。据调查,保护区内有哺乳动物约100多种,鸟类200多种,还有许多具有经济价值的鱼类、两栖类和爬行动物。
秀美的森林植被,丰富的旅游资源,区内地理条件独特,地貌类型复杂,风景秀丽、景型多样、气候宜人,集山、水、林、 洞、险、峻、奇、秀于一体。保护区内有着蕴藏量极大的地下水资源,发现温泉3处,其中银厂沟的温泉,水温为40℃,水质无色透明,水底有乳白色堆积物,经测定属偏硅酸锶优质矿泉水,具有药用价值。
三江并流自然景观由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及其流域内的山脉组成,在云南省境内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公里,穿越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等崇山峻岭之间,形成世界上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其间澜沧江与金沙江最短直线距离为66公里,澜沧江与怒江的最短直线距离不到19公里。
三江并流涵盖范围达170万公顷,它包括位于云南省丽江市、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9个自然保护区和10个风景名胜区。它地处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区域的交汇处,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区,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景区跨越丽江地区、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三个地州。
石林地质公园位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距省会昆明市约78公里,保护区总面积约350平方公里。石林公园在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中国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世界闻名的喀斯特地区之一,被人们赞誉为“天下第一奇观”。云南石林的剑状、柱状和塔状喀斯特、贵州荔波的森林喀斯特、重庆武隆的以天生桥、地缝、天洞为代表的立体喀斯特共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
大约在2亿多年以前,石林是一片汪洋大海,沉积了许多厚厚的大石灰岩。经过了后来的地壳构造运动,岩石露出了地面。约在200万年以前,由于石灰岩的溶解作用,石柱彼此分离,又经过常年的风雨剥蚀,形成了今天这种千资百态的石林。石林地区,奇峰怪石,平地挺起。有的矗立如林,有的峻拔如墙。有的石峰高达三四十米,也有的只有几米。天晴时,石峰呈灰白色,下雨时则变为赫黑色。置身石林,不仅可以得到自然美的享受,还可以了解当地风土人情。
三清山又名少华山、丫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处。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三清山是一座具有1600余年历史的道教名山,素有“江南第一仙峰”之名,为历代道家修炼场所,自晋朝葛云、葛洪来山以后,便渐为信奉道学的名家所向往,现仍完好保存着三清宫道观及古建石刻二百二十余处,有“露天道教博物馆”之称。
三清山以自然山岳风光称绝,以道教人文景观为特色,现有西华台、三清宫、玉京峰、三洞口、梯云岭、玉灵观、石鼓岭七个分景区,已开发的奇峰有48座,怪石52处,景物景观400余处,有植物1088种。区内奇峰异石、泉瀑溶洞、云海佛光、名贵动植物、第四纪冰川遗迹等构成丰富的自然景观,被誉为“黄山姊妹山”,其中“巨蟒出山”、“女神峰”、“和观音听琵琶”为三大奇景。
澄江化石遗址位于云南省的山地丘陵地区,占地512公顷,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早期海洋古生物化石群,展现了门类广泛的无脊椎与脊椎生命体的硬组织及软组织解剖构造。澄江化石群记录了早期复杂海洋生态系统的形成。澄江遗址至少保存了160种生物门类和诸多神秘的种群以及其他196个物种,它们是5.3亿年前地球生物大爆炸的证据——现今地球上主要动物群都在这一时期出现。它为古生物学的学术研究打开了一扇重要的窗口。
澄江动物化石群是中国科学院原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侯先光首先发现的。1984年7月1日,侯先光在澄江县帽天山西坡发现了“纳罗虫”化石,此后的10年间,来自10多个国家的50多位古生物学家,在澄江帽天山地区采集了约5万块化石,迄今为止已发现40多个门类的近200种动物,其中不仅有大量海绵动物、腔肠动物、腕足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而且有一些鲜为人知的珍稀动物,以及形形色色的形态奇特、现在还难以归入任何已知动物门的化石。几乎所有的现存动物门,还有许多现在已经灭绝的动物类群,都可以在澄江动物群中找到它们各自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