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林牧茵 优秀是一种习惯 ——访学者型"名播音员主持人"林牧茵
东方网记者王一茗12月31日报道:“我一直以来的梦想,是生活在一个心可以自由成长的环境中,无需表演自己的完美高大,可以坦然展露自己的缺陷和不足,身边的人接纳并喜欢这些不足。这样的环境待久了,心自然是快乐的,自由的,无惧的。”林牧茵对记者谈起新年期待时这样讲。
1998年北京广播学院毕业,至今,林牧茵已经在上海工作生活了17年,这比她在家乡大连待的时间还要久。因此她说,上海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城市,她在这里,成长、成熟、绽放光彩。
17年的磨砺,曾经的青涩女孩终于成长为深受上海观众喜爱的“名主持”。在2014年末SMG“名、优、新播音员主持人”评选活动中,林牧茵获得“名播音员主持人”荣誉,可谓实至名归。
林牧茵是上海广播电视台播音指导,电视新闻中心“道·理”、“新闻夜线”节目的主持人。工作17年间,从早新闻到晚新闻,她主持过新闻综合频道许多档新闻节目。主播台上的她,端庄大方、亲切自然,深受电视观众的喜爱;生活中的她,温和恬淡、善良知性,无论倾听,还是讲述,始终微笑。这不是职业微笑,而是发自内心、打动人心的微笑,这笑容真诚质朴。
与林牧茵的名字相连的不仅是主播头衔,还有她的学者身份。她是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的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后。同时,她在专业领域获奖30余项,包括中国新闻奖、全国广播电视“百优理论人才”称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金话筒”提名奖,连续两届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年度主持人优秀论文评选”特等奖(金笔奖)等。
她撰写的15篇论文也发表于核心期刊,还出版了一本译著、一本专著,并入选高等学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千人计划”。可见“学霸女主播”的称号名不虚传。
学霸女主播的生活也丰富多彩,网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各种运动她都玩得来;京剧、摄影、各类小手工,也都是她的业余爱好。这个动作协调的女主播,常被人夸奖“打球像跳舞一样优美”。用妈妈的话说:“牧茵喜欢上什么就很投入,这孩子身上有股劲儿。”所以,乒乓球国家二级裁判员证书、厨师三级证书……“一不小心”她拿到了很多证书。近日,她的摄影作品还获得了2014上海国际“郎景山摄影艺术奖”慈善摄影大赛金像奖。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屏幕外的灯火阑珊处亦能认真绽放,聚光灯下自然同样精彩。正所谓“优秀是一种习惯”。
“林家”大姐姐:梦里还在“直播”
刚毕业进台那会儿,满脸书卷气、笑容甜美的林牧茵宛若邻家小姑娘。如今,当年那个小姑娘已走向成熟,用自己的形象与声音记录着大上海的万千表情、日新月异。
她的成长是从“上海早晨”节目开始的。那时,凌晨4点,城市还沉寂在睡梦中时,她就起床了。不但要自己配音、自己化妆、自己吹头发,还要忙着改写导语。回忆起早新闻的紧张工作,她说,“时间是以秒来计算的”。每天早晨7点,伴着“充满活力的一天从‘上海早晨’开始”,她准时向上海观众送上早安问候。
而紧张工作结束之后,最放松最开心的事情是和同事们一起吃早餐。食堂的辣肉面是她的最爱,据同事们说,“牧茵吃面最适合拍广告,吃得那个香啊”。
也许,简单的要求,平和的心态,就是她亲和力的最大秘密。上早班也给她留下了“后遗症”,她笑说,“直到现在,还经常做梦睡过了头,起来晚了,上早班迟到了,哈哈。当然,也经常梦到直播,梦到各种直播囧态。”
很多人误以为新闻主播很轻松,动动嘴皮子就行。这当然不是事实。镜头前的她,从容自信,但背后是对新闻的充分了解,是对人心的深切关注,是对表象背后的深入思考,是对播出过程中每一个细节一丝不苟的梳理。
无论主持什么节目,都是伴着这样一份投入与热爱,17年来,她甘之如饴、无怨无悔。
“学霸”型主播:优秀是一种习惯
新闻主播,工作并不轻松。而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完成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工作,她是怎么做到的?“听说过‘二八定律’吧!‘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的约20%,其余80%是次要的’。因此,我用5个20%的精力完成5个80%的工作。”每当被问及时间规划的秘诀时,她总会轻描淡写地将看似千头万绪的工作简化为上述这短短的一段话。
徐以骅教授是林牧茵复旦读硕士和博士时的指导老师,徐教授直言他收这个弟子时的顾虑,“担心她是上班族,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但不久,她的勤奋刻苦和优异的学业成绩就打消了徐教授的担忧。硕士3年、博士3年,她心无旁骛地彻底做起“宅女”。
“读书做学问,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压力山大”,但是投身其中的她,从中收获更多的是快乐,并找到了实现人生意义的新坐标。“读书丰富我的精神世界,充实人生,净化心灵。”当她的硕士和博士论文都拿到“优”时,徐以骅教授对自己的爱徒充满了赞赏,“她选择深造完全是为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而不是为某种名分”。
“我有个习惯,一旦做一件事,就要把它做好。优秀是一种习惯。”正是这一习惯让她能够从容不迫地把握好自己的节奏,体现出淡然温润性格中刚强和不认输的一面。“读书做学问在很多人看来是枯燥的,痛苦的,但是当你真正钻进去,便能不断地从枯燥中挖掘出惊喜。
”向来淡定的她讲起自己的第一本专著《移植与流变——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1921-1952)》时,眼睛里闪耀出光彩。该书基于林牧茵30万字的博士论文,写作过程并不容易。
但是,她并没有过多地诉说自己为之所花费的心血和汗水,却像个有了新发现的孩子一样,不断兴奋地表达她在写作过程中的收获,描述走访和调查中渐渐熟悉了的民国新闻界先驱的身影。她将写作这本书的过程称之为“中国新闻人的一段寻根之旅”。
在谈到自己的第一本译著《幻影公众》时,她说,沃尔特·李普曼的这本书“指出了传统民主理论的缺陷”,是一本“最具雄辩和启示作用的著作之一”。她为自己能成为将该书介绍给中国读者的第一人而颇为自豪,虽然是一本专业性较强的著作,但是李普曼这本书的中文版一经面世就频频登上国内各大好书排行榜,成为一本畅销书,如今已经开始了第二次印刷。
谈及母校复旦,她说:“复旦在我眼中是一位极具高贵气质的翩然公子,稳重而不失浪漫情怀,骄傲却富有人文精神。我喜欢复旦,那里是书香与梦想交织的地方,那里的一草一木都仿佛是有灵性的。”
问及为何拿到最高学位博士之后还要去做博士后?她说:“在这个问题上我有些犹豫,多年来一边工作一边读书,辛苦自知。不过,华师大,丽娃河畔,这个美丽的校园又吸引了我。而哲学,这个‘摆脱世俗遮蔽,追寻万物本真’的学科更令人着迷。当带着《媒体理性与公众理性研究》全优博士后论文出站的时候,我想,我的校园生活可以就此结束了。”
“学者”型主播:引领人亦教育人
今年6月,央视“国脸”李瑞英、张宏民正式宣布离开《新闻联播》主播台,许多网友都表达了不舍之情。在语音软件就能完成新闻播报的今天,新闻主播这个行当,会不会有一天终将消失?对此,她认为,如果新闻主播的职能定位只在于字正腔圆、“不吃螺蛳”地读稿子,那恐怕会干不过机器的。但新闻主播是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新闻主播的最高追求应在于体现人的温度,以及新闻背后的鲜度。
她说,在美国,既没有关于如何做主播的专著,也没有选拔新闻主播的比赛,更没有专门培养主播的学校和专业。主播都是记者出身,从来没有不会采访只能当话筒的新闻主播。这种看似没有门槛的岗位选拔标准,实质上说明其门槛相当之高,主播的工作阅历和工作能力相当关键。
“著名的美国新闻顾问艾尔·普里莫曾说过:‘如果把所有构成一档成功的新闻节目的要素考虑进去,那么主播的能力占其中的80%。’从某种角度上讲,李瑞英、张宏民走下主播台,一方面,意味着一个时代的远去;另一方面,也给我们后辈留下了更多挑战和思考的空间。我们能否发挥好这80%呢?”她意味深长地说。
“以人为本,体察人心。在每天的工作中,我也会用自己的方式向观众传递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传播正能量。”她说自己从老一辈新闻人身上学到了很多,因此也会不遗余力地将自己的所学所思分享给更多的后辈新人。她说自己的妈妈是老师,所以自己也曾梦想当老师。
她认为:“老师和新闻人有一个共同点:引领人和教育人,让世界更美好。”而入选国家高等院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千人计划”,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她实现了儿时的梦想。她说,“有机会去复旦新闻学院兼职任教,和复旦学子分享多年来在实际工作中,在学术研究中的思考与体会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时光清浅,岁月嫣然。在芳草如茵的生命乐园里,若能用一朵花开的时光,从容怒放,该是多么幸福的事!而她正是如玉兰一般淡雅智慧的女子,在演播室、图书馆、讲台上,她不断转换角色、寻求突破,将每一个标签都完美地诠释!
不仅如此,她还将自己的能量辐射到那些或熟识或陌生的朋友身上,让他们也感受到有梦的可贵、筑梦的丰盈和圆梦的欣喜!新年伊始,让我们由衷地祝福她,也祝福每一位如她一样的新时代女性,在上海绽放梦想、华丽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