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四岁让梨的孔融有什么故事 又是怎么死的

2018-01-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孔融,建安七子之一.孔融是孔子的后代,家学渊源,在当时很有名气.但是孔融为人刚正不阿,多次挑衅曹操,终于让曹操动了杀心.曹操什么人物,一代枭雄,怎么会对付不了一个文人.于是孔融就悲剧了.孔融,字文举,东汉末年文学家,为建安七子之一.孔融是建安七子中家世最为深厚的,是孔子的第19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孔融年少成名,喜爱读书,素有神童之称.后来成长为一代大儒,名扬四海.汉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后来在朝廷做太中大夫.孔融喜欢招待宾客,更喜欢议论政事,对当时的权臣曹操不

孔融,建安七子之一。孔融是孔子的后代,家学渊源,在当时很有名气。但是孔融为人刚正不阿,多次挑衅曹操,终于让曹操动了杀心。曹操什么人物,一代枭雄,怎么会对付不了一个文人。于是孔融就悲剧了。

孔融,字文举,东汉末年文学家,为建安七子之一。孔融是建安七子中家世最为深厚的,是孔子的第19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孔融年少成名,喜爱读书,素有神童之称。后来成长为一代大儒,名扬四海。

汉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后来在朝廷做太中大夫。孔融喜欢招待宾客,更喜欢议论政事,对当时的权臣曹操不加以颜色,动不动就反对曹操的决策,最后曹操忍无可忍,将其灭门。

孔融让梨的故事,相信国人应该没有几个是没有听过的,经常被父母拿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要谦让。故事是这样的,传说孔融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可以背诵很多的诗词,也看了很多的书籍,受到了大家的喜爱。有一天正好是他祖父六十大寿,来往的宾客很多。

期间,端上来了一盘梨,孔融的母亲让孔融把这盘梨给分了,于是孔融就按长幼次序来分,每个人都拿到了一个梨,而孔融给自己留了一个最小的梨。孔融的父亲觉得很奇怪,就问孔融说为什么自己留一个最小的。孔融说自己小,就应该吃小的,大的应该给长辈吃。

祢衡在十五岁的时候拜孔融为师,当时的孔融已经年近四十岁了。不过这两个师徒相处起来一点都不像是师徒,反而更像是朋友,两人相处的很愉快,最后更是成为了好朋友。当时的人们称他们为忘年之交,这也是忘年之交的典故。意思是没有年龄差距的友情。

祢衡在孔融的教导下,进步很快,而且祢衡也是一个聪明人,学什么一点就透,很快就成就了非凡的才华。但是祢衡将孔融的脾气也学了个十成十,或者说青出于蓝,也或者是祢衡的脾气本来就那样,所以才能和孔融成为忘年交。两人都是一样的狂妄之大,以自我为中心,说好听点是恃才傲物,不好听点就是自恋狂。

孔融是当时的大儒,在民间很有威望。孔融屡屡跟曹操唱反调,挑衅曹操,觉得曹操不敢动他。但由此曹操忍无可忍了,决定将孔融处死,但又不能太明显,要找到一个理由。于是曹操派人去调查孔融,看他有什么罪行。

调查的结果中有一条就是孔融不孝。孔融是孔子的后代,但是孔融和祢衡聊天的时候,祢衡称孔融是仲尼不死,孔融称祢衡是颜回复生。还有即使孔融曾对别人说,如果父亲不好,宁可把东西给别人吃,让父亲饿死。母亲和孩子是没有什么感情的,只不过是像东西寄放在瓦罐里,倒出来后两人就没关系了。这种言行可见孔融不孝。

孔融是当时的大儒,基本掌权者都不敢迫害他,因为名声上不好听,会寒了天下人的心,有才之士也不会再来投奔。所以孔融为人很狂傲,屡屡挑衅曹操,对曹操十分看不起。

其实小编也不是很懂,这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作死的人?

孔融的优越感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孔子当初也是一介平民,汉高祖刘邦也不过是个混混而已,阶级观念怎么会那么重。孔融就是作,最后终于惹怒了曹操,把自己给作死了。不知道孔融最后累及家人的时候,有没有后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