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莉莉翻译 “美女翻译”吴莉莉 离开延安之谜
吴莉莉,原名吴宣晨,也叫吴光伟,吴莉莉是她的艺名。她是大学生,出生于中产家庭,接受过良好教育,曾出国留学,“七七事变”后,她回国参加抗日,就和史沫特莱一起去了延安。她成为早期延安舞台上最光彩的角色,不料她被卷入毛泽东与贺子珍的感情危机中,从此改变了人生轨迹……
出身中产家庭
因学生运动而被学校开除
吴莉莉1911年出生于河南,2岁时随父母迁居北京。父亲曾担任盐务局局长,是个诚恳勤奋、安分守己的人,维持着中产阶级家庭的生活。她有两个姐姐、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兄弟姐妹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
1926年3月18日北平学生举行抗议段祺瑞政府的示威游行,她和同学们冒雨等候在段祺瑞政府门前,得到的结果却是有的学生被警察打伤,还有一名学生被枪杀。
后来,她转学到上海,在一家商学院的女生部专攻英语。她学习很用功,在班里得过最高荣誉奖。课余时间,她喜欢打排球和篮球。
班主任是一位曾在美国获得社会学学士学位的广东人,对社会工作很热心,常带学生参观上海的大小工厂。这样一位深得学生喜爱的班主任,却遭到学校的解聘。吴莉莉作为女生部的代表,要求校长收回解聘班主任的成命。
校长表面上答应了学生的要求,但几天过后还是解聘了那位班主任。1929年秋季开学,她又回到北平的经世中学。因为对教会学校管理制度和昏聩教师的反感,作为学生领袖之一,她又一次成为学生运动的组织者,结果包括她在内的30名学生被学校开除了。
大学时结婚
兼职助丈夫留学
不久,吴莉莉考取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大学期间,吴莉莉认识了在北平大学读书的张研田,两人感情迅速升温,于1934年3月1日结婚,当时吴莉莉23岁。同年8月,张研田留学日本帝国大学。吴莉莉大学毕业后,曾在北平中华戏剧专科学校任教,同时兼做家教,每月收入60元,自己用20元,其余都寄给在日本读书的丈夫,帮助他完成学业。不久,她也到了日本,对那里的国民教育水平有很深的印象。
三个月后,她回到国内,正逢国立南京戏剧学校招收首届学员。1935年10月她考入该校学习。1936年初,学校排演果戈里的喜剧《巡视专员》(即《钦差大臣》),吴莉莉扮演市长夫人,很受欢迎。
演出后她却走了,学校挽留她,她以经济拮据而告辞。吴莉莉解释离开南京的原因是:“我把演戏看成是大众教育的一种形式。我在该校学习演技,但不久就发现训练很有限。虽然这是一所新式学校,但它没有什么前途,只不过是给那些腐朽的官僚提供娱乐消遣罢了。”
1936年夏,她到西安,在陕西省政府民政厅当职员,是办公室里唯一的女性,月薪60元。
为了追求革命理想而奔赴延安
1936年底“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顾祝同率国民党中央军进驻西安。吴莉莉在西安事变后就参加了西北救国联合会妇女部的工作———“我们想动员西安的全体妇女都来参加,我还帮助写宣言和标语,并在我的办公室里搞印刷……对我来说,那真是一段好时光,我平生第一次感觉到我是个有用的人。
我和一位懂政治的朋友住在一起,她介绍我认识了一位共产党员。我渴望从事革命工作,并想知道我最适合做什么工作。我获悉有可能到延安学习,就在1937年2月19日来到了这里,我期望经过全面训练之后能成为一名党员。”(中国社会出版社《吴莉莉自述》)
国共合作后,抗日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但进入延安仍然需要组织介绍。吴莉莉通过西北救国联合会的介绍,为了追求革命的理想而奔赴延安。知识青年进入延安,首先需要经过党的外围组织或八路军驻各地办事处介绍,来到延安后向各相关接待处报到。吴莉莉此前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演出话剧,熟悉英语,略通日语,在抗大学习的同时,就被安排参加外事接待工作,担任英语翻译。
出色的翻译兼秘书
1937年3月底,美国合众社驻天津记者厄尔·利夫到延安采访。吴莉莉受命出任其采访毛泽东、朱德时的翻译。据史沫特莱记载:“第一天他(朱德)和我一起工作的时候,于黄昏时分,我和我的中文教师兼秘书和翻译吴莉莉,在我住的黄土窑洞前面的平台上等他。
莉莉的工作是在每逢我的中文水平不能够理解得清楚时,或是朱将军和我用一部分德文也不能传达意思时———这种情况时时出现———便由她从中翻译。”访谈中,遇到朱德不懂的美国文化内容,由吴莉莉从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并翻译成中文,提供给朱德作参考。此间吴莉莉的翻译兼秘书工作很出色,得到史沫特莱和朱德的首肯。
1937年5月,埃德加·斯诺的夫人尼姆·威尔斯,又名海伦·斯诺也以记者身份来到延安采访。多年后,她记忆中的吴莉莉形象依然光彩鲜亮:“我第一次见到莉莉是在剧院里,她当时是延安的明星女演员……她很有教养,温文尔雅,容易接近,女人味十足,卓有魅力,26岁芳龄,她已经和张研田协议分手。
她看上去身材健美,脸色红润,皮肤白皙而细腻。她留着三十年代所盛行的齐肩短发,而且卷曲美观。延安的其他妇女则把头发剪得短短的,像个男子。在延安,只有我和莉莉烫发、涂口红,尽管我俩都很谨慎,不敢涂得太重,这也不合延安的习俗。她是抗大学员,空闲时间都在学习……”
舞台上最耀眼的“延安第一美女”
1937年延安生活中最靓丽的女性,是担任史沫特莱翻译兼秘书的吴莉莉。
1937年6月20日,中国文艺协会在延安城里由基督教堂改制的大礼堂举行集会,纪念被尊奉为“世界革命文学导师”的高尔基逝世一周年。当天晚上,演出根据高尔基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母亲》。
剧中主要人物母亲尼洛夫娜由吴莉莉扮演,她扮演的母亲,形象丰满、仪态端庄、话语不多,举手投足之间都充满着无私的母爱。在早期延安革命舞台上,多以反抗暴动和标语口号来表现革命的戏剧演出中,吴莉莉的表演显得更加专业、艺术。据当时现场观看过演出的斯诺夫人尼姆·威尔斯记载:“吴莉莉扮演的母亲不忍心看小孩饿死而把他杀了,演得那么凄恻动人,观众中许多人都不禁暗暗流泪。”
吴莉莉1937年2月从西安到延安,大约同年9月离开延安,在延安期间还在由中央剧团、平凡剧团和战号剧团联合演出的话剧《阿Q正传》中扮演赵夫人,在《杀婴》中扮演母亲。此次演出《母亲》,是由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期第十二队、十三队学员为主,其他剧团演员参与演出,当时在第十三队学习的陈明为召集人。留在陈明记忆中的吴莉莉,身材苗条,性情温婉,品貌端庄,思想进步。
吴莉莉被送出延安内幕
吴莉莉命运的转折点是“吴光伟事件”,这起事件缘起于交际舞运动。史沫特莱觉得延安的生活太单调,就建议毛泽东在延安推广交谊舞。征得毛泽东同意后,在延安城郊废弃的基督教堂里办起了跳舞训练班,老师就是史沫特莱和吴莉莉,但这引起了革命队伍里部分经过长征的女同志反对。
而毛泽东经常来到史沫特莱的窑洞,在这里史沫特莱对他进行采访。吴莉莉也是须臾不可或缺的翻译。他们一谈就是几个小时,一整天,有时吃饭也在这里。他们海阔天空,无所不谈,从革命,抗日,苏联、美国、德国到浪漫主义的爱情,英国诗人济慈的诗……
这件事自然瞒不过贺子珍的眼睛,最终导致贺子珍冲进史沫特莱住处,与吴莉莉发生肢体冲突。事后,吴莉莉、贺子珍都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尤其是吴莉莉,她以现代知识女性的自我尊严和权利意识,要求有关方面对此作出裁决,给她一个公道说法。
该事件导致毛泽东与贺子珍的感情危机并离婚。同年8月底,贺子珍离开延安。
吴莉莉也无法在延安待下去,但她还不想离开延安。时为中共中央总负责人的张闻天和周恩来感到棘手,最后还是决定由叶剑英派人强行将吴莉莉送往西安。正好史沫特莱到延安的采访期限也到了,对外讲就让吴莉莉陪史沫特莱去西安,然后电告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不让吴莉莉再返回延安。
也是在这年8月底,江青来到延安,在经历过政治审查和党校学习、鲁艺工作后,1938年11月与毛泽东结婚。
被国民党拘捕
和营救她的前夫复婚
吴莉莉到了西安之后,自然受到国民党特务的注意,拘捕了她。此时,吴莉莉的前夫张研田,已经当上了胡宗南第七分校的政治部主任,得知吴莉莉被捕的消息,把她救了出来,两个人复婚。
后来吴莉莉在丈夫的周旋下,安排在西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第四团工作。此时的吴莉莉仍然希望能够回到共产党队伍里来,但由于婚姻关系以及难以裁决的“吴光伟事件”影响,她被谢绝在革命阵营之外,永远没有实现她的梦想。
婚后二人生了一个儿子张小芒和一个女儿张小菲,但感情一直不好,吴莉莉根本不爱张研田。他们的夫妻关系很奇特:虽然在人们面前,夫妻二人卿卿我我、亲密和谐,但是一关上家门就形同路人,谁也不再理谁。就连张研田在外面终日和两个歌女鬼混,吴莉莉也不闻不问,置若罔闻。
在西安仍想回到
共产党的队伍里
1938年3月至7月,吴莉莉曾经待过的西北战地服务团从山西转移到西安,借住在莲湖公园旁边的一个中学里。对于曾经一起演过戏的昔日战友,吴莉莉亲自找到西战团驻地,看望这支寄托着自己艺术理想的队伍。多年过后,陈明还清楚地记得,吴莉莉不止一次来看望大家,其中有一次还为他带来肉包。从她委婉的叙述中,陈明感觉到似乎是婚姻拖累了她。
另据朱家训回忆,1938年4月他从重庆到延安,改名朱丹,进抗大第四期学习,同年10月因生活不习惯而告退,搭乘八路军汽车到西安,在城门外被国民党守军拦截,押解到设在东厅门的干训四团受训,后来他参加该团艺术大队工作。
在这里,他惊奇地发现吴莉莉也在这里担任女生大队少校指导员。朱家训离开延安前夕,曾接受抗大委托捎带200封募捐信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他一直与八路军办事处负责接待工作的鲁明保持联系。吴莉莉通过朱家训希望与八路军办事处的共产党组织联系,经组织安排由办事处组织科长居敬与她谈话。可惜过了很久,她都没有得到这次谈话的结果。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中央开办的一个大型军事、政治训练机构。西安干训四团教育长是胡宗南,训练宗旨是“要以异党分子训练成为吾党分子。用以毒攻毒的方法,来施行各种训练”。据朱家训观察,吴莉莉是身在“国”营,心仍然惦记着“共”,并努力帮助积极抗日的同学。
1949年被强行带到台湾
1975年去世
吴莉莉始终不能忘掉毛泽东,往往在吃饭时,她会站起身来,举杯高呼:“为那位北方的伟人祝福!”有一次她与闺中密友雷锦章(其夫是原西北大学校长张光祖,也是吴莉莉在北师大的同学)闲谈,吴莉莉始终认为中国民主自由的希望在毛泽东的身上,一谈起“北方的那位伟人”竟然泣不成声,连手中的烟卷熄灭了,烟灰跌落在白缎子旗袍上都不知道,后来竟然失声痛哭起来。
1949年“解放”前夕,张研田一家在成都,和张光祖家同住在一个大院里,后来张研田带着两个孩子坐飞机去了台湾,吴莉莉拒绝前往,躲在了好友雷锦章家。张研田到台湾一个月后,有一天,一队国民党士兵突然闯入张光祖和雷锦章的家,从卧室的大衣柜里把吴莉莉揪出来,她虽然竭力挣扎,哭哭啼啼,最终还是被强行拖上汽车带走,送到了台湾。
如今,张家人丁凋零,吴莉莉1975年去世于台湾,张研田1986年去世,他们的儿子张小芒也死于帕金森病,女儿张小菲现在美国,是一位经营中药材的富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