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女老师戚颖 老师 我不是学习的机器(苏州新东方)
一鸣是在高二的时候报了语文一对一的班级,成为了我的学生。那是个十一月早上的八点,天气有些微凉,我站在教室里,猜测着这个到来的学生会是怎样的。7:59,一个高而瘦的男孩子出现在门口,有着青春期少年特有的羞涩,习惯性地微微弓着背,脸上长着几颗青春痘,一侧的腮帮圆滚滚的,一下一下地蠕动着,还在嚼着早饭。
我笑着向他介绍了自己,他问了声好,便从那有些陈旧的背包里掏出了一本笔记,端正地坐着听我讲课,笔记写得非常认真,而且会在适当的时候提出问题。接下来每次上课时,我提问之前学过的知识,他都能够做到口齿清晰地回答。
就这样,我们只上了一个月的课程,便迎来了期中考试,当成绩出来的时候,我和一鸣的妈妈都感到分外惊讶,班级第一,年纪第三,要知道一鸣在来上课之前语文成绩可是排在班级倒数的,而且一鸣的学校可是苏州最有名的学校苏州中学。
我们都觉得觉得那次考的优异成绩定是个意外,于是,我笑着告诉一鸣也许这次是你幸运罢了,一鸣也表示认同,因为这样好的成绩,他自己也是没有预料到的。接下来的日子,我们一如既往地一一讲解各个知识点,学生则依旧会很认真地完成布置的每一项任务。
时光飞快地溜走,又迎来了第二次考试,他的成绩虽然比之前略微滑下来一点点,但依旧很好——班级第三,这时我才明白,一鸣同学确实是非常聪明的,记忆力也很好。接下来相处的时间里,学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学习状态和优异的成绩,甚至创造了年级第一的奇迹。
然而,这样的良好状态却被一场“事故”打破了,之后,无论用怎样的方法,都无法让一鸣找回当初学习的自信和劲头了,而浇灭了学生激情火焰的人却是他学校的监考老师。
那只是苏高中一次普通的月考,考试的形式也是比较宽松型的,没有考场前的检查是否随身携带电子产品的环节,所以一鸣习惯性地把手机随身带入了考场。更糟糕的是,在英语考试考到一半的时候,一鸣毫无意识地拿出手机看时间,就在这时,早已关注他已久的监考老师走道他身旁,不由分说地没收了他的英语试卷以及手机,言辞喝令他去办公室,理由是他在作弊!
原来,那两位英语老师已经守株待兔盯着一鸣很久了,而他们断定一鸣会“作弊”的理由却是,学生第一场考试语文的阅读理解做得太好了,其他学生二十分只能拿个三四分,而一鸣所回答的内容却几乎跟答案一模一样的!
而事实的真相却是,那篇阅读理解,我在学校考试前的语文课上,恰好讲到过,而一鸣因为记忆力特别好,居然能把当时自己回答得不太好题目的正确答案完整地记住。
后来,一鸣的班主任出面证明学生最近的学习态度非常好,而且这种成绩飞跃的事情已经不止一次在他身上发生了。可是,监考老师还是坚持认为一鸣有作弊的嫌疑,但最终事情还是逐渐平息了,学生的家长也出面说明,如果一鸣真的想作弊,就不会拿着一个屏幕已经摔得支离破碎的旧手机,而是应该带着新买的手机。
一项出人意料的高分,一个习惯性带手机的失误,以及监考老师固有的偏见,就造成了孩子被扣上了“作弊”的大帽子,孩子的自尊心被挫伤的程度可想而知。
无巧不成书,紧接着恰逢一鸣升到高三那年,苏高中换了新的校长,向来以素质教育出名的苏高中,因为遭受社会对升学率的质疑,所以也改变了教学模式,作业也堆成了小山。一鸣变得每天都忙着去做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时候,跟我抱怨作业布置得毫无针对性,老师一“开心”就布置一大堆,而学生却因为畏惧权威,不得不做。
从那以后,一鸣很少能够完成我布置的作业,之前讲过的知识,也许因为休息不好,也在逐渐遗忘,也许是因为那次打击,让他觉得考好了却被怀疑伤了自尊吧。
后来,我从和一鸣同届的其他学生口中得知,原来,一鸣在小学和初中时都是学校里叱咤风云的人物,备受瞩目。学校一直都是苏州最好的,而他却因为聪明,所以只要稍微花一点精力学习就能够获得优异的成绩,而学校的各种活动中也少不了他的身影。
然而步入高中,他似乎变得内向起来了,一鸣个子高坐在班级的后排,又加上近视,黑板上的字看得不是很清楚。遇到的语文老师是上课侃大山类型的,所以高一的整个课堂上,他几乎是昏昏欲睡混过去了,而其他科目也是差不多的情况。身处群才汇聚的苏高中,自然,一鸣就不再显得那么出类拔萃了,同时,青春期的敏感和自卑也在悄悄衍生,未曾开口吐露的心事,已经被内心强大的成人一不留神所扼杀。
许多教师和家长更多看重的是:我教给了你知识,你为什么记不住,肯定是不努力,或者就是蠢笨,却忽略其他外在的原因。要知道,学生也是人,不是机器啊,七情六欲以及其他生活中的波澜反而成为了影响他们成绩好坏的关键因素,不去帮助学生分析外在因素,只看学生花费多少时间坐在课桌前,哪怕学生是对着作业发呆、神游都好,这样的学习生活状态显然不会收获好成绩的。
小时候,我们读着关于各种讴歌教师的诗歌,内心总会情不自禁地对老师燃起崇拜火焰。长大后,才渐渐认识到他们的普通,是凡人自然也会做出一些错误的事情。而教师这个职业中所犯下的错误,却注定了会给某个孩带来更大的伤害,甚至改变他一生的轨迹。“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普通的成人每天也都是在变化的,更何况是像春笋一样每天都在快速生长变化着的少年呢?
所以,作为家长或教师在学习成绩之外,要去关注关心学生的心理状态,不要把孩子只当做学习的机器。
文末祝福一鸣可以在英国完成自己的学业,找到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