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王文革”扮演者李学政:我没借职务跟大腕请教演戏
[摘要]在《人民的名义》(以下简称《名义》)这部剧中,李学政扮演的是固执、激进的工人代表“王文革”;在戏外,他真正的身份则是为这部剧奔走了两年的幕后英雄——金盾影视中心主任。
>>>点击进入腾讯视频,观看《人民的名义》
腾讯娱乐专稿 (采访/陆晨 摄像/张超 文/西瓜)
“跟他们不是一路的,以后这种的直接帮我推了!”刚走进李学政的办公室,就见他蹙着眉,严肃地对着电话另一端说道。
见我们到了,他先用手势招呼记者和随行的编辑坐下,然后挂掉电话,神情放松下来。“不好意思,久等了。自从《人民的名义》火了,最近来谈合作、做采访的人特别多,什么样的人都有。”我们了然地点点头。
他看了我们一眼,突然说:“你们和那些人(其他来采访的媒体)不一样,一看就是对这剧有感情,那我就跟你们多聊点他们不知道的。”听完这话,我们顿时有点错愕,先是在内心惊叹于他的敏锐,随即又有点感动。在这之前,我们做过太多假模假式的采访,接触过太多装腔作势的明星艺人,如今像李学政这样初次见面就能给予真诚和信任的采访对象已是寥寥可数。
在《人民的名义》(以下简称《名义》)这部剧中,李学政扮演的是固执、激进,歇斯底里的被坑惨的工人代表“王文革”;在戏外,他真正的身份则是为这部剧从融资到开机、从发行到审查,前后奔走了两年的幕后英雄——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金盾影视中心主任。
采访中,李学政不只一次向腾讯娱乐解释,《名义》这部剧的诞生、送审,和播出真的不像很多人想象中那么容易,不管外界怎么怀疑也好,如何揣测也罢,为了这部剧,他们付出的心血和承受的压力可能只有他们自己才会切实明白。
除了有关《名义》台前幕后的艰辛,李学政还跟腾讯娱乐分享了很多他和一众老戏骨在片场温暖、感人的点点滴滴,谈到每个细节,你都能感受到他身上依然保有的那种媒体人特有的丰富情感与人文情结。
对于如何获得出演工人“王文革”的机会,他说只因自己长相很符合这一人物形象;之所以决定出演该角,他称因为自己喜欢挑战未知的领域。而关于这部倾注了他们两年心血的作品如何能从一众粉丝IP作品中脱颖而出,他反复强调的两个关键词就是“情怀”和“认真”。
因早前做过媒体 对暴力拆迁有很深的心结
腾讯娱乐:因为您现实的身份是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金盾影视中心主任,那您又是怎样理解“王文革”这一人物的呢?感觉他跟您的生活有点远?
李学政:因为我过去做过媒体,我也亲眼见过暴力拆迁,对这种暴力拆迁、强制拆迁给双方带来的伤害我是很有感触的。我认为王文革这个角色是时代变迁中一个阶层的缩影。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其实很多工人的利益都受到了严重损害,不管是大规模的下岗还是在股权改革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弱势的工人群体必须要承担个人利益受伤害的宿命,那么王文革这一人物的出现则是这类人群的一个浓缩。因为好多工人势力没那么大,掌握的方法也没那么全,他们维权的时候就往往会冲动、暴力,甚至以命相拼,那王文革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所以我认为剧中王文革的表现是非常真实,符合现实的。全国各地都出现过这种类似的暴力事件,像我们在新闻里看过那些普通百姓家里拆迁,倒汽油的、用榔头砸死那些城管和拆迁队的,不比比皆是吗?所以我认为这个角色,编剧老师写得非常到位。
腾讯娱乐:从决定参演到真正开拍,期间您为“王文革”这个角色做过哪些功课?
李学政:如果说功课的话,我觉得我做的最多的是回忆过去当新闻记者时采访过的那些人,还有大量地在网上翻看此类的拆迁事件,特别是以工厂为单位被拆的,这个算是做的一些功课,至于表演这方面我倒没有。但我觉得没有演员经历的演这么一个角色反而更好,因为演员如果不是太成熟,不像陈道明老师有那么娴熟的演技,往往会被在学校学到的东西所束缚,觉得应该有技巧什么的。像我这种没有演员经历的反而不会讲什么技巧,就是走心、感受角色。
从没借职务之便跟大腕请教演戏 演“王文革”全靠自我理解
腾讯娱乐:之前在一些报道中,好像还见过“您还利用职务之便向许多大腕请教表演”的说法,是真的吗?
李学政:没有这回事,真的是误传。当然跟这些演员像朋友之间的来往、交谈会有很多,但就王文革这个角色还真没向他们请教过,所以有时候(这类消息)就是误传。我觉得现在媒体发达,大家都想报道些新东西,但今天就以我说的为准,我真没向某个大腕去请教表演,不需要,因为我觉得他(王文革)跟我很接近,虽然我不是工人,我是农民出身,但是我觉得他也属于农民和工人这一阶层的一个浓缩。
腾讯娱乐:其实“王文革”这个人物很多戏都是在脸上,不是用话语表达的,所以您一开拍的时候就能很准确地找到这个状态吗?
李学政:对。我客观地讲,导演一开始都没跟我说戏,他没告诉我你要怎样怎样演。不过我一开始的语速比较慢,后来提高了,我原来说话带着点狠劲,这方面也稍微改变了一下,声音大一点,情绪激愤一点,只有这样。所以现在网上我也不知道真是自来水或是谁,为我做的、设计的那些表情包,我感觉现在的网友都特别厉害。还有把我举着火把的场景比成一尊宁死不屈的雕塑的,很有意思。
腾讯娱乐:印象太深刻了。
李学政:对,现在湖南卫视做的预告片,每天都有我出现的场景,现在还有。因为确实就是王文革这种性格带动了故事的走向,引发了116事件,揭开了反腐大幕,引起了省委书记的注意,这才推进了后续故事的发展。所以我知道王文革的角色虽然戏少,但分量很重。
腾讯娱乐:您演完之后李路导演怎么评价您的表演呢?
李学政:很好,当时他觉得很好,很多在场的人也觉得很好。特别在后来有几场劫持的戏,王文革出院后本来都已经受伤了、毁容了,又劫持老板的儿子,后来又准备劫持陈岩石老检察长,很暴力,很冲动,甚至在审查的时候,广电总局的领导都觉得那段太狠了给剪掉不少,但大部分剧情还是保留了。所以说他就是那种维权意识太强,不讲方式方法而导致后面一系列悲剧的悲情人物,最后还被判刑12年。所以在诠释这个角色时,我的理解就是要有感情,要有愤怒,要有无奈。
我和“陈老”白志迪对戏有火花 年轻人其实很有爱国情怀
腾讯娱乐:这部剧您和很多戏骨也有搭戏、合作的时候,比如吴刚演的达康书记,他的戏也特别火,也有好多表情包,您跟他搭戏时有没有两个人特别有火花的地方?
李学政:我倒没有跟达康书记有直接对的戏份,我主要跟工会主席西坡先生、陈岩石还有蔡成功搭的戏比较多,剩下就都是跟工人、警察这些人搭戏了。
腾讯娱乐:那能聊一聊您跟陈老先生和西坡先生有火花对戏的情节吗?
李学政:是有的,特别是跟陈老的戏。有场劫持戏,当时用的是木头做的道具刀,但很真,由于表演时我俩都入戏了,刀架在他脖子上。开始时,因为白老师(白志迪)都是80岁的老演员了,我在心中是很敬重他的,劫持时抱着他、搂着他的时候,还是有点瞻前顾后,有点不走心,觉得还是得……
腾讯娱乐:照顾着点。
李学政:对。不过陈老就提醒我,说这不行,你得离我近点,刀子逼我紧点,我就一下子放松了。所以当时我觉得这是白老师厉害,之后我就一下子进入到真劫持人的状态了,刀子逼得很紧,演完之后就看到(白老)脖子划伤了,但是白老师说没事,你放心地演。你要知道拍戏有左镜头、右镜头,左、右切换着拍,一段戏要来回切四五遍,所以我感觉这老先生很厉害。特别剧本里写的是因为我的劫持让陈老牺牲了,他因为岁数大经受不住这段折腾。所以后来那段戏我就真动感情了,真入戏了。因为你就是一工人,人家那样为你们好,为你出头,为你请命,为你维权,最后我们还误解了他,认为他也不给我们出力。所以那段戏我演得很真,反正当时流了不少眼泪,我说陈老我对不起你。所以陈岩石是个很伟大的正面人物,演员本身也非常好,白老确实是好演员。
我再多说件事,陈老在会上讲他们当年抗战攻城那段,好多网友都高度评价那段精彩的战争场面,有的说不亚于美国的《血战钢锯岭》,很大气,很真实,别看只是短短几分钟的战争场面,我们那段戏耗资很大。
腾讯娱乐:就是回忆的那段戏。
李学政:对,我们那段戏的设置已经完全摆脱了那种枯燥的故事讲解、党员教育。在当年,背炸药包才是党员的特权,为了争取这个特权,我们宁可虚报两岁、勇于牺牲。那段戏不只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包括你们年轻人看了也很感动,真的有很多网友留言说,共产党只要是初心不改,保持着初心,坚持反腐、坚持改革,我们国家是很有希望的。所以那段戏真是教育了很多很多的年轻人。当然我们不是说现在的年轻人不爱国、没有情怀,(有这种看法的)绝对是误解了年轻人,因为现在恰恰是年轻人最喜欢关注他们所在的社会,他们更渴望公正、公平,没有腐败。所以我觉得那段是整部戏最感人的地方。一般人一看这种“上党课”的戏肯定很枯燥、很假,但白老师讲的那段太好了,现场流的泪很真实。
看老戏骨飙戏是种享受 《名义》会创造纪录成为剧王
腾讯娱乐:最后想问问您,这部戏号称是“40多位老戏骨的飙戏”,就是侯勇、张丰毅、吴刚这些老师,如果说一定要从这些戏骨中让您选一个您最喜欢的,您会选谁?
李学政:他们都让我很感动。我每次在片场拍戏时,也会观看他们的表演。我觉得他们已经不是在表演,而是在生活。他们对剧本的理解、对生活的理解比我深刻得多。这群老戏骨真的不能用“表演”两个字来形容,他们已经把自己和角色融为一体,深入到剧情里面,他们就是剧里的人物,所以看他们的表演,确实是一种享受。像目前比较流行的所谓的小鲜肉,确实没法跟这些老戏骨比。
我现在也在追剧,虽然我看了很多遍,但我也很享受每天晚上坐在电视机前跟大家一同看剧的感觉,我们也很关注观众们的反应。我们每天都会在群里同步这部剧的收视率表,昨天(4月10日)这部剧在酷云数据中市占率已经达到33%,我告诉大家,后面我们的收视率、市占率会更高。
4月10日晚《名义》酷云实时关注度市占率已达33%
所以我们都觉得,这仅仅播了十几集。如果到了二十几集、三十几集,到故事最精彩时,特别是侯亮平被冤枉那段我相信我们的市场占比能冲到40-50%,这将是我们中国电视剧史上前所未有的。
腾讯娱乐:算是“剧王”了吧?
李学政:对!所以我觉得你们都来带着感情来的,是基于对这部剧特别喜欢才来的,你们的采访不叫在采访,是共享。我觉得你们也是在分享我们的胜利、喜悦,因为你们的脸上都洋溢着这种感情,我能看得出来。因为我接受过很多其他的采访,他们是只为了完成任务而来,草草列了几个提纲问完就走。但是现在不光你们,包括很多电话采访的新闻同行,也都是带着感情来的,大家都深深被这部剧吸引了。
最后,真的很感谢全国人民对这部剧的喜欢;特别感谢相关审查部门对这部剧的支持;同时也非常感谢《名义》“三剑客”(编剧周梅森、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专职副主任范子文、导演李路)对“王文革”和我的认可。非常感谢。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娱乐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