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葫芦西施康晓菡资料简介及最新写真照片(组图)

2018-02-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康晓菡,1990年出生在19岁河南安阳,一个青春.靓丽.时尚的女孩子,在西安交通大学旁卖冰糖葫芦的女孩.不足一年,这个叫康晓菡的女孩迅速走红西安交大校园,被男生们冠名为"糖葫芦西施". 不仅在BBS上"糖葫芦西施"受到学生们的追捧,交大校内新闻媒体e瞳网,也因为"糖葫芦西施"走火校内论坛而采访过她.网页上,图文并茂的新闻报道引来了数十位交大网友的评议西安交大南门西侧人行道上,停放着一辆人力三轮车.车上放着一个玻璃食品陈列柜,里面是各式各样的冰糖葫

康晓菡,1990年出生在19岁河南安阳,一个青春、靓丽、时尚的女孩子,在西安交通大学旁卖冰糖葫芦的女孩。不足一年,这个叫康晓菡的女孩迅速走红西安交大校园,被男生们冠名为“糖葫芦西施”。 不仅在BBS上“糖葫芦西施”受到学生们的追捧,交大校内新闻媒体e瞳网,也因为“糖葫芦西施”走火校内论坛而采访过她。网页上,图文并茂的新闻报道引来了数十位交大网友的评议

西安交大南门西侧人行道上,停放着一辆人力三轮车。车上放着一个玻璃食品陈列柜,里面是各式各样的冰糖葫芦。三轮车旁,坐着一个穿白T恤的女孩,她斜背着一个时尚的皮包,两个大大的银色耳环随着笑容不停摆动……“来4串糖葫芦!”随着两名男孩的喊声,女孩迅速起身,麻利地从陈列柜中取出4串糖葫芦,用糯米纸包好,递到男孩手中,“12块!”付过钱的两名男生拿着糖葫芦走进交大校园。

随着来往的学生流,不时有出入校门的学生在女孩小摊前“看看”,不管买不买糖葫芦,有的男生路过她的小摊时都要注视片刻。“有三块的,也有两块的,你要哪种?”女孩的生意格外好,十几分钟内糖葫芦就卖出了二十几串,还有的男生买了糖葫芦直接站在旁边开吃。

两种口味的糖葫芦很快就卖光了,女孩掀开放在蜂窝煤炉子上的铝桶,看了看里面的糖浆,把穿成串的山楂等果品,伸到铝桶中滚一滚,一个现做的新鲜糖葫芦就制成了。

没有顾客的间隙,女孩就从包里掏出手机,插上耳机听音乐。一旦有顾客靠近,她马上摘下耳机,微笑着把糖葫芦递给顾客,收钱。

她曾是交大BBS每日必谈话题

糖葫芦西施曾经是交大BBS每日必谈的话题,还时不时地能冲上十大热点话题。

从交大BBS可以看出,学生们只要提到“糖葫芦西施”,便说得头头是道,到南门买了串糖葫芦,都能乐呵呵地在BBS上灌很久。甚至很多没见过她本人的,也跟着起哄。“真漂亮!”“有空了就去买串糖葫芦!”在交大BBS上,甚至有人声称要多买她的糖葫芦,以支持“糖葫芦西施”的事业。

一些网友打探出“糖葫芦西施”来自河南,甚至一些网友把她的家庭情况都调查清楚了,他们都是专业卖糖葫芦的,来西安5年。

“当然了,谈论‘糖葫芦西施’的,都是男学生。”李同学说,有学生一直说她卖的糖葫芦贵,但生意就是要比其他地方的还要好。甚至还有一些学生说她是来这里钓金龟婿的,但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什么“论证”。

不仅在BBS上“糖葫芦西施”受到学生们的追捧,交大校内新闻媒体e瞳网,也因为“糖葫芦西施”走火校内论坛而采访过她。网页上,图文并茂的新闻报道引来了数十位交大网友的评议。

讨厌做生意也想和学生一样

今年19岁的康晓菡来自河南安阳,每到冬天,家人就做冰糖葫芦出售,十几年了一直如此。2008年秋天开始,就在这里卖糖葫芦了。康晓菡露着招牌式的微笑说。之所以选择在这个地方卖糖葫芦,是因为她的父母就住在距离交大南门不远的地方。 

“不过,我特别讨厌卖这个。”康晓菡停顿了一下,看着身边的交大校门,下巴轻轻一扬:“我也想和他们一样……”说到这里,她突然有些自嘲地笑着说:“我脑子太笨了,学不进去!” 

她知道交大男生如何称呼她,在网上看过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交大的记者也采访过她。康晓菡显出了女孩特有的顽皮,说她没事的时候也去上网,每次上网都会打开网页,看看交大校内新闻采访她的照片。 

生意好是因为自己长的漂亮呢,还是因为做的糖葫芦好吃呢?康晓菡有些不好意思:“两者可能都有吧!”接着她又补充说:“我的糖葫芦的确挺好吃的。”

该不该追捧网络现实褒贬不一

对于学生们追捧“糖葫芦西施”的现象,网络上也有不同的声音。一名网友发帖说:“为什么这个女孩,能引得曾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的广泛关注?”他认为这关系到大学的校园文化取向。他说,商业化进入了校园,文化气氛变得薄弱,学生的文化生活变得乏味无聊了。部分人在校园里变得迷茫,关注一下近在咫尺的“冰糖葫芦西施”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在现实中,却有大学生的不同声音。刚刚买了一串糖葫芦的交大学生坦承,自己也是“糖葫芦西施”的追捧者。 就以小康的青春形象而言,他认为这是非常健康、阳光的一种心态,他就喜欢这种不做作,不矫情的态度。 

这位学生说,“糖葫芦西施”可以说是交大学生一手捧出来的“草根明星”,“在她身上,有一种与平时所见小贩们不同的本色之美,才会在我们学生中流传,而没有传播到社会中。”他说,他并不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糖葫芦西施”。也许这样,她才会是交大永远的“民间之美”。

康晓菡评价

曾是交大BBS每日必谈的话题,还时不时地冲上十大热点话题 

因为她青春、阳光,身上有种与平时所见小贩不同的本色之美

一个青春、靓丽、时尚的女孩子,在大学校园旁卖起冰糖葫芦。 

不足一年,这个叫康晓菡的女孩迅速走红西安交大校园,被男生们冠名为“糖葫芦西施”。

观点一:网络红人不再“低俗”

据2007年年初,共青团上海市委在上海青年中所做的一份调查表明,“网络红人”们在青年中大多仅具有知名度而缺乏美誉度。“网络红人”现象的出现似乎让很多渴望迅速成功、成名的青年人看到了曙光,有太多的人在为“红”而疯狂,为“红”而丑,为“红”而暴露,甚至为“红”而脱。   

悉观这几年网络红人所代表的个体与现象的发展路程,从中渗透出的价值观也正悄然发生着变化,木子美、芙蓉姐姐走红的原因网友都悉数于心,而在这个过程中,烧饼帅哥、成都公交MM以及这里的“糖葫芦西施”的走红,似乎将网络红人从一种偏执和极端的轨道逐渐拉入了正轨,一种朴素、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和心态正随着新的网络红人的腾出而弥漫。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它区别于以往,从中更多的让人感受到了美好和乐观。这无疑是个好的趋势

观点二:“西施”走红根源于大学商业化

对于学生们追捧“糖葫芦西施”的现象,网络上也有不同的声音。一名网友发帖说:“为什么这个女孩,能引得曾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的广泛关注?”他认为这关系到大学的校园文化取向。他说,商业化进入了校园,文化气氛变得薄弱,学生的文化生活变得乏味无聊了。部分人在校园里变得迷茫,关注一下近在咫尺的“冰糖葫芦西施”也就不足为奇了。这种观点的持有者认为,这种现象的最终根源关乎大学逐渐商业化。

◆观点三:“糖葫芦西施”体现民间之美

也有很多人认为,这和校园文化没有什么关系,甚至认为,以小康的青春形象而言,认为这是非常健康、阳光的一种心态,正如有人对记者所说的“你见过卖糖葫芦的像她这样时尚的吗?”西安交大的大部分学生认为,“糖葫芦西施”是交大学生一手捧出来的“草根明星”,“在她身上,有一种与平时所见小贩们不同的本色之美,才会在我们学生中流传,而没有传播到社会中。”这也正是支持者为什么不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糖葫芦西施”,并想把她当作交大永远的“民间之美”的标识的原因。

◆观点四:大学专业课程枯燥造就现代西施

大学生业余生活可取之处并不多,某些专业也比较枯燥,每当校园周边有什么新鲜事,大家就口口相传,弄得煞是热闹。尤其是看到一个青春、靓丽的女孩卖起了糖葫芦,这可比切磋学业来劲多了,于是校园BBS加上纸质媒体的跟进,这“糖葫芦西施”一下就火了。

大学校园人流量大,消费能力强,是众多商家进军的目标。但里面的店铺、食堂都控制在学校的后勤集团手里,权力寻租的空间比较大。而“糖葫芦西施”只是一个河南来的打工妹,虽然人长得漂亮,东西也不错,完全可以开店经营谋求长久之计。但她实在没有能力去“攻关”学校里的管理者,只好在校门外摆摊来讨生活了。

◆观点五:“糖葫芦西施”务实的工作态度令人感动

此时“糖葫芦西施”横空出世,带来了别样的景色,更带来了别样的思考:你可以不喜欢工作,但你一定要尊敬工作。一个时尚的女孩,从事这么一份在传统价值观中并不崇高的职业时,能表现得如此自信,这难道不代表了一种职业观及价值观吗?正是从中展现了稀缺的品质,才有了“糖葫芦西施”的走红。

显然,那种健康阳光、不做作、不矫情的态度,深深打动了大学生。这种实在的感受,与外表有一定关系,但显然超越了外表的范畴,更多的与其对待工作的态度有关——为人平实、工作务实。

◆观点六:“糖葫芦西施”是校园文化寂寞下的产物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是不是该这样反思一下:当我们把美女当成个体来欣赏时,我们是在满足自己人的本性;但是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把美女当成一种文化上的一种取向,让与美女有关的文字和讨论充斥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和各种校园公共论坛,是不是也在满足大学生的应有的文化价值取向呢?

毋庸置疑,答案是否定的。当大学生们兴奋的喊着“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不要迷恋姨,姨只是个传奇”时,我们看到的是大学生的寂寞,或者说是大学校园文化的寂寞;这是可悲的,也透着十分的可怕:当校园文化日渐寂寞,大学生茶余饭后、网上课下都在谈论着美女和西施,而不再谈论国学、文艺,大学生们将来还怎么去“明德”、“亲民”呢?

西安交大“糖葫芦西施”作为普遍反映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寂寞化的现象,具有标本意义,反映出来的是当代大学生文化追求上的极度匮乏和文化取向上的心理偏颇,对此,我们应持警惕态度。笔者同时以为,在大学校园文化日益衰退的今天,我们既要防止“西施”们抢占大学校园文化高地,也要从根本上重塑崭新的校园文化,以适应新时期大学生新的文化品味。

◆观点七:平民英雄表明职业观悄然变化

其实,这段时间以来,这种平民化的偶像在我们身边已经出现不少。如北京“最帅交警”,如扬州、上海、成都公交MM,他们传递了当代年轻人的真实本色,告诉了大学生应该怎么样工作,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工作。显然,这种为人平实、工作务实的“实”观,在当今社会是值得提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包括“糖葫芦西施”在内的各种平民英雄出现得越多越好,这表明了社会的多元,表明了社会职业观的悄然变化。

◆观点八:城市里摆摊并非“洪水猛兽”

、“糖葫芦西施”能在西安交大门外以流动小贩的身份红红火火地卖糖葫芦,也要拜当地城管部门所赐。按照以前的思路,像她这样没有店铺占道经营的,早就被掀翻摊子,“打倒在地”了。“糖葫芦西施”依然挺立,还博得很多人的青睐,证明在城市里摆摊未必就是“洪水猛兽”,只要“做”得干净整洁,看上去赏心悦目,非但不会影响市容,没准还是城市里亮丽的风景线呢。

◆观点九:“糖葫芦西施”本不该走红

正是所谓的“外貌”和“职业”的“落差”,才让“糖葫芦西施”们成了不少人关注的焦点和谈论的话题。其“潜台词”非常明显:这么漂亮的人竟然从事这样普通的职业,太反常了!

能够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养活自己,“糖葫芦西施”们无疑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但我认为,他们只是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中的一员,他们其实本不该走红。他们的走红,从一定程度上折射了现在一些人潜意识里存在的偏见和思维惯性——以貌取人,还多少有那么一点点职业歧视。也许,正是由于这些思想的存在,不少人(包括一些大学生)在就业的时候“高不成、低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