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最里面长了一坨肉是怎么回事 及时治疗以防万一
牙齿里面长了一坨肉可能是因为智齿,智齿是指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的第三颗磨牙,从正中的门牙往里数刚好是第八颗牙齿。由于它萌出时间很晚,一般在16~25岁间萌出,此时人的生理、心理发育都接近成熟,有“智慧到来”的象征,因此被俗称为“智齿”。智齿生长方面,个体有很大差异,通常情况下应该有上下左右对称的4颗牙,有的少于4颗甚至没有,极少数人会多于4颗。萌出的年龄差异也很大,有的人20岁之前萌出,有人40、50岁才长或者终生不长,这都是正常现象。 现代医学一般认为智齿是人类进化的残余物。由于智齿生长在牙槽骨的末端,现代人类的牙槽骨由于进食的越来越精细化而在长度、宽度、强度上不同程度的退化,从而导致其无法提供足够的供智齿萌出的空间,这样智齿在萌出时往往会因为空间不足而造成异位萌出、阻生;此外智齿本身的退化也会导致萌出数目不足,不对称萌出等。这些萌出的异常加上清洁防治的困难通常会在临床表现为智齿冠周炎、智齿或者临近牙齿的龋齿、牙周炎、牙髓炎等疾病,引发剧烈的疼痛。因此建议对于萌出异常或者不对称萌出的智齿及早进行预防性拔除。
发炎危害
尽头牙经治疗不会造成很大危害。但一旦忽略了对它的治疗,其后果将很严重。轻者可造成患者发烧、饮食困难,张口受限;重者可导致颌面部间隙感染,甚至引起全身并发症,如败血病、脓毒血症等。
要不要拔
智齿也就是第三磨牙,在十八岁以后萌出,由于人类牙颌骨的退化,智齿在萌出的时候没有足够的空间,形成阻生智齿。那些阻生智齿,也就是智齿所处位置不利,被埋在牙床骨中无法顺利长出,并引发牙龈肿痛,发炎等症状的,最好拔掉,否则炎症可能会危害全身健康,如果智齿和其他牙齿挤在一起,也应该拔掉。
此外,如果患者嘴巴较小,最好也考虑拔掉智齿。因为嘴巴小的人,刷牙时牙刷很难达到智齿部位,用牙签或牙线清洁也不容易,经常会引发感染、蛀牙等问题,并危及整个口腔。
专家表示,对于萌出正常的牙齿,不会带来不良影响的智齿,可以保留。如果智齿萌出不正常,会带来不良影响,则需要尽快进行拔牙。
应该拔除的智齿
智齿牙位不正常,与邻牙形成间隙者;智齿牙位虽正常,但智齿牙冠有骨组织或牙龈瓣覆盖,经常发生冠周软组织发炎,肿胀,疼痛者智齿已龋坏,或发生牙髓炎,又不便进行牙体牙髓治疗者;因正畸需要,如预防后牙向前移动和防止前牙拥挤加重者,均可考虑拔除。
应该保留的智齿
智齿的位置比较正,预计能正常萌出者;智齿冠周软组织没有发炎和疼痛史,智齿没有龋坏者;有对牙合牙齿并有咬合关系者;通过龈瓣切除可消除盲袋者,应考虑保留该智齿。
拔除的后果
拔尽头牙对口腔功能没有影响。28颗牙已能完成咀嚼,发音等各种功能。拔"尽头牙"一般不会引起前面的牙松动。除了一种情况,即"尽头牙"是水平阻生,其牙冠位于前面牙的根部,拔牙后前面的牙由于失去后面牙的支撑,可能出现暂时性松动,但可以逐渐恢复稳固。
换牙期注意事项
人类有两副牙齿——乳牙和恒牙。乳牙20颗,大致在半岁到两岁萌出,六岁左右开始脱落,一般到十二岁掉完。恒牙大致在六岁开始萌出,十八岁左右出齐,共32颗,有的人不长“尽头牙”(智齿),那么十二岁就出齐28颗。六岁以前全是乳牙,称“乳牙列期”,六岁至十二岁正在换牙,称“替牙列期”,十二岁以后乳牙掉完,称“恒牙列期”。
乳恒牙替换对儿童牙颌发育影响很大。常有家长说,孩子换牙前牙齿长得很整齐,换牙后长乱了,既不易刷净,又影响美观,这话有道理。
每颗牙都有大致萌出时期,乳恒牙交替是很自然的程序,即乳牙根一边吸收,在其内的恒牙冠就一边萌出,乳牙脱落,后继恒牙便跟着萌出,但是有时乳牙未脱,恒牙就萌出,形成双重牙,即长背牙,那就是乳牙迟脱和恒牙早萌,也有乳牙落后数个月或更长的时间不见恒牙萌出,就是乳牙早脱或恒牙迟萌,还有少数是先天缺少恒牙,都得请医生作出正确诊断,进行适当处理。有时孩子的上颌中乳切牙(大门齿)脱落后,长出一个畸形牙,多半是不规则的锥形牙,应尽快请医生诊断,如医生确定是“额外牙”,便可及时拔除,以免占据恒中切牙的位置,使它错位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