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运河:清波一脉通古今
图①:70年代水上放映员。
图②:1989年运河船民。
图③:2009年大运河无锡段。
图④:60年代运河船民扫盲活动。
图⑤:1970年苏南段运河丰收情景。
图⑥:1991年,解放军奋战在大运河抗洪救灾第一线。
图①②③④⑤⑥由汤德胜摄
图⑦: 天津三岔河口百米浮雕墙。资料图片
历经2500年风雨,大运河在带给这片土地全新面貌的同时,其多姿多彩的运河文化也丰富了古老的中华文明。走近大运河,也就走近了一部人与自然交融的水上文明史。
胶片上的运河50年
汤德胜,一位以中国大运河为拍摄对象的摄影师。半个世纪的岁月里,他先后3次全程走完大运河,在岸边、在船上、在空中,用相机记录下这条古老河道的沧桑往事和历史变迁。翻开他的运河摄影集,一条“胶片上的运河”正从往事中流淌而来。
运河·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行走在运河边的汤德胜心中充满了忧虑。运河的水是浑的、黄的、黑的、臭的,水泥厂、五金厂、化工厂遍布在运河两岸。“90年代我搞航拍,看到大运河是一条明显的黄流,那时候污染最厉害!”
说到这里,汤德胜回忆起小时候。那时,他家就在运河岸边,推开窗,大运河的波光帆影就映在窗前。“那时候的运河水,干净!”汤德胜说,天热的时候,捧起运河水就可以喝。汤德胜和小伙伴们更喜欢夏天的运河,因为他们可以在运河里畅游,在嬉闹中度过一个清凉的夏天。
但是,运河的夏天也是一个多事之季,由于连年淤积,河道变浅变窄,运河在夏天往往泛滥成灾。“那水涨得特别快,刚刚还在小腿这里,一会儿工夫就漫过腰了。”在汤德胜的记忆里,运河边的人们在那些洪水泛滥的夏天,眼看着人、牲畜、桌椅板凳被水席卷而去,心中的伤痛久久不能平息。
汤德胜也曾拍下了大规模治理运河水灾的画面:既有60年代数万群众疏浚运河的宏大场景,也有70年代娘子军们挑灯夜战的生动画面。后来,运河的堤岸不断被加固、加高,运河水又被锁在了河道之中。
运河·人
“拍运河,就要拍出运河儿女的生存状态。”对运河人家的关注,是汤德胜运河摄影的一个重要主题。他记录下运河人丰收的喜悦,也记录下运河人面对自然的敬畏;他记录下人们热火朝天疏浚运河的豪情,也记录下军民抗击洪灾的悲壮。
有一幅摄于60年代的照片记录了运河的“扫盲”:为了提高船民的文化素质,人民政府在船上举办识字班,教会每户船民至少有一人认识500个字。照片上是运河高邮段一艘船上在休息的夫妻俩。丈夫在认真识字,妻子织着毛衣,阳光暖暖地打在船上……“那时候,船民的素质可真是高,每条船上都备有马桶,脏东西是不会随意倒进运河里的。”汤德胜介绍。
另一幅照片里,宽阔的大运河河床中,数万人在挥汗如雨地疏浚河底淤泥。汤德胜介绍,其实那是在寒冷的冬季,由于正是农闲季节,运河又是枯水期,所以可以在运河上分段疏浚,“两头一堵,就把河水抽干了来清理淤泥。”那时候没有机械,靠的是肩挑手抬,“100多斤的一副担子,挑起来就走。越往下面挖,往河岸上挑泥的路就越长。”汤德胜说,那种团结一心的集体力量,至今想来仍觉豪情满怀。
1991年,江苏、安徽等地连降暴雨,大运河遭受着百年一遇洪水的严峻考验。汤德胜连日奔波在抗洪一线,记录着军民一心抗洪灾的感人场景。“在战争电影片里看到的搭浮桥的场景,就那么真实地发生在运河岸边,解放军在风雨中、在泥水里真是拼了命地在抗洪灾、保运河!”汤德胜认为,1991年的运河保卫战是大运河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运河·城
1979年的常州城,古老运河缓缓而流,穿过两岸粉墙黛瓦的低矮民居;30年后的无锡段运河边,现代化的高楼耸立,宽阔的河面映着无锡夜景的粲然灯火……两张摄于不同年代的运河城市照片,讲述着运河两岸城市的变迁。
对于运河城市来说,过去都是大运河水滋养着运河两岸。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人口稠密、空间局促,各地也纷纷为大运河开辟新的航道。新运河有了建设水准更高的航道,但也少了古运河两岸的众多遗迹遗存。“应该把古运河两岸的历史遗迹,特别是沉没于运河水里的石像、石碑等历史遗存收集起来,在大运河边建起一些运河历史博物馆,让子孙后代更多地了解运河的历史。”
在汤德胜看来,随着各地对大运河保护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几年前启动大运河申遗,大运河进入历史最好时期:首先是大运河两岸的景观发生了重大变化,大运河两岸越来越美了;大运河的水质也逐渐好转,很多地方已经告别黑臭,达到景观水的标准;运河两岸工厂的环保意识有所增强,没有企业敢再明目张胆排污了。
“无锡这一张,是我2009年为拍摄现代化运河而精心选取的运河一段,那一次我南起苏州、北至天津看了好多地方。”汤德胜说,运河两岸的现代化进程令人鼓舞,古老运河焕发出的青春风采令人心情舒畅,“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条现代文明与悠久文化交相辉映的大运河,生活在运河两岸的人们都有一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