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莎贝拉》:老男人彭浩翔的性幻想
《伊莎贝拉》是十足的一个接近老男人岁数的男人的性幻想,而从影片的格调来说,这部模拟王家卫的电影使得香港影坛少了一个彭浩翔,多了一个王家卫。
彭浩翔变了,不再是那个《买凶拍人》显露鬼马之才的彭浩翔,而是呼唤着《伊莎贝拉》温情脉脉的彭浩翔。“伊莎贝拉”被设定为是永远的爱人的名字,也是一条狗的名字。据说陈文茜有条狗叫“李敖大哥大”,而彭浩翔的狗叫“伊莎贝拉”。狗的名字多少代表了一个人的趣味。你可以想像有这种狗名字的电影,大概是什么情调。
我没有读过李敖的《上山·上山·爱》,据说讲的是母女俩爱上同一个男人的故事。没想到彭浩翔还没有老就开始讲同样的故事。这其实本该是一个够老的男人的故事——想像着(或炫耀着)永远有年轻的女孩爱自己,无论灵魂还是肉体,让自己保持着永恒而神秘的魅力(这部电影里有各种风情的女孩出入男主人公的小屋)。为什么一定要一对母女爱自己,那代表一种莫名的吸引力,必须要神秘,才够性幻想的味道。据我看来,《伊莎贝拉》就是十足的一个接近老男人岁数的男人的性幻想。
从一开始,明眼人就能料到,杜汶泽与梁洛施的所谓父女关系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在一部这么暧昧的电影里,父女关系怎么可能成立?我承认这个电影够温情,或许这是一个老男人对初恋的温习。不是回忆,是温习。温故而知新——过去有些污浊了,幸而得以在过去爱人的女儿身上享受一种纯洁的爱。
当然,你可以把他当作一个男人成长的过程,但不是什么救赎,救赎是不应该把镜头对准梁洛施美丽的长腿的(梁洛施是无辜的,梁洛施已经足够美了,我简直看了一场“梁洛施澳门写真”)。其实我是认可这样的故事的,大概是因为我的年纪也快到了。但受不了这种所谓的唯美,造作的旁白,以及那些小聪明技巧。不是拼贴上年、月、日的字幕,就能让影片有历史感,就可以去描述一个时代(故事发生在澳门回归前夕)——这里更多是情调的某种装饰。
从格调上来说,《伊莎贝拉》不是疑似王家卫,简直是模拟王家卫。于是香港影坛少了一个彭浩翔,多了一个王家卫。这和导演技法是否成熟无关,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导演的追求。看着那些漂漂亮亮的画面,听着葡萄牙风情的配乐(获得今年柏林电影节最佳音乐奖),我多少有些郁闷。因为从30分钟开始,我就在等待结束了。我知道此后必然是不停地重复、重复、重复那一种调调。
最后60分钟,我只等到了一句有趣的对白:“在澳门,没有金表是不行的,不是人家看不起你,是看不见你!”也许为此,我们可以期待彭浩翔的下一部作品?另外一点郁闷是,拙劣的国语配音毁了这部电影所精心营造的味道。既然现在美国的大片可以讲英语配字幕,香港的电影为什么不能讲粤语配字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