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督麦理浩 香港麦理浩径:翻山过岭做拼搏的毅行者

2017-07-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登山远足,被香港人称为"行山".每当天气晴好,蜿蜒于新界.九龙和港岛三区的四大行山路径上,便迎来众多爬山望海的市民.无论是贯穿南北的卫奕信径

登山远足,被香港人称为“行山”。每当天气晴好,蜿蜒于新界、九龙和港岛三区的四大行山路径上,便迎来众多爬山望海的市民。无论是贯穿南北的卫奕信径、还是深入郊野的凤凰径,亦或是隐于市区的港岛径,早已成为香港市民的“世外桃源”。

其中一条开辟最早、路程最长的行山径——麦理浩径,不久前被《国家地理杂志》誉为全球20个最佳徒步径之一。虽然“征服”它的难度系数甚高,但沿途自然风景与故事却让人们心驰神往。若是敢于挑战、毅于坚持的健儿,能在几日内走完麦理浩径全程,翻过二十多个山头,绝对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乐事。

十段路径十种风景

当你打开香港地图,将新界九龙地区的西湾山、马鞍山、狮子山、大帽山等主要山脉连成一线,你很容易勾勒出这条长达100公里的麦理浩径的轮廓。这条横跨东西的山径,以香港前总督麦理浩的名字命名,早在上世纪70年代已开始迎接各地跃跃欲试的行山者。

整条山径依地势而建,共分为十段。每一段徒步难度不同,景致也各有千秋。东起于迂迴起伏的西贡郊野,途径九龙地区连绵的山脉,最终抵达西面的屯门市镇。

据经验丰富的行山者介绍,想要走完这十段山径,通常需要4至5天。一般人可选择风景最美的第一二段,一面瞭望香港储水量最大的万宜水库,另一面观赏特色地貌六角柱石群;而徒步难度系数最高的要数第三四段,路途集合了上下山、碎石路、密林和长阶梯,对行山者的体力是一大考验。

沿路斜下,你还会看到猕猴在林间互相追逐。它们理直气壮地“占山为王”,或攀枝而过,或坐在路边,丝毫无惧来往途人。如今,麦理浩径的第六段已成为野生猕猴的“地盘”。香港特区渔农自然护理署介绍称,这些猕猴能摘食当地有毒的植物“马钱”,以防止其果实掉落入水中,污染九龙水塘。

正因融洽的生态关系,麦理浩径十段路的自然景观被完好地保留下来。山岭、海岸、丛林和溪涧,都以纯天然的面貌给香港带来清新的气息。香港特区渔农自然护理署为了方便市民,在其资讯网站上标注了每一段山径的特色、难度系数和注意事项。即使是行山新手也能从中选择,安心地领略麦理浩径的秀丽风光。

山林掩影下的战争“记忆”

麦理浩山径大部分沿着海岸线延伸,人烟稀少,香港人喜爱在这里享受宁静的时光。但也许他们不知道,脚下的这段山路曾经历枪林弹雨,掩埋着香港战争的痕迹。

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老战士联谊会秘书长林珍就对这段路有着特殊的感情。抗日战争期间,港九大队战士曾在麦理浩径附近协助盟军侦查敌情。由于山势复杂,易守难攻,当年港九大队营救文化界人士的部分路线也散落在其中。“鸡公山,麦理浩径必经的这一段山岭,在这附近的黄毛应村就是当年港九独立大队成立的地方。”林珍介绍说。

或许正是因为特殊的地貌,在麦理浩径第六段靠近城门水塘的位置,你还会发现二战期间英军为了抵抗日本入侵香港而修建的“城门碉堡”。在沿途的山坡林草之中,隐约可见多条战时地道的入口和机枪堡,水泥上的英文名称已经斑驳。

据历史记载,“城门碉堡”属于英军在九龙地区修建的“醉酒湾防卫线”的重要部分,但日军仅用数小时便将其攻破,因此香港九龙沦陷。该防线上的大部分碉堡已被炸毁,而人们在麦理浩径上看到的,是仅存保留较为完整的遗迹。香港特区政府已将它列为法定古迹,让那些刻在墙上的累累弹痕,提醒着人们战争的残酷。

百公里磨练挑战自我

历史已经远去,但山路与风景依旧未变。现在的麦理浩径褪去了当年战争练兵的模样,成为了香港市民心中攻克难关、锻炼意志的象征。

“麦理浩经常有数百米下坡路,紧接着山颠边缘的上坡路。走起来很不容易,绝不能只以公里数判断其困难程度。”《国家地理杂志》在推荐介绍麦理浩径时说。如此具有挑战性的路程,锻炼出了众多香港的“毅行者”。

香港市民谭先生近日便报名参加了香港“乐施毅行者”远足比赛,与队友挑战一次性走完麦理浩径100公里全程。“平时郊游,走完20公里感觉良好,但是48小时走100公里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项比赛自1986年在香港举办以来,已有9.3万参与者通过“毅行”麦理浩径筹集善款,用于各类慈善活动。

“把距离走松,把时间拉紧,这个过程的确要下一番苦功。”谭先生去年曾挑战了麦理浩径全程,练习时走了多少公里已经难以计数。但是,将最痛苦的阶段熬过去之后,战胜自我的感觉让谭先生格外向往。

为了完成比赛,“毅行者”必须经历汗与泪的洗礼。虽然未必人人都能做到,但这份坚持与洒脱,普通的香港都市人多少都能心领神会。作为世界上人口最为密集的城市之一,香港市区却与众多的郊野山径近在咫尺。不仅是麦理浩径,人们可以方便地前往任意一条山路,在香港水泥森林与旷野远海的强烈反差中,寻找内心的慰藉,开阔心境之后重新出发。(郭晓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