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剧情简介【组图】

2018-01-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60年,王雁就京剧<按孤救孤>基础,参考秦腔改编.由马连良饰程婴,谭富英饰赵盾,张君秋怖庄姬公主,裘盛戎饰魏绛,各有精彩唱段.[赵氏孤儿典故]故事来源: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史书<史记>时间: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地点:(今中国的 河北 省邢台 赵孤庄) )主要人物:程婴(乡间医生)赵武(赵氏孤儿)屠岸贾(赵国将军)赵氏家族已经显赫了好几代,父亲赵盾是宰相,儿子赵朔是将军,儿子媳妇是王的姐姐庄姬.这样一个家族却被仇人屠岸贾一天之内斩尽杀绝,三百余

1960年,王雁就京剧《按孤救孤》基础,参考秦腔改编。由马连良饰程婴,谭富英饰赵盾,张君秋怖庄姬公主,裘盛戎饰魏绛,各有精彩唱段。

【赵氏孤儿典故】

故事来源: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史书《史记》

时间: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地点:(今中国的 河北 省邢台 赵孤庄) )

主要人物:程婴(乡间医生)

赵武(赵氏孤儿)

屠岸贾(赵国将军)

赵氏家族已经显赫了好几代,父亲赵盾是宰相,儿子赵朔是将军,儿子媳妇是王的姐姐庄姬。这样一个家族却被仇人屠岸贾一天之内斩尽杀绝,三百余人无一幸免。在丈夫遇难的时候,庄姬生下了他们唯一的孩子。帮助接生的民间医生程婴带走了庄姬的儿子,庄姬却死了。

屠岸贾一定要斩草除根。他下令将全城的婴儿收为人质,找不到赵氏孤儿就处死这些孩子。

程婴的妻子在丈夫外出时,把赵氏孤儿交给了来搜查的士兵,留下了自己的孩子。为救赵氏孤儿,程婴只能承认这个孩子是他自己的儿子。

屠岸贾终于找到了隐藏的程妻,程婴自己的儿子却被当作赵氏孤儿杀死了。

程婴将真正的赵氏孤儿带进了屠岸贾府中,做了仇人的门客。他发誓要让赵氏孤儿长大以后报仇。为了这个誓言,他在敌人身边生活了十五年,直到屠岸贾发现了这一切……

据《邢台县志》记裁:“赵孤庄在城西北二十五里,为程婴匿赵武处。”

“赵氏孤儿”的这段故事最早见之于司马迁所著的《史记 赵世家》。晋景公年间,奸臣屠岸贾欲除忠烈名门赵氏。他率兵将赵家团团围住,杀掉了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等全家老小。惟一漏网的是,赵朔的妻子,她是晋成公的姐姐,肚子怀着孩子,躲在宫中藏起来。赵朔有个门客叫公孙杵臼,还有一个好友叫程婴。赵朔死后,两个人聚到了一起。公孙杵臼质问程婴:“你为什么偷生?”程婴说:“赵朔之妻正在怀孕,若生下来是个男的,就把他抚养成人,报仇血恨,若是个女的,我就彻底失望了,只好以死报答赵氏知遇之恩。”不久,赵妻就分娩了,在宫中生下个男孩。

屠岸贾闻之,带人到宫中来搜索,没有找到赵氏母子的藏身之处。母子俩逃脱这次劫难后,程婴对公孙杵臼说:“屠岸贾这次没找到孩子,绝对不会罢休。你看怎么办?”公孙杵臼一腔血气地问:“育孤与死,哪件事容易?”程婴回答:“死容易,育孤当然难。”公孙杵臼:“赵君生前待你最好,你去做最难的事情。让我去做容易的事情我先去死吧!”恰好程婴家中也有一个正在襁褓中的婴儿,程婴含泪采取了调包之计,将自己的孩子抱上,与公孙杵臼一齐逃到了永济境内的首阳山中。让妻子带着赵氏孤儿朝另一个方向逃去。屠岸贾闻之,率师来追。程婴无奈只好从山中出来说:“程婴不肖,无法保生赵氏孤儿。孩子反正也是死,屠岸将军如能付我千金,我就告诉你孩子的藏身之处。屠岸贾答应了。程婴领路,终于找到隐匿山中的公孙杵臼和婴儿。

杵臼当着众人的面,大骂程婴,他一边骂一边伴装乞求:“杀我可以,孩子是无辜的,请留下他一条活命吧!”众人当然不允。程婴眼睁睁地看着亲生儿子和好友公孙杵臼死在乱刀之下。

程婴身负忘恩负义,出卖朋友,残害忠良的“骂名”,偷出赵氏孤儿来到了山高谷深、僻静荒芜的盂山隐居起来。这一隐居就是十五年,就是这片人迹罕至的深山中,穿梭着一老一少的身影,就是这片世外桃源的泉林中,回荡着一老一少的对话;就是这片与世隔绝的沟谷中,积聚了一老一少的复仇力量。赵氏孤儿,终于长成了顶天立地的汉子。苍天不负有心人,程婴与赵武,在朝中韩厥的帮助下,里应外合,灭掉了权臣屠岸贾。赵氏冤情大白于天下,程婴忠义大白于天下,公孙杵臼忠烈大白于天下。最后的程婴,并未品味胜利的美酒,十数年积聚的丧子之痛,丧君之痛,丧友之痛一并袭上心头,程婴自刎而死,赵武为此服孝三年。

中国历史上如果没有这段传奇的故事,战国时代的名门望族赵氏何能复兴?何能有后来雄霸天下的赵简子赵襄子?何能有韩赵魏三分晋国?何能有后世的 “三晋”称谓? 后世为纪念忠烈千秋的程婴,公孙杵臼,在藏山立庙以祀。庙曰“文子祠”以赵武之谥号赵文子命名。现存山门、牌楼、戏台、钟鼓楼。碑坊正殿、寝宫、梳洗楼等三十余处遗迹依山而建,雄伟壮观,气势万千。近年来,当地爱我论坛又在“文子祠”附近修建了“春秋战国城”,增设了群雄殿、将相府、忠烈馆、古战场等新的仿古建筑,使人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春秋战国时代风云变幻的三晋历史。

大将军屠岸贾凶暴残忍,专权误国,陷害忠诚正直的大夫赵盾,在他的怂恿下,晋国国君下令:抄斩赵氏满门。一夜之间,赵盾和他的儿子赵朔、家属、奴婢等共计三百余口,倒在血泊中,做了冤鬼。赵朔的夫人庄姬公主,因是国君的胞妹,幸免于难,被送回内宫居住,此时她已怀有身孕。

几个月以后,庄姬公主生下一个男婴,取名赵武,但这一切都逃不过屠岸贾的眼睛,他早已下令,把内宫封锁起来。庄姬公主以看病为名,把赵家的挚友、乡间医生程婴召进内宫,含泪请求程婴救孩子出宫。程婴把赵武放进药箱准备带出宫门。守将韩厥见程婴一腔正义,十分感佩,放走程婴和赵武,自己拔剑自刎。屠岸贾追查不到赵氏孤儿的下落,气急败坏,宣布要把全国半岁以内的婴儿全部杀光。

为了保全赵氏孤儿和晋国所有无辜的婴儿,程婴与退职年迈的大夫公孙杵臼商议,用假相瞒骗屠岸贾:程婴献出自己亲生儿子代替赵氏孤儿,公孙老人顶替救孤藏孤的罪名,然后由程婴亲自去向屠岸贾告发。屠岸贾听信了程婴的举报,残忍地杀死了公孙老人和“赵氏孤儿”。晋国上下目睹了这场血腥屠杀,敢怒而不敢言,人们在背后无不切齿痛骂程婴的卖友求荣。程婴面对这一切,只有强忍悲愤,默默承受。

十几年来,程婴苦心教育,把赵武培养成一个文武双全的青年。为了接近屠岸贾,他让赵武认屠岸贾为义父。终于有一天,他把真相告诉了赵武。在守边归来的大将军魏绛的鼎力相助下,赵武拔剑刺向仇人,并告之自己便是他斩不尽、杀不绝的赵氏孤儿。元代(公元1206年——公元1368年)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曾于1775年被法国著名文学家伏尔泰翻译成《中国孤儿》,在欧洲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赵氏孤儿剧种】

秦腔、京剧、话剧、豫剧、越剧等剧种

《赵氏孤儿》海报

陈凯歌版《赵氏孤儿》演员表:

葛优——程婴

范冰冰——庄姬

王学圻——屠岸贾

黄晓明——韩厥

陈凯歌版《赵氏孤儿》剧情介绍

在陈凯歌版《赵氏孤儿》中,程婴(葛优 饰)并不是原来故事范本中赵盾的门客,而是一个平民草泽医生。在机缘巧合中卷入了赵氏的灭门事件,并用药箱将赵氏孤儿带出,免遭毒手。面对大奸臣屠岸贾 (王学圻 饰)的步步紧逼,程婴又与好友公孙杵臼上演苦肉计,故意告发公孙杵臼私藏赵氏孤儿,并且用自己的亲生儿子替代赵氏孤儿被屠岸贾杀死。而程婴因为告发有功成为屠岸贾的门客,在最危险的地方忍辱负重地把赵氏孤儿抚养成人,最终报仇雪。

《赵氏孤儿》整个故事可谓一气呵成,也渗透了陈凯歌的许多个人想法。但一些情节于现代观众而言似有费解的地方,于导演却是包含了寄予的深意。

程婴为什么救赵孤?

记者:电影的前半部分改编得很精彩,后半部分感觉略显平淡。

陈凯歌:这个剧本改编是一个挺难的工程。前半部分对我来说比较好改,故事情节都很充分,电影后半部分最见功力,没有太大戏剧冲突。在后半部分中,程婴没有对赵孤灌输仇恨教育,就是过平常日子,两人就是一种父子关系,程婴没有对赵孤特殊对待,他不愿意借复仇之名把孩子的一生毁了。我看金庸、古龙的小说,那些侠客活着就是为了报仇,我觉得没劲。我觉得程婴是义愤填膺,他对屠岸贾的仇恨不是私仇,而是出于义愤。

记者:元杂剧强调大忠大义,电影改编的价值观指向哪里?

陈凯歌:我是在唱高调的年代长大的,特别怕高调。在程婴这个人身上,我们不讲大道理,不唱高调。他就是一个小人物,只是出于义愤把赵孤养大,最后把赵孤带到屠岸贾面前,告诉他这孩子是谁。他的这种做法有点迂腐,但电影恰恰是推崇这种人,不识时务的人。就像荆轲刺秦王,以一己之力对付这么强大的君王。

中国最近三四十年的进程等于西方三百年,要说最大的进步,在于对个体生命的看待上。过去提倡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我们当知青时,发生大火就往里面冲,为集体而忽视个体的生命。在汶川地震中,我感触很大,为了救一个人,大家都在扒废墟,表现出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其实,电影最后想表达的就是怎么对待一条生命。程婴救了孤儿,要是把他当报仇工具,将来把屠岸贾杀了,那还不如不救。程婴开始是这么想的,想让孤儿长大后为自己的儿子报仇,但后来改变了。我觉得杀屠岸贾是赵孤的决定,不是程婴的决定。

赵孤杀干爹的心理转变依据?

记者:屠岸贾养了赵孤15年,相互都有感情,最后赵孤杀这个干爹,心理转变让人有点困惑。

陈凯歌:电影改编最难的地方在于,程婴这样一个人能报得了仇吗?比如他对赵孤说,屠岸贾是你的仇人,孤儿会相信吗?的确比较难。15年过去了,程婴、韩厥都说不出口,不知道是什么结果。孤儿只会说你不要我了,你不想让我上战场,他不会相信屠岸贾是仇人。其实,赵孤要杀屠岸贾,有几个原因。最早韩厥故意威胁程婴那场戏,以让赵孤别说出他们的秘密,这场戏其实是说赵孤对程婴的爱,在感情归属上,他是站在程婴这边的。为什么他杀屠岸贾,前面已有铺垫。赵孤最终相信屠岸贾是仇人,恰恰是因为屠岸贾对他说自己怀疑他不是程婴的孩子,他就知道自己是赵孤。一条线说服不了赵孤,还得有另外一条线说服他。父子俩最后怎么达成协议去杀屠岸贾,现在处理得含蓄一些,留一些空白更好。

记者:赵孤能杀屠岸贾,只是因为程婴挡在两人中间,偶然性很大,情节似乎有点突兀。

陈凯歌:屠岸贾极其聪明,最后他知道那个孩子就是赵孤,当程婴、赵孤去找他,他已经全身披甲做好准备了。屠岸贾这个人这么强大,只要他的剑闲着,赵孤就杀不了他。只有屠岸贾把剑刺进了程婴的身体,赵孤才有机会。屠岸贾非杀程婴不可,因为15年来他被程婴骗了,这对他是一种羞辱。程婴站在屠岸贾和赵孤之间,说“该杀的人是我”,是对暴力的否定。程婴以非暴力对抗暴力。他有机会把药下在碗里毒死屠岸贾,但他没有做。他没有整天磨刀霍霍要报仇。我在 “文革”中见过一些人,在最困苦的时候微笑着生活。程婴是能把特难的日子当好日子过的人,他感动我,连我都做不到。他就自然地等待,在悠悠岁月中度过,而不是整天告诉赵孤要去报仇。

赵孤放弃复仇行不行?

记者:当初创作时,有没有考虑过让赵孤放弃复仇,颠覆性会更大?

陈凯歌:赵孤放弃复仇,这个也有道理,我们也考虑过这种事情。但元杂剧是一个经典故事,最后赵孤没有复仇,观众会不满意。另外我觉得放弃复仇,有点太知识分子化,连仇都不报了。善有善报,恶人要得到惩罚,这是天理。杀人家三百口人,屠岸贾就应该死。赵孤杀屠岸贾,其实也不是为赵家报仇,而是为程婴的儿子。

记者:电影中的韩厥最后射了屠岸贾一箭,怎么就消失了?

陈凯歌:现在电影篇幅要求很严格,《霸王别姬》两小时48分钟,现在要是这么长,院线肯定跟你急。韩厥作为一个角色,主要是为全局服务,不适合当独立角色。韩厥15年的目标就是射屠岸贾一箭,射完也就完了。如果让韩厥来收尾,是否不太恰当。影片从程婴开始,还是在他那儿结束。

片中程婴和韩厥一起分享秘密,特像我和田壮壮小时候在一起的感觉。我跟田壮壮出去打架,被西城公安分局抓了,后来被放出来,但两个人的自行车都丢了。我们俩路上商量先回谁家,因为离他家近就去了他家。他妈什么都没问,给我们一人盛了一碗粥,说还没吃饭吧,赶紧吃吧。当时我特别感动。我丢的是一辆凤凰牌自行车。现在我家里还供着一辆(上世纪)60年代的凤凰牌自行车,从朋友那儿买来的,作为自己永远的回忆。

赵氏孤儿人物图谱

程婴与公孙杵臼的侠肝义胆——夜读程婴存赵事,一回惆怅一沾巾

《无锡》

宋·文天祥

金山冉冉波涛雨,锡水泯泯草木春。

二十年前曾去路,三千里外作行人。

英雄未死心为碎,父老相逢鼻欲辛。

夜读程婴存赵事,一回惆怅一沾巾。

文天祥是南宋的状元,在南宋恭宗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长江下游告急的时候,把家产全部变卖作为军费主动勤王,从此开始了他抵抗元军保家卫国的斗争。他曾创作了大量气势磅礴的爱国诗篇,广为人知的有《正气歌》、《过零丁洋》。这首《无锡》一如文天祥以往的作品,诗风凄厉高亢,语言明白如话,它写的是春秋时期程婴和公孙杵臼救赵氏孤儿的故事,宣扬了舍生取义的义士精神,极具感染力。

忠臣蒙冤,赵氏劫难

春秋末年发生在晋国的赵氏孤儿事件,可能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冤案了,其惨烈程度远较后世的诸多冤案为甚。

晋灵公荒淫无道,辅政大臣赵盾屡谏无效,被晋灵公猜忌,派人追杀,赵盾被迫出逃。可是他还没逃出国,大臣赵穿就杀了晋灵公立了新君,赵盾又被请回来主持大政,当时的史官书:“赵盾弑其君”。晋景公时,司寇屠岸贾追究刺杀晋灵公的主谋,罪名加在赵盾身上,屠岸贾怂恿晋景公把赵盾全家都杀了。一夜之间,赵盾和他的儿子赵朔、家属、奴婢等共计三百余口人全部倒在血泊中。另有一说法是,赵朔当时并未被诛杀,而是屠岸贾假传灵公之命,赵朔被逼自杀而亡。当时唯一的幸存者是赵朔的妻子,她是晋成公的姐姐,肚子里怀着孩子,躲藏在宫中。她如果生的是男孩,则赵家还有后代,因此,保全和绝灭赵氏的两方,都盯住了这个尚未出生的遗腹子。

赵朔有个门客叫公孙杵臼,还有个朋友叫程婴,是个医生。赵朔死后,公孙杵臼质问程婴:“你为什么苟且偷生?”程婴说:“赵朔的夫人若生个男孩,我就把他抚养成人,报仇雪恨,若是个女孩,我就只好以死报答赵氏知遇之恩。”

公孙杵臼理解了程婴,遂与程婴结为生死之交。不久,赵妻在宫中生下一个男孩,她把孩子托付给程婴后就自杀了。程婴将婴儿藏在自己的药箱里,负责看守的将军韩厥同情赵家,暗中放走了程婴。屠岸贾听到这个消息,带人到宫中来搜索,没有找到孩子。程婴携孩子投奔公孙杵臼,他对公孙杵臼说:“屠岸贾这次没找到孩子,绝对不会罢休,你看怎么办?”公孙杵臼问:“育孤与死,哪件事容易?”程婴回答:“依我看,死容易,育孤难。”公孙杵臼说:“赵君生前待你最好,你去做最难的事情。让我去做容易的事情——我先去死吧!”

屠岸贾为搜出赵氏孤儿假传晋灵公之命,要将全国半岁以下、一个月以上的婴儿杀绝。程婴与公孙杵臼商议,决定献出自己的亲生儿子以保全赵家血脉。

程婴向屠岸贾“自首”,说只要给他千金,他就说出赵氏孤儿的藏身之处。屠岸贾信以为真,带程婴去公孙杵臼家搜赵氏孤儿。公孙杵臼见了程婴,假装义愤填膺,大骂他是无耻小人,出卖朋友的遗孤,他一边骂一边对屠岸贾和他的手下乞求道:“杀我可以,孩子是无辜的,请留他一条活命吧!”屠岸贾搜出“赵氏孤儿”,掷在地上,又刺了几剑。程婴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生儿子和好友公孙杵臼死在乱刀之下。

赵氏孤儿的故事曾感动了伏尔泰

程婴强忍悲愤,身负“忘恩负义,出卖朋友,残害忠良”等骂名,带着赵氏孤儿来到山高谷深的盂山隐居了十五年。程婴为赵氏孤儿取名赵武,并苦心抚养,把赵武培养成了一个文武双全的青年。有一天,程婴把真相告诉了赵武。这时候,宫里的另一个知情人韩厥利用机会,劝说晋景公勿绝赵氏宗祀。晋景公就问赵氏是否还有后人,韩厥提起程婴保护的赵氏孤儿,于是赵武被召入宫中。晋景公命赵武见群臣,宣布为赵氏之后,并使复位,重为晋国大族,列为卿士。程婴、赵武带人去找屠岸贾报仇,在守边归来的大将军魏绛的鼎力相助下,赵武拔剑刺向仇人,并大声告诉他,自己便是赵氏孤儿。

赵氏冤情大白于天下,程婴的忠义也大白于天下,公孙杵臼的忠烈也大白于天下。

赵武二十岁那年举行冠礼,这标志着他已成年。程婴觉得自己已经完成夙愿,就与赵武等人告别,要实现他殉难的初衷,以及了却他对公孙杵臼早死的歉疚心情。他其实是想以死表明心迹,证明自己存活于世,绝不是苟且偷生。赵武涕泣顿首劝阻,但程婴还是自杀了,赵武为此服孝三年。

程婴和公孙杵臼的事迹,被后人编成戏剧广为流传,甚至流传到了海外。元朝纪君祥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曾于1775年被法国大文豪伏尔泰翻译成《中国孤儿》,在欧洲产生过一定的影响。那时的欧洲诸国喜欢一切与中国相关的事物,欧洲、特别是法国的宫廷内外出现了一种对“中国风尚”的特殊爱好,伏尔泰在这股“中国风”中,了解和熟悉了中国,并极力推崇中国的传统哲学,并由此萌发了创作反映中国历史的戏剧的心愿,他读到了《赵氏孤儿》的译本,并认定它具有历史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从伏尔泰在剧本题目下所加“根据孔子的教导,改编成的五幕剧”这一行文字中可以看出,伏尔泰讲求“以真实的历史事实感人”,将中国题材引入戏剧创作是出于他对中国历史文化一贯地关注和向往。

程婴忠实于友谊,公孙杵臼不忘旧主的品格,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他们那种舍己救人、矢志不渝的精神,更一直为人们所钦敬。

赵朔:(?—前597年),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谥赵庄子,赵盾的儿子,赵武的父亲,其妻为晋成公的姐姐。赵氏一族赵朔、赵同、赵括等被屠岸贾以 “赵盾弑晋灵公”为由率家将杀死,公族几乎被灭,幸而两位门客公孙杵臼、程婴以死相救,才使赵氏遗腹子逃脱厄运,遗腹子即“赵氏孤儿”赵武。

晋景公:是中国春秋时期诸侯之一,晋国的君主。其父为晋成公,晋成公即位后七年就死了,由其子即位,是为晋景公。他就是“赵氏孤儿”事件中晋国的君主,他信佞臣,听谗言,杀了赵盾的后代赵朔、赵同、赵括全族。晋景公曾攻败楚国,使楚庄王、楚共王霸业结束,晋景公亦曾攻败齐国。晋景公十八年(公元前582年),晋景公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