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仁喜上海展 普贤上师言教上下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指引巴楚仁波切姚仁喜PTX¥238 09元

2017-06-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普賢上師言教(上下冊不分售):大圓滿龍欽心髓前行指引TheWordsofMyPerfectTeacher作者:巴楚仁波切譯者:姚仁喜出版社:

普賢上師言教(上下冊不分售):大圓滿龍欽心髓前行指引TheWordsofMyPerfectTeacher作者:巴楚仁波切譯者:姚仁喜出版社:橡實文化出版日期:2010年05月11日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866362149裝訂:平裝叢書系列:觀自在規格:平裝/656頁/17*23cm/普級/部分彩頁/初版定价:800★直指大圓滿教法核心的巨著 《普賢上師言教》是《大圓滿龍欽心髓》前行的釋論,而《龍欽心髓》是大伏藏師吉美.

林巴尊者在數次的淨境中,從十四世紀的龍欽巴尊者處領受的大圓滿教法。本書作者巴楚仁波切的上師吉美.嘉威.紐古曾追隨吉美.林巴尊者多年,然後才回到東藏康地,依著吉美.林巴尊者的教導持續修行。

巴楚仁波切從上師吉美.嘉威.紐古處至少領受過十四次此教法,他將上師的口傳教法樸實地記錄下來,為的是要讓這些教導成為能夠幫修行者檢視自己,以找出隱藏的過失,修正自心,並將心安置在正確的道上。

這部經典巨著是藏傳佛教許多偉大上師隨身的日常讀物,也是他們極力推薦給修行者的一本實修指導手冊。★集諸上師智慧於一處的版本 本書中文版譯自蓮師翻譯小組所譯的英譯本《TheWordsofMyPerfectTeacher》。

由貝瑪.旺嘉仁波切所指導的蓮師翻譯小組在英譯此書時,受到此教法傳承的核心上師們如:敦珠仁波切、頂果.欽哲仁波切、甘珠爾仁波切、紐舒.堪布仁波切等的口授傳承與加持。在翻譯的過程中,諸位上師更不斷地就書中艱深之處給予小組成員指導,因此該英譯本得以完整地保持此教法的精髓與正確性。

更精采的是,這些證悟上師們針對艱深處的精闢開示或解說論述,都被貼切地保留在書後的注釋中,成為與本文互相輝映的珍貴智慧精華。

★作者簡介巴楚仁波切 巴楚仁波切(PatrulRinpoche,1808-1887)是十九世紀藏傳佛教偉大的得證大師。出生於劄秋(Dzachuak),東藏康地(Kham)的一處遊牧地區。

他自幼聰穎、善良並具特殊能力,被認證為巴給.桑殿.彭措(PalgeSamtenPhuntshok)的轉世(祖古),因此被稱為「巴傑祖古」(PalgyeTulku),簡稱「巴楚」仁波切。他也被認為是寂天菩薩的化身,以及吉美.

林巴(JigmeLingpa)尊者的「語」化身。他與許多上師修學顯密經續後,以其深奧的證悟、大師的風範、平易近人的教導,而廣受景仰,至今他仍是鼓舞藏傳佛教所有修行者的靈感泉源。

他畢生四處雲遊,在曠野中紮營為家,不接受寺院法座與供養,生活一如乞丐。不論在任何情況下,他唯一關心的是利益他人,永遠只說最有用的話語,而不管在社交上恰當與否,終其一生完全追隨其上師毫無妥協的單純性。

巴楚仁波切的主要上師吉美.嘉威.紐古(JigmeGyalwaiNyugu),是《大圓滿龍欽心髓》教法的編著者偉大持明吉美.林巴最傑出的繼承者。他有一對日月般的心子:如日者,是第一世蔣揚.欽哲.旺波(JamyangKhyentseWangpo,1820-18*2),而如月者,就是巴楚仁波切。

巴楚仁波切從吉美.嘉威.紐古處接受了不下十四次的《龍欽心髓》前行教授,以及其他許多重要的法教。 巴楚仁波切也是「不分教派(利美)運動」的核心人物之一,他與蔣貢.

康楚.羅卓.泰耶(JamgonKongtrulLodroThaye)、蔣揚.欽哲.旺波與米龐(Mipham)仁波切,在保存及發揚珍貴的傳承與法教、重振西藏佛教上,都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他所著作的《普賢上師言教》,正是藏傳佛教各個教派都極力推崇的一本書。★譯者簡介姚仁喜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之弟子,曾譯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著作《近乎佛教徒》(商周出版社)、其簡體字版《正見》(友誼出版社),以及《到印度佛教聖地做什麼》(親哲文化出版社)。

加州柏克萊大學建築碩士,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曾多次受邀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與鹿特丹等國際建築展。

2007年榮獲國家文藝獎,並曾獲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遠東傑出建築設計獎、柏克萊大學環境設計學院傑出校友等多種獎項。★名人推薦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這是一本超越時空的口訣教授。它就像我們的導師一樣,教導我們。

頂果.欽哲仁波切: 本書闡釋了藏傳佛教四大教派修行之道,而其中沒有任何衝突矛盾。★目錄圖片一覽表頂果.欽哲仁波切序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序英譯再版序英譯者致謝詞中譯序中譯者致謝詞導論藏傳佛教簡史前言第一部外前行(一般前行)第一章∕暇滿之難得【一】聽聞佛法的正確方式1.

態度2.行為【二】教法主題:解釋「暇滿」的難得1.思維閒暇(自由)的本質2.思維與佛法有關的特殊圓滿(便利)3.以比喻來思維具足暇滿(自由與便利)的難得4.

以數字上的比較來思維第二章∕生命之無常【一】眾生所處的外在世界之無常【二】處於世界中的眾生之無常【三】聖者之無常【四】有權勢者之無常【五】其他無常的例子【六】死亡因緣的不確定性【七】對無常強烈的覺知第三章∕輪迴之過患【一】普遍性的輪迴之苦【二】六道眾生個別所經歷之苦1.

十八層地獄2.餓鬼道3.畜生道4.人道5.阿修羅道6.天道第四章∕業──因果律【一】應該捨棄的惡行1.

應該避免的十惡行2.十惡行的果報【二】應該擇取的善行【三】業的決定性第五章∕解脫之利益【一】導致解脫之因【二】果:證悟的三個層次第六章∕如何追隨善知識【一】檢視上師【二】追隨上師【三】仿效上師的證悟與行止第二部內前行(不共前行)第一章∕皈依──一切修行之道的基石【一】皈依之途徑1.

信心2.發心【二】如何皈依【三】皈依的戒律與利益1.皈依的戒律2.皈依的利益第二章∕生起菩提心,大乘之根本【一】修持四無量心1.

觀修捨心2.觀修慈心3.觀修悲心4.觀修喜心【二】生起菩提心1.依三種程度的勇氣分類2.依菩薩諸地分類3.依菩提心的性質分類4.菩提心誓願【三】修持菩提心的戒律1.修持願菩提心的戒律2.

修持行菩提心的戒律:六度第三章∕觀修與念誦上師為金剛薩埵,以清凈一切蔽障【一】如何經由懺悔來淨化蔽障【二】四種對治力1.依止力2.追悔力3.決心力4.行動對治力【三】實修金剛薩埵第四章∕供養曼達,以積聚福德與智慧【一】積聚兩種資糧的需要【二】成就曼達【三】供養曼達1.

三十七堆曼達供養2.根據《龍欽心髓》儀軌的「三身曼達供養」第五章∕積聚古薩里,一擊摧毀四魔【一】以身體作為供養【二】供養身體的修行1.

給上方客人的白色供養2.給下方客人的白色供養3.給上方客人的多色供養4.給下方客人的多色供養【三】施身法的意義第六章∕上師瑜伽──進入加持之門,生起證悟智慧的究竟法門【一】修持上師瑜伽的理由【二】如何修持上師瑜伽1.

觀想資糧田(皈依境)2.七支供養3.以堅定的信念祈請4.領受四灌頂【三】舊譯派教法出現的歷史1.勝者的密意傳承2.持明的表示傳承3.眾生的口耳傳承第三部遷識的迅速之道第一章∕遷識──給臨終者的指示:無禪修的佛果【一】五種遷識1.

上等遷識:由見地的封印遷移至法身2.中等遷識:由生起與圓滿次第的結合遷移至報身3.下等遷識:由無量悲心遷移至化身4.運用三種隱喻的一般遷識5.運用悲心的鉤引,為亡者遷識【二】運用三種隱喻的一般遷識1.遷識的訓練2.實際的遷識3.觀修遷識的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