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品仙上将 名将百战破顽敌——记国民党陆军上将李品仙

2018-04-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李品仙(1890-1987年),字鹤龄,苍梧县新地镇殿村水口人,曾经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十战区司令长官,领二级陆军上将衔.1911年10月,李品

李品仙(1890-1987年),字鹤龄,苍梧县新地镇殿村水口人,曾经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十战区司令长官,领二级陆军上将衔。

1911年10月,李品仙参加了武昌起义。随后回到家乡梧州担任军械局委员。1913年1月赴保定军校继续深造。

率军支援淞沪战场

1937年7月7日,李品仙刚刚领受上将衔,就发生了卢沟桥事变,桂系军队奉命开赴抗日前线,李品仙被任命为第11集团军总司令,下辖第7、第31、第48军三个军。是年9月中旬,李品仙下辖的第48军,由军长韦云淞率领,向淞沪战场开拔,参加了上海保卫战。

11月,李品仙升任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同时仍兼第11集团军总司令,协助李宗仁、白崇禧进行徐州会战的战略部署。徐州是第五战区司令部所在地,是日军南北夹攻的主要目标。李品仙从武汉乘船赴南京途中,参加乘客们自发组织的双十节庆祝大会,被公众推举为大会主席,李品仙为公众的抗日热情所感动,当晚难以入眠。

随着战局变化,李品仙将第31、第48两军留踞江南,亲率7军南下浙江吴兴和江苏漂阳,在太湖两侧地区隐蔽奇兵,以援淞沪战场。

李品仙在津浦路南段部队的调动和布防,虚实相间,既隐奇兵,又公开调动兵力驻防。是年12月下旬,日本华中派遣军第13师团在荻洲立兵中将的率领下,沿津浦线北上,连陷滁县、盱眙。李品仙指挥的第31军及安徽境内的各部队,从津浦路南段杀出,迅速投入阻击和截杀,打了几个歼敌数千人的漂亮仗。

巧妙配合徐州会战

1938年1月,日寇继续向明光进攻。是年1月5日,李品仙将他的第11集团军总部移至安徽寿县,命令于学忠部沿淮河北岸构筑防御阵地,拒敌北进:再以一部在刘府附近,主力于凤阳、红心铺附近占领阵地,进行攻势防御,对沿铁路线北进之敌实施侧面攻击,将日军切断,分割包围歼灭。

同时,命—部进出张八岭、明光一带,实施灵活游击战;命徐愿泉所率的第10军向合肥推进,策应第31军作战:杨森所率的第22军在徐源泉部未到之前,派一部分留驻和县、裕溪口等处警戒江防外,主力移驻安庆,担任长江北岸一带的防御。为增加淮南地区的兵力,李品仙又命令远在浙西休整的第21集团军由九江渡江,北返合肥集结待命。

1月18日,李品仙指挥第31军给北上的日寇以沉重打击后,突然间消失。日寇以为李品仙部队溃散,遂纵深推进。1月28日,李品仙的第31军及安徽各部,兵分五路,突然如从天而降,对淮河区域日寇发动猛烈攻击,之后,又神不知鬼不觉地隐匿。2月上旬,日军以为中国军队已败退,遂占领蚌埠,准备强渡淮河之时,廖磊率领的第21军从浙西赶到淮南地区,挺身阻挡,在明光、池河、定远一带狙击日寇。

1938年3~4月间,李品仙令第31军在津浦路南段打击日寇,将津浦路南段截成数段,围歼孤立之敌。日寇在北进中已先后损失2000余兵力、战车百余辆。

由于李品仙在津浦路南段正面战场,以防御战拖住了北上之日寇,延缓了日寇南北对进会攻徐州的计划,从而为李宗仁集中第五战区主力在鲁南台儿庄地区围歼日寇创造了有利条件,取得了歼灭日本华北方面军的矾谷、板垣主力两个王牌师团一万余人的大捷。

5月14日,北上日军为迂回攻击徐州,企图占领合肥。李品仙奉命坐镇皖西,指挥皖中各军防敌西进。面对来势汹汹的复仇之敌,李品仙用“调动部队,虚实有度;诱敌深入,分割歼之”的拿手战术,自此小战斗此起彼伏,在鲁北战场从不间断地开展小规模的歼灭战,迫使故人所谓的“复仇计划”全部落空,并掩护徐州战区李宗仁部队安全向平汉线撤退。

皖城妙计吓退日军

日寇占领徐州后,又向武汉进攻。1938年6月下旬,李品仙被任命为武汉防卫第四兵团司令,担任大别山及其以南地带的防守任务。他上任后,前往黄梅前线视察,途中其座车被日机轰炸,幸亏他提前—步下车躲避而幸免于难。

是年7月下旬,李品仙部队撤到安徽,日军的前锋已经追到淝水,10多万后续部队也在一夜之间赶到,欲包围皖城而歼之。面对十倍于己的日军,李品仙紧急动员数十万群众,在安徽外围拉开数公里的防御战线,挑灯竖帜,挖掘战壕。日军指挥官吃过李品仙“分割合击”战术的苦头,面对数公里战线的灯光,细听到处可闻的镐铲挖掘声,以为李品仙已经埋伏了大部队,大惊失色,慌忙撤出战线。

从1938年8月至9月,李品仙所辖的第四兵团在潜山、太湖、黄梅、广济一带,与西进的日军反复激战,歼灭了大量敌军,缴获了大量辎重。有效地阻止了日军西进。

由于敌军拥有空军优势和海军助战,并悍然使用毒气攻击,致使潜山、太湖、广济县城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形成拉锯状态。李品仙指挥部队周旋期间,日间调动大部队作出驻防和进攻的样子,晚上则组织强悍小部队穿插围歼日军。整个战场上,到处都是李品仙部队,枪炮声此起彼落,把日军搞得草木皆兵,闻风丧胆。直至10月24日,统帅部下令放弃武汉,李品仙率部退驻湖北枣阳。

镇守安徽万夫莫开

1939年4月,日军发起随(县)枣(阳)会战。李品仙协助李宗仁参加战役的具体指挥,亲率第四兵团所辖的三个军防守桐柏山、大洪山一带。5月7日,日军陷枣阳,接着又分兵攻新野、唐河、南阳。第五战区乘日军后方补给中断之际,全力反攻,歼敌3万余人,迫使日军撤退。

这次战役中,李品仙指挥防守桐柏山、大洪山的部队,从南北两面切断了敌人的后方联络线,致敌一度指挥失灵,战斗乏力,出色地配合了第五战区歼敌战役。

战后,国民党中央统帅部为表彰李品仙在随(县)枣(阳)战役中的功绩,颁授干城勋章一枚,以示奖励。

1939年10月23日,李品仙任安徽省主席,并担任豫鄂皖边区游击总司令、国民党安徽省党部主任委员及第21集团军总司令。日军在安徽军民的轮番袭击下疲于奔命、苦不堪言,自此再也没有能力在安徽组织新的进攻。

在随枣会战和长沙会战中,李品仙对日军仍采用运动战、游击战结合,迷惑、引诱日军,每次都给日军以重创。

在抗战八年中,由于地理位置险要,安徽一直是日军垂涎三尺的战略要地,但时任安徽省主席、二级上将李品仙却使日寇八年未能占据安徽。

1944年12月26日,李品仙被委任为第十战区司令长官,晋一级上将衔。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4日,李品仙以第十战区司令长官的身份,接受日军十川次郎中将呈交投降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