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李小牧 驻日作家李小牧看日本人孝道

2017-08-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同为亚洲人,同是使用汉字的民族,但中国人和日本人在对待父母的态度上却大相径庭,日本的孤寡老人失踪事件频发问题,对于一直以来接受"百善孝先行"

同为亚洲人,同是使用汉字的民族,但中国人和日本人在对待父母的态度上却大相径庭,日本的孤寡老人失踪事件频发问题,对于一直以来接受“百善孝先行”教育的中国人来说是难以理解的,但也许这样的差异背后,是中日家庭价值观不同所导致的。

大家知道1988年来到日本的李小牧,买的第一件“上等货”是什么吗?当时为了凑足语言学校的学费和生活费,我做了好几份兼职:在情侣酒店做清洁工、在日本料理店做洗碗工、在Gay吧做舞者,我买的第一件“上等货”便是中国的电话加入权[译注:相当于给座机开通国际长途业务],时值20万日元,而在中国如果有这么多钱,都可以买下一套公寓了。

我安电话并不是要打给留在中国的小情人(笑),而是打给留在湖南老家的父亲。虽然现在用电脑可以即时发送邮件过去,当时只能通过书信进行联络,寄一封信到中国要花半个月。之所以舍得花这么多钱,全是因为自己一心想尽孝,“无论如何也想让父亲听到自己精神的声音!”

顺便告诉大家我现任中国籍妻子——这是我们第2次复婚了——在上次复婚后为什么又要离婚的原因(笑),因为她说想回南京,亲自去照顾身患重病的母亲。妻子虽然有哥哥姐姐,但是他们都忙于工作和小孩,父亲身体也不好,而当时我为湖南菜馆分店的开张还有著书的出版,忙得团团转,还大吵了起来:“凭什么连做饭洗衣都是我做啊?!”现如今回想起来,我终于痛彻心扉地理解她当时的心情了。

中国的电视媒体、报纸还有网络都大幅报道了日本老人失踪事件频发的问题,在日本国内约有200多名100岁以上的老人失踪,100多岁的老人尚且如此,那么被子女“抛弃”的不足100岁的老人人数应该会更多。

■中国人无法理解的“不尽孝道”

恐怕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理解“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去往何方、现居何处、所做何事”的感觉吧。重“孝道”的儒家思想在中国人的头脑中早已根深蒂固了,子女不可能放下父母不管。所以在中国就没有寡居老人遭遇冒充熟人来电进行诈骗的案例。

因为农村人口外出去城市打工的现象日益增多,所以可能有人会认为今后在中国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但是这是不可能发生的。即使夫妻俩都外出打工了,但是他们的子女是留在农村和祖父母一起生活的,并且农民工们一般都希望在城市取得成功之后回到故乡。

曾经我听说过这样一个笑话,“如果自己的父母、妻子和小孩同时落水的话,日本人会先救孩子、美国人会先救妻子,而中国人会先救父母。”

可以说,先救孩子或妻子的人都是出于人类的本能。保护后代理所当然,救助妻子也是出自动物“繁衍后代”的本能。而将父母放在第一位,则是出于人类独有的情感。我常说应该更重视“爱情”的“情”。在性方面厌倦之后“爱”就会消失(笑),而“情”却与性无关,可以对任何人倾注。

■不对父母“报恩”的日本人

我觉得最近的日本人都不“报恩”了。对抚养自己成人的父母尽孝,并不是过时的老思想,实际上这才是最文明的行为。同为亚洲人,同是使用汉字的民族,但中国人和日本人在对待父母的态度上却如此大相径庭,还因为家庭价值观不同。

中国人至今也还是大家庭主义,认为家人越多越幸福。在我和日本籍妻子结婚时,邀请女方家长参加我们的新婚旅行时,他们大吃了一惊(笑)。中国不论贫富都是同样的家庭观,并且往往家庭越贫穷,家人越是团结。在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之后的30年里,即使拜金主义横行,但只有家庭观没有变。

之前我总在中国人面前炫耀“重礼的日本人比中国人更加恪守孔子教诲!”。可要是如下的新闻传到了中国,肯定会有人认为我那是在说谎。我听说在很久以前,日本有“弃母山”的风俗,但是现代日本应该是社会安定、人们安居乐业的文化大国,居然还存在子女抛弃父母的现象,完全就是在开历史的“倒车”啊。

正如大家看日本对中国游客的期待程度会想到的一样,我不由得认为最近的日本是不是患上了 “中国依存症”的顽疾。基本上我是希望日本能够“自力更生”的。不过,如果将来日本社会老龄化现象严重,日本全是“老人”的时候,我们主张“大家庭主义”的中国肯定不介意照顾日本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