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锦诗的父母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敦煌保护踩上了“互联网 ”的点
4个月、32万参观人次、1100余场专业导览、50余场公共教育活动、12次专家讲座……
这个春天,一场由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与敦煌研究院联合主办,敦煌博物馆协办的“敦煌:生灵的歌”展览,在浦江两岸掀起了“敦煌热”,不少观众甚至流连至晚上正式闭幕的那一刻。
敦煌艺术来上海展出,并非首次,但这次带来的“引力波”却格外强烈,格外让上海观众依依不舍。
在展览闭幕式上,一位头发花白、身材瘦小的老人成了现场最大的焦点,被无数“粉丝”簇拥着合影、签名。她,就是今年已78岁高龄、把一辈子都献给莫高窟的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
“敦煌的女儿”是外界送给樊锦诗老人的美丽名字,事实上,她又是“上海的女儿”。此次因展览再次回到上海并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樊锦诗感触颇深。
敦煌与上海,都是时代排头兵
1963年,上海姑娘樊锦诗从北京大学毕业,千里迢迢来到大漠深处,如今已过53个春秋。1998年,她开始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成为第三代敦煌“掌门人”,如今已经卸任的她,依旧离不开工作了一辈子的敦煌。
“我既爱上海又爱敦煌,上海我把它看成是我的故乡,敦煌是我从事职业53年的地方。我当年去敦煌的时候非常困难,一路走来现在发展的越来越好——敦煌艺术的保护、敦煌学的研究、敦煌的管理都越来越好。我刚去时也不习惯,但越待觉得越有感情,也是我离不开的地方。”
对比敦煌与上海,樊锦诗也有着自己的看法,“很多老专家就说,古代的敦煌好比现在的上海和广州,它是个门户,所以敦煌艺术产生在那个地方一点都不奇怪。上海是当代中国的一个门户,也是排头兵,也是领先、创新的地方。所以这两个地方是有渊源的——古代敦煌好比现在的上海,现在上海的创造,好比古代的敦煌。上海要发展,也离不开我们古代的传统艺术,当代艺术家的发展,也一定会在我们优秀的文化根基里头去找灵感。”
现代艺术的根基,离不开敦煌
敦煌,曾是丝绸之路上璀璨的灯塔,引领东西方文明的交汇融合,承载千年的文化大观。对于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口岸城市上海而言,敦煌带来的,不仅是历史留存的华美杰作,更是共同繁荣、和平发展的启发。
上海如何更好的走向世界,需要敦煌的指引;敦煌价值如何更广泛的分享,则需要上海这样的国际窗口。“敦煌:生灵的歌”展览,带给上海市民的不仅仅是艺术的涤荡,更让观众陷入深深的思考。
在樊锦诗看来,此次展览的成功有三个主要原因,“一个是本身敦煌艺术的伟大,它保存了中国古代中古时期艺术,敦煌是唯一的。我们有许多已经不存在了,唯有敦煌保留了中古时期的中国古典艺术。这样的古典艺术是中华文明、中国艺术的基础,它又吸收了外来的文化而产生的。
说它唯一,就是我们现在大量博物馆看到的都是宋代以后的,唯有敦煌保存了大量的唐代跟唐代以前的艺术。还有,敦煌的艺术不是光把外面的艺术搬来就完了,它是中国古代艺术家的又有创新,而且应该说是大的艺术家的创新。”
敦煌艺术再好,当然也需得到“伯乐”的赏识。 “戴志康先生很有眼光,他这个喜马拉雅美术馆据我所知原来主要是展现代艺术,他搞了一阵子之后,发现现代艺术离不开它的根基,所以前几年我还在当院长时就跟我说能不能把敦煌艺术放到这儿展。我倒没什么犹豫,一口答应他。但他很用心,他办的很好,他看到了现代艺术的根基离不开敦煌这个典型。”
而在展览火爆的背后,当然也离不开那些幕后专业人员的支撑,“讲解员讲解的好,因为敦煌艺术是古代的,应该说是有高深的文化艺术,离现在生活很远,那么我们派了些讲解员,他们也是用心在讲解。”
敦煌数字化保护,依然在路上
“敦煌莫高窟就像人从幼年到青年再到壮年,最后到老年,就会离去。这个壁画肯定也是要走色,不过就是速度问题,我们过去做了大量工作使它延年益寿,而无法阻挡他慢慢的退化。”
敦煌莫高窟的旅游和保护,始终是一对矛盾。但科技特别是数字化技术的进步发展,让敦煌艺术迎来了“重生”的机遇。
“对于莫高窟的档案工作我们是一直在做,但原来的这种档案我并不满意。”樊锦诗坦言,“所以在80年代后期,在我看了电脑以后,我就说这个电脑里头,它图像处理成数字,它就不变了。我们敦煌这样好的艺术,为什么慢慢叫它退去了呢?它是中国唯一也是世界唯一的艺术啊!
应该让他永恒。但没办法,我们照相也罢,录像都不行,最后我知道了这个技术,我说赶紧使用,当时应该说在全国最早做的。大家现在都知道什么互联网 、什么大数据、云计算,我们算是踩上了这个点上了。”
“我们用数字技术很好地实现了文物保护的精确性和完整性,将艺术珍品请出洞窟。数字敦煌,会写进历史。”樊锦诗向记者介绍说,“现在一路走来应该说这个技术很成熟了,我们可以把整个洞原大、颜色跟形状都可以做到高保真,再过五十年一百年,如果我们这份数字档案保存的好,你都会看到它。”
除了帮助敦煌莫高窟“延年益寿”乃至“永生”,樊锦诗和她的同事还在思考着如何借助数字技术使得敦煌艺术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社会,“实际上敦煌这些档案数据是海量的,我们要使它将来在我们的社会生活、艺术创作、研究工作中发挥作用,所以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
比如现在说互联网 , 加什么呢,将来我们可以专门做服饰,敦煌艺术服饰。我们也可以做那个唐代人物,将来我们能不能做成3D的呢?所以可以告诉大家,我们没有停步,档案是要全部保存下来,然后还要使它在各个方面能应用,保存的更好,为人类、为国家、为文化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