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锦诗的子女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作客上图讲述敦煌莫高窟及其文化价值
人民网上海12月23日电 (记者 曹玲娟) 这个冬季,沪上不少文化爱好者热议的话题是“敦煌”——被誉为“敦煌的女儿”的樊锦诗研究员近日作客“上图讲座”,为公众讲述敦煌令人敬仰与憧憬的文化价值。
在当天的讲座中,樊锦诗以“父老乡亲,回到家乡,跟大家聊一聊敦煌莫高窟,很荣幸”为简短的开场白,随后,樊锦诗为现场的读者详细解析了敦煌这片汇流4大文化体系的地域背后的文化魅力,及其所保存的关于中国古代天文、农业、医药等科学技术的珍贵历史。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从公元4世纪到14世纪,中国古人花了一千多年开凿出南北长1680米的敦煌石窟群;从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到如今的敦煌研究院,一代代“敦煌人”又用七十余年把中古时代繁华之地再现于世间。
讲座现场,樊锦诗介绍,敦煌一词的出处,最初是由生活在那里的少数民族的语言音译而来。现在常用“敦,大也;煌,盛也,盛大辉煌之意”来解释敦煌。
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记载,公元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
樊锦诗,一位出身于北京,成长于上海的敦煌研究院前院长。1963年7月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面对北京与上海的选择,樊锦诗毅然选择了千里之外的西部小镇,一到敦煌就再也没有离开,潜心于石窟保护与管理、石窟考古方面的研究,甘愿用生命守护着敦煌。樊锦诗用50多年的执著和坚守,谱写了一个文物工作者的平凡与伟大,她在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管理等领域的开拓创新,让世界同行为之骄傲。
据悉,这是“上图讲座”在2015年里为广大听众献上的第七场名人“大家讲坛”。起始于2012年的名人“大家讲坛”是“上图讲座”策划的高立意、普惠广的特别讲座。著名作家王蒙、中科院院士汪品先、著名学者易中天,清史专家阎崇年、大家王安忆、裴钢、马原、周国平、韩天衡等都曾登上讲坛,谈文学、谈艺术、谈科学、谈理想,为公众构筑出一个精彩的文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