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爱卜凡 好人卜凡的平凡世界——追记陕西省第四届道德模范卜凡

2017-07-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我来自农村,穷苦中长大,深感生活的不易和干事的艰难,看似微不足道的帮衬.无关紧要的提携,就能改变穷苦人的一生.因此,无论自己是贫穷

    "我来自农村,穷苦中长大,深感生活的不易和干事的艰难,看似微不足道的帮衬、无关紧要的提携,就能改变穷苦人的一生。因此,无论自己是贫穷还是富有,坚持做好事、做善事、感恩社会的心从未改变。

"                                                                 ——题记 好人卜凡,走了。

  2015年10月18日晚,卜凡去世,年仅43岁。   去世前2天,卜凡刚刚被授予陕西省第四届"道德模范"称号。   10月23日下午1时,彬县北极镇礼村,卜凡出殡。

  秋叶低垂,泾河哽咽。   卜凡家的院子里,大门外,村里的巷道上,村外的大路边,人群黑压压一片。   正忙着收苹果的陈军礼放下手中的活计来了,"哪怕再忙,也要送一送这好娃!

"70岁的他风尘仆仆地从5公里外的义门镇赶到北极镇礼村。   古渡环卫所何亚妮,从咸阳赶来了,她带着众多受过资助的环卫工人的嘱托来了,"说好的重阳节一起活动,你怎么就走了啊?!

"   "老人还在,儿子还小,你的志愿者活动计划正在实施,我们的商会正在壮大,你怎么就撒手人寰了?!"邠州商会张强泣不成声。   和陈军礼、何亚妮、张强一样,四里八乡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村民,帮助过和没帮助过的环卫工人,同过事和没同过事的镇干部、商会代表,还有省上市上县上闻讯而来的亲朋好友们,都不约而同地来了,送好人卜凡最后一程……   哀乐低回,悲声四起。

鲜花簇拥中的卜凡,小平头,乐呵呵,还是那么可亲、和善。   卜凡很平凡。贫苦出身,草根起家,两手泥一身土艰难创业……   卜凡在贫苦的农家长大,"我和他一般大,既乖又没脾气,心肠还好,在村里上学,经常把自己吃的东西让给别人,谁家里有事,打个招呼就到。

" 礼村村委会主任武宏训说。   "他爸他妈就是个老实人,他也是个实在娃,从没见过他耍怪捣蛋,小的时候经常帮人拾麦草,挑水,干啥都像回事。

"卜凡个头不大,在村里老人的眼里,他干练、心志大。   "坐个车车走城里。"卜凡18岁外出打工,农村孩子进城,从最脏最累的活做起。

  从货场搬运到砖窑背砖,从下井挖煤到上房做泥瓦工,从卖零碎的小地摊到当司机开大货车……遭过白眼,受过欺辱,吃过苦头。(下转A2版)   1996年刚过,卜凡的面馆在咸阳玉泉路开张。

  泥土里打拼,汗水中前行,让卜凡知冷暖,懂真情。   "要做就做良心面,必须货真、量足、价廉,吃面的都是些下苦人,他们挣个钱不容易。

" 卜凡给新店立下"新规"。   "一些流浪者和打工者进店,他不仅亲自端上热乎乎的面汤,还不收面钱。" 10多年的老员工郑建民说。    "都是些恓惶人,咱少挣点没啥。

"他笑着开导员工,卖面挣的是块块钱,但卜凡面情软、心实。   人好自然生意兴,很快,来面馆就餐的人络绎不绝,大家都知道,面好吃不说,老板待人实诚。   货真价实和心地善良成就了卜凡人生的第一桶金,随后,他创建了"鸿建biangbiang面馆",并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卜凡鸿渐餐饮有限公司。

  卜凡确实不凡。他善待别人 ,苛刻自己, 热心肠铁血骨有担当……   卜凡有泪,这个留着小平头的关中汉子看似刚性十足,也有他的侠骨柔肠。

  每每看到来店里吃饭的空巢老人哆嗦的双手,一吃一掉的窘态,以及来时去时的孑孓孤影,他落泪了,"谁没有老的时候,难道就该这样孤老终生吗?!

"   于是,卜凡的店里又有"新规": 7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享受到一份特殊的优待,每年过生日的前一天,卜凡都会带着蛋糕和长寿面登门为他们祝寿。

  言必行,行必果。"说了就要做,而且要一直做下去!"卜凡温情中透出坚决。这一做,就是整整6年。   生意做得好,打烊自然迟。

凌晨三四时,环卫工人夜色中窸窸窣窣的清扫声,让卜凡若有所思:"这些环卫工太辛苦了,我能帮他们做点什么呢?"   一碗热面,两手温暖。卜凡的面店,从此成为环卫工人温馨的港湾,每天都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午餐。

  2012年,面店每天为5名环卫工人提供免费午餐。   2013年、2014年,向环卫工人赠送价值9万元的餐劵6000份。   今年6月,向环卫工人捐赠了价值2.

6万元的2000份爱心餐券。   今年9月,西安分店,除每天为5名环卫工人提供免费午餐,还发放免费餐券2000张。   今年10月初,卜凡去天津就医登飞机前问及儿子给老人送蛋糕的事情,得知因为照顾自己而落下,他说:"一定要按时给老人送去生日蛋糕!

必须坚持!"话语一落,在场的人掩面而泣。"那个时候,父亲其实已经很虚弱了,说话都费劲。" 卜凡的二儿子卜二龙说。

  "总是想着别人,却把自己不当一回事。" 妻子焦麦荣多次埋怨。   6年间,卜凡省吃俭用,却又多方接济。6年间,他丝毫不提自己的病情,却常常牵挂那些最底层的劳苦人。

  其实,早在2006年,他就被查出患有肝癌,那时卜凡才30多岁,但他向家人隐瞒了病情。   2014年10月,卜凡病情恶化,癌细胞骤然扩散,这时一家人才得知卜凡的真实情况。   10月16日下午,陕西省第四届道德模范表彰大会在咸阳举行,卜二龙替父接受颁奖。

  当日,卜二龙接到了父亲陕西道德模范的荣誉书,也接到了医院给父亲的病危通知书。   虚弱的卜凡,看着荣誉证书,安详而温和。

  10月18日下午3时许,卜凡突然呼吸急促,10时许,卜凡去世。   卜凡成就非凡。他乐善好施,传递温暖 ,公益心大爱情延绵永续……   热心公益,薪火相传。

  "我爸临终前不忘叮嘱,给环卫工人免费提供午饭的事情不能停,公益事业要坚持……我们心里明白,他想在最后一段时间完成自己一个心愿。

他去世前全家人嘱咐,要将创办的企业,按照他的公益思路一直做下去。"卜二龙说。   "我来自农村,穷苦中长大,深感生活的不易和干事的艰难,看似微不足道的帮衬、无关紧要的提携,就能改变穷苦人的一生。

因此,无论自己是贫穷还是富有,坚持做好事、做善事、感恩社会的心从未改变。"卜凡给自己这样定位。   "生意人越做越生分。" 用在卜凡身上,恰恰相反。

  "有民工没发工资来吃面赊账,老板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好几个民工欠薪,没办法给面钱,这账就黄了。"员工们眼里,卜凡的心肠太好,屡屡生坏账,却从不计较。   面对求业无门的残疾人慕名来店就职,卜凡二话不说就会答应,并按他们的身体情况,合理安排了工作。

卜凡的饭馆先后吸纳了10余名残疾人就业。   店里四位50多岁的下岗职工,卜凡知道她们年纪大,让她们每天只工作4小时。

这些年来,先后有40多名下岗职工在此就业。   厨师王海峰说,面馆就像一个大家庭,而卜凡就如同一个尽职尽责的家长。"工作3个月以上的员工,每月发工资,卜凡还会给他们的父母卡中汇200元。

"   "员工们进城打工,而他们的父母大多留在农村老家,给他们一点生活补贴,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大家百善孝为先。"卜凡把大家没想到的都想到了。   卜凡乐善好施的心从未停止。   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中,卜凡发动店里的员工慷慨解囊,捐款赈灾。

  2013年8月,兴平花季少女苟婷婷被查出身患白血病。婷婷家中经济拮据,妈妈高度近视,爸爸行动不便,姥姥年迈。得知婷婷患病的消息以后,卜凡立刻送去善款24000元为其治病。

  2014年5月26日,卜凡听说咸阳某厂下岗职工9岁的孩子张毅航身患白血病,他又提出倡议为张毅航捐款,全体员工为小航航筹集善款3000元。

  为了把爱心播撒得更远,2014年,卜凡和朋友们商量决定组织了善导志愿者服务队,经过一年的时间,这支队伍不断壮大,由最初的13人到目前的23人。   善导志愿者服务队李凡说,这些兄弟姐妹来自社会多个行业,他们遍布在咸阳,用善行义举温暖着四方,也延续着卜凡的不凡与非凡……     短评: 好人卜凡用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为我们讲述了从草根到企业家所做好事、善事的历程,他向我们深刻阐释出做好事不在于贫穷或富有,也不在于所做事的大与小,而在于心中肯于帮扶、善于助人、乐于施济,那么,你就是高尚的,你就是值得尊敬的,你的精神世界就是富有的。

  卜凡有悲天悯人的众生情怀。因为他出身农家,历经坎坷,深知受助或被帮对于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影响,这种情感世界的成长和共融,孕育了他乐善好施的宽广胸襟,更为可贵的是,他在一点一滴的生活中发现并勇于帮人助人,并且将此作为一种生活习惯,常态性地为大家做事,那么其精神的可贵之处就一览无余了。

  卜凡精神的光芒是发散性的。他热爱生活,影响教育员工孝老敬老;他不仅自己帮助人,还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他从身边的人帮起,逐渐扩散到更远……卜凡用他的温暖传递和精神感召,为社会搭建起道德的丰碑。

  好人卜凡,用他的一言一行为我们定义出一个好人的标准和要求,用他的一点一滴为我们示范了做好事的简单和坚持,更为重要的是,以举手之劳,力所能及做起;以感恩之心,帮扶他人为乐;他启发和教育我们怀感恩之心,对待身边的人,对待生活,对待社会。

  好人卜凡走了,但他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好人卜凡未走,好人卜凡会更多,卜凡精神,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