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融《大军师司马懿》好看 但编剧胆子很大
最近除了追新戏《琅玡榜2风起长林》外,同时追去年的《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
《大军师》拍摄精彩,事件紧凑,但剧情于历史改动未免太大——制、编、导的胆子都大。
比如曹操称魏王是东汉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最重要的谋臣荀彧也是同年死(一说自杀,一说忧郁死)。而曹植醉闯司马门,在天子驰道狂奔,是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也在同年与太子宝座正式告别。
剧中却让荀彧为(死后五年的)这宗司马门事件力谏魏王,兼论对汉室不同调的忠臣态度,两男席地而坐的真心话大冒险,一方面试图解司马朗遭构陷为曹植顶罪之危,一方面也与曹操在人生路上正式分道扬镳。
但从剧情张力,让荀彧在生命日暮之际,有此奋力演出,再从容自尽,形象实在太光辉,编剧厉害。
可是在曹丕曹植争夺世子之争时,插入另一才子钟会登场,在曹丕被诬指谋逆下狱之时,一个看来二十多岁的成年人,在家对老爸钟繇品头论足说出「夫为不争,其乃无忧」的大道理,编剧就未免夸张了。钟会生于曹魏黄初六年(公元225年),怎可能议论他出生前八年的世子之争。而且他出生隔年,曹丕就驾崩啦。
撇开这些历史移花接木的错乱,看此剧让人醒悟:乱世权斗,你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你想等待明君,可能没有明君;你想韬光养晦,权主未必同意。甚至司马家并不想两边押宝,却被硬生生设计成司马朗、司马懿兄弟二人各事一主,还让两边都时不时怀疑你不忠心,一口气真的很闷。
阳货对孔子说:「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你不是很想从政表现却老是这么失去时机,可以算有智慧吗?)所谓失时,不仅是个人出处进退之失,有时失的还是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