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戎生忆父亲粟裕提问:为什么军队不叫国防军2

2017-08-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父亲是个老军人,他的一言一行,既风趣,又有着军人特有的气质.他曾严肃又风趣地问我:“艰苦和死,哪个更难受?”他说:“死的过程很短暂,艰苦是要

父亲是个老军人,他的一言一行,既风趣,又有着军人特有的气质。他曾严肃又风趣地问我:“艰苦和死,哪个更难受?”他说:“死的过程很短暂,艰苦是要熬很长时间,要耐受。当兵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紧张。”

我一出生是由外婆哺育的,自然比较娇气。到父亲身边后,他很注重培养我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等品质。在我幼年的心目中,父亲对我要求很严,吃饭不允许挑食,夜行军时不可以啼哭,饿了冷了都不要叫喊,否则就会遭到他的喝斥。听妈妈讲,在浙西天目山地区时,我刚两岁多,父亲就教我学游泳。他把我带到一条小溪边,让我抱着一段竹筒跳进水里,我不敢下水,父亲把我抱起来,“啪”地一下扔进了水里,因为抱着一节竹筒,所以就浮起来了。

我上住宿学校时,父亲的严格让我的班主任老师心想:总参谋长对儿子怎么这样苛刻?他终于忍不住问我:“你是不是这个妈妈生的?”我照实回答:“是的。”“没错?”老师还再次问,好像家中对我的严格要求,非得用“后娘”两个字才能解释清楚。

父亲特别不满意我们边说话,边慢腾腾吃饭。他说:“我参加南昌起义前,在武昌叶挺部队教导队,要求极严,连吃饭都很紧张,一个个都是狼吞虎咽。教导队长官有时故意在饭中掺头发和沙子,你要挑拣就吃不饱。”

父亲就是以这样一种看似严厉,实则用心良苦的方式来锻炼我的胆量,因为他是一员虎将,绝对容忍不了自己的儿子是兔子胆。他说:“在战争环境中,各种条件很艰苦,从意志上、性格上、身体上都要能适应战争条件,平时就要吃苦。”

1969年秋,我所在的地空导弹部队移防到内地,训练和生活条件也逐渐好起来,但父亲偏偏不愿意让我在较为舒适的环境中工作,又把我调往北线一个进入了反侵略战争等级战备状态的野战部队。

与子言传带兵经验

我从军后,父亲经常叮嘱我要把自己的生命同祖国的安危联系起来,同战士们的生命结合起来,报效祖国,献身国防。我想,父亲同我大概是“军事父子”吧!

作为一个基层指挥员,如何带好兵?开始我缺乏这方面的经验。父亲对我讲了不少如何带好兵的诀窍。他说:“要熟悉战士,要和他们交心,这样他们才能尊重你,喜欢你;还要完全信任他们,他们才能完全信任你。做到这点,最重要的是要身先士卒。这样哪怕在最危险的时刻,战士们也会坚信你,和你一道杀开出路。”

受父亲的教育和开导,我当排长、副连长、连长期间,每到一地,对每个岗哨的哨位都亲自安排;驻地附近的几个山头都爬上去看一看,熟悉地形特点和进出道路,选定紧急疏散地域,发现天然岩洞,也一定要钻进去摸清情况,以备利用。